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紙製品要漲價了,暴露了一個大問題!

紙製品要漲價了,暴露了一個大問題!

「我們已陸續接到廠家的口頭通知,市面上多家知名品牌衛生紙將調漲,最快3月中旬、最慢4月前必漲,漲幅在10%至30%間。」這是27日經濟導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的信息。

實際上,早在春節前,銅版紙、雙膠紙以及白卡紙產品價格就全部上調了100元/噸,而瓦楞原紙更是上調了100-300元/噸不等。

隨著紙張的漲價,廢紙回收價格也一路飆升——從去年的0.45元/斤漲到現在的0.9元/斤左右。儘管價格飛漲,但隨著我國對紙張資源需求的不斷擴大,目前的廢紙資源遠遠無法滿足國內造紙的需要。為此,廢紙回收再利用成為關注的焦點。

不過,經濟導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我國的廢紙回收率僅20%-30%,每年流失廢紙600萬噸。回收量少、本身品質不高、利用率低等實際情況,讓廢紙長期身處資源回收大家庭的「底層」。

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應加大國內廢紙回收系統建設,規範和統一回收及貿易行為,提高國內廢紙有效供給水平和利用率。同時,還應建立一個全行業認可、統一的廢紙回收標準體系。

紙張拉開漲價大幕

27日,經濟導報記者在大潤發濟南歷下店看到,不少衛生紙品牌正在搞促銷。工作人員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他們已經接到廠家的口頭通知,3月中旬開始漲價,漲幅在10%至30%之間。「趁著現在搞活動還是買幾包吧,挺合適的。」商場工作人員說。

同樣,在濟南文心超市洪樓店,店長黃芳正在指揮店員將一款手帕紙的售價從4.9元/包調整為5.5元/包。黃芳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店裡陸續接到了衛生紙廠家的提價通知,「現在店裡的一款熱銷品從去年初的24.9元上漲到29.9元,3月份還要提價,但最終價格還沒有定出來,估計在5元左右。」

「不光衛生紙漲價,辦公用紙也漲了不少。」黃芳指著貨架上的列印紙說,「一箱8包A4列印紙,去年8月份145元,現在已經漲到175元了。」

「現在箱板紙市場價達到4763元/噸,瓦楞紙也突破了4000元/噸,而且部分紙企仍在持續上調出廠價。有些紙板廠甚至開始控管客戶每日下單量。」濟南豐慧紙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立傑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漲價是多種因素共同促成的。」

下游企業苦不堪言

范瑞珍是濟南市一家包裝企業的採購經理。27日一大早,她就接到電話通知,公司用於紙箱生產的瓦楞紙馬上就要用完了,後續的原料還沒有著落。

范瑞珍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像這樣缺貨的場景時有發生,由於紙價上漲迅速,供貨商由貨到付款變為先付款再發貨,這給范瑞珍的公司帶來不小的壓力。

「今年,供貨商的調價函更是頻繁送來。現在,我們都是小批量進貨。」范瑞珍說,「為不損害客戶利益,我們只能通過增加產量、降低管理成本等措施,維持包裝原價。如果瓦楞紙的價格再漲,我們不敢保證不提價。」

「我們處於包裝產業鏈末端,在造紙廠和二級紙板廠這兩個環節高度集中的態勢下,幾乎沒有什麼市場地位,生存空間越來越窄。」范瑞珍分析說。

在她看來,國內大部分包裝企業因規模較小,在產業鏈上不佔優勢,市場稍有風吹草動,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些企業,「在這次漲價潮中,靠低成本取勝的中小包裝廠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明顯下降,其生存空間受到擠壓,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龍頭企業優勢明顯。」

「已經明顯扛不住了,外包裝的成本飛漲,我們開始逐步使用回收的一些包裝箱。」說這話的是濟南一家在天貓開店的飛騰科技公司的副總經理許建強。

「以前我們都是用定製的包裝箱,每年光包裝箱的成本在5萬元左右,現在包裝箱提價後,成本高達7萬多。」許建強表示,「只能通過使用回收的包裝箱來降低成本,不然外包裝的成本將吃掉很大一塊利潤。」

在濟南一家快遞公司加盟網點的負責人王富榮看來,從去年9月份以來快遞紙箱價格普遍上漲,但由於行業競爭激烈,在友商尚未行動的時候,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目前還維持原價,即小紙箱一個0.5元,大紙箱一個1元。

「為了儘可能減少成本,我們在客戶簽收快件時,如果是現場開封驗貨,就建議客戶把紙箱留下,讓快遞員帶回來重複利用,如果客戶執意要把紙箱帶走,我們也不會勉強。」

廢紙回收漲價

陳立傑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從去年開始,部分廢紙被「禁止進口」,這意味著造紙企業用的進口廢紙將會減少,而市場則會由國內廢紙填補,因此廢紙的價格也一路飆漲。

「現在廢報紙的價格在0.9元/斤左右,如果沒有夾雜其它紙張,可賣到1元/斤。」濟南大泉物資回收公司總經理張國防對經濟導報記者說。

「我們送往廢紙回收企業的價格,從最初的1300元/噸漲到了現在的2600元/噸左右。不過,由於在價格上升過程中起伏過大,回收企業很少有敢囤貨的,基本上都是隨來隨走。」張國防表示。

在全國工商聯紙業商會副會長朱勇看來,國內廢紙總量不夠,廢紙回收體系不健全。紙價上漲的一個主要推動力來自廢紙原料上漲,廢紙價格上漲的原因是供求關係決定的,進口數量在下降,國內廢紙總量不夠,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進而成為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張國防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雖然價格漲了不少,但回收量並沒有提高多少。對於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張國防認為:

廢舊紙張、紙箱、紙盒、紙板等,雖然一直在提倡回收,但是以往人們對此並不樂衷。一方面,廢紙固定回收點較少,通常需要囤在家中等待遊走小販收購;另一方面,廢紙回收價格普遍不高,群眾囤積和售賣的積極性不高。

一份資料顯示,回收利用一噸廢紙可以造成出800公斤好紙,可以挽救17棵大樹,節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廠空間,降低造紙的污染排放75%,節約造紙能源消耗40%-50%,而每張紙至少可以回收兩次。我國目前的廢紙回收率僅為20-30%,每年流失廢紙600萬噸,因此廢紙回收利用勢在必行。

期待行業標準出台

國產廢紙的需求明確,但是想要彌補進口廢紙減少的缺口談何容易。張國防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我國大中城市雖然每天都產生大量廢紙,但是回收量少、本身品質不高、利用率低等實際情況,讓廢紙長期身處資源回收大家庭的「底層」,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究其根本,還因為回收體系不健全,廢紙難以被規模化和高質量地回收。

張國防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全行業認可的、統一的國產廢紙回收標準體系。在國內廢紙市場上,下游紙廠擁有較大的議價權,上游回收廠商、廢紙貿易商根據紙廠各自標準和報價進行供貨。

「在正規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企業之外,還有數量龐大的小作坊,能以比較高的回收價格把正規企業擠出去,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張國防表示。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環境能源所工程師李鵬梅建議,儘快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加強對廢紙回收企業的監管,建立統一的分類、回收標準,推動廢紙回收向規範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

國內造紙業正在介入廢紙回收體系。去年10月份,山鷹紙業(600567)公告稱,將對全資子公司增資4億元,以強化廢紙回收業務。

去年1月多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國內廢紙回收利用規模達到5500萬噸,國內廢紙回收利用率達到50%。

「政策以內外組合拳的形勢發力,紙業走向以國內廢紙為原料的新的循環經濟模式。利用廢紙製漿,企業可以達到製漿廢物的全部資源化利用,實現清潔綠色生產。」朱勇表示。

期待紙業標準出台!支持請點下方大拇指(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代表中金在線立場)(來源:經濟導報)

我們是誰?

科技圈最浪的公眾號!

想知道更多科技圈的新鮮事

關注這一個號就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金在線 的精彩文章:

「超級大多頭」特朗普帶美股飛 大洋彼岸羨慕嫉妒恨!

TAG:中金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