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連王維都沒有想到,他那首題目比內容的字數還多詩,竟救了他一命

連王維都沒有想到,他那首題目比內容的字數還多詩,竟救了他一命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山水如詩

鴉青

00:00/04:00

文/趙心放

(王維)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曾從事多類工種和企業管理工作。近來年發表的各類體裁文字散見於網路和本地報刊。重慶南岸作家協會會員。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一)王維與裴迪

王維是唐代著名詩人,字摩詰,書畫樂亦佳。蘇軾評價: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王維才高趣雅,不孤芳自賞,在眾多朋友中,最要好的是著名山水田園詩人裴迪。

王維與其年齡相差十五六歲。在長達二十餘載的交往中,王維既把裴迪作為親密無間的道友和詩友,又視同自己憐愛的後輩。世人評價兩人情深似父子。

王維400餘首存詩中,與裴迪贈答與同詠的詩達30多首,他存世的唯一山水散文《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就是寫給這個小朋友的。《全唐詩》搜集有裴迪詩30首,基本上都與王維有關。

(二)輞川山谷與《輞川集》

王維不惑之年後,在今陝西藍田縣終南山下,一個名叫輞川的小河邊建立別業,過上亦官亦隱的生活。那地方是處絕佳的名勝風景區,近處有渡口,遠望可見墟煙,山間林木蒼翠,澗水潺潺流淌。山麓有初唐詩人宋之問的別墅,王維囊中也頗有實力,後來乾脆掏出銀兩買來自己享用。

獨自嘯傲山水、隱避消俗,把八斗高才掖藏著確實令己令人惋惜。小朋友裴迪跟風跑到輞川、終南山來居住,時常叩王維的柴門。大朋友有了知音,日子嘛過得就愜意啦!兩個朋友經常聯袂遊玩賦詩唱和。

(以下為明代仇英的輞川十景圖,絹本,局部)

輞川山谷間的風景點有二十處,每處景點兩人各寫一首詩,共計四十首。開元末年王維自任編輯,把這四十首詩結成《輞川集》出世。《輞川集》組詩十分精巧別緻,頗具特色:全是五絕,以輞川山谷中各處景點名稱作為題目,逐一展示出風景區的全貌,也表達出詩人喜怒哀樂情感的複雜變化。這種寫詩方式前無古人哦!

從王維的詩中,能夠充分體會到大朋友憐愛小朋友的深情厚誼。

某年深秋某日,兩人外出遊玩歸宅,在柴門外聆聽風中暮蟬的鳴叫,又欣賞近處渡口夕陽西墜和遠處村裡炊煙裊裊的奇妙景色,頓感神清氣舒。進屋後對酌杜康。

不知此時何時,黃湯灌多了的小朋友又開始放浪形骸,手舞足蹈吟詩唱歌啦。喝得倍兒爽的大朋友不亦樂乎哉,把小朋友比喻成好養性、假裝瘋狂、不出去做官的春秋時代楚國人陸通(字接輿),自喻為「五柳先生」陶淵明,即興吟詠出一首傳誦百世之詩《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三)裴迪拿著王維寫給他的詩救王維出獄

裴迪是個帥哥兒,也很有才華,但大朋友最欣賞的是其為人坦誠,有秦叔寶兩肋插刀的義氣。「安史之亂」發生第二年,叛軍攻陷長安,大朋友裝病沒能矇混過關,青睞文才的安祿山,強迫當俘虜的王維接受了個偽職。過兩年大唐軍隊平叛成功,接受了偽職的官員們輕者杖責流放,重者殺頭賜自盡,沒得那個梭得脫。

正在這關鍵時刻,小朋友拿著探監時大朋友寫給他的詩疾速進宮面呈皇上,說大朋友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竭力為王維開脫。

皇上看後「嘉之」,不僅免了罪,還重新封了官哩。

那首詩的題目是《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供奉人等句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哇噻!有39個字之多,幸好這首詩別稱《凝碧詩》。全詩如下: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關注、點贊、轉發,歡迎參與評論,說出您的想法;若不喜歡,敬請留下批評,分享您的見解。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梅妃江采萍與楊貴妃的宮斗:絕倫才情拼不過床上功夫?
西漢這個受了腐刑的人,竟成了皇帝的老丈人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