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朗普舞「大棒」 中美貿易斗而不破

特朗普舞「大棒」 中美貿易斗而不破

新年伊始,美國涉及從中國進口產品的貿易救濟調查或裁決接踵而來。面對美方的動作,中方也積極應對。中方按照有關規則,2月4日開始對進口自美國的高粱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在全球經濟復甦勢頭尚不強勁之時,應該如何看待近期頻繁出現的中美貿易摩擦?我們請專家為您詳細分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 特朗普堅持強烈「重商主義」

問:如何看待特朗普政府的經濟政策中濃厚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

答:影響特朗普政府經濟貿易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幾項:

首先是選舉因素。在2016年大選中,特朗普依靠贏得更多州的選舉人票而獲勝,其中美國中部的所謂「銹帶州」對此功不可沒,顧名思義,這些州都是傳統的美國製造業基地,在新技術革命以及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之下,當地經濟和就業受到嚴重衝擊,因而存在強烈抵制全球化與貿易自由化的政治傾向。這也直接影響到特朗普的經貿政策選擇。

2018年適逢美國中期選舉,從歷史上看,一般獲得美國總統大選勝利的黨派都會在中期選舉中遭受挫折,對於在2016年同時贏得美國總統寶座以及參眾兩院多數黨席位的共和黨而言,這一趨勢的可能影響更加明顯。

其次,新一輪「中國威脅論」的擴散效應也不容小視。在經貿領域,對所謂「中國威脅」的認知主要體現在圍繞信息技術、網路安全以及人工智慧技術未來主導權爭奪方面。近年來,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消費市場,大規模的市場效應也使得中國在移動支付等一些新技術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這些都使得美國等發達國家對華戒心日增,相繼採取措施以限制外國企業的併購活動。

近期美國對中方投資併購美半導體企業等科技類企業的舉動異常警惕,並持續施壓相關企業撤資。可以預見,未來中資企業在信息科技產業的併購活動將面臨更為嚴苛的審查與更大幅度的阻撓。

最後,特朗普總統及其經貿政策團隊對於中美貿易的認知也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眾所周知,與之前歷任總統不同的是,特朗普對於貿易問題持有強烈的「重商主義」立場,這也是他近乎執拗地關注美國貿易逆差的原因,這一點甚至美國許多知名的經濟學家和貿易政策顧問都表示難以理解,因為中美雙邊經貿關係實際上應關注的重點在於複雜的貿易投資關係,而非簡單的貿易統計數據。

與此同時,特朗普較易受到身邊內閣官員或顧問的影響,貿易團隊人員構成也直接影響到政策取向。去年特朗普身邊的所謂「貿易鷹派」出人意料地未能施加更大影響,但美國學者估計,今年可能是這些「鷹派」捲土重來的時刻,近期關於原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彼得·納瓦羅將擔任總統貿易問題助手的傳言似乎也對此有所證實,此人是頑固的對華貿易死硬派,但去年一度已經被邊緣化,遠離貿易政策決策圈。由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以及納瓦羅組成的「貿易三人組」可能在對華貿易問題上施加負面影響。

3 白宮經濟報告「粉飾太平」

問:特朗普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會對美國經濟產生何種潛在影響?

答:根據白宮最近公布的年度經濟報告,2018年美國經濟增速達到3.1%,且直至2020年都將維持3%以上增速。事實上,這是過分樂觀的經濟形勢預測,具有明顯的「粉飾太平」色彩。較為普遍的看法是,儘管有減稅法案和新聯邦政府支出預算的刺激效應,但是美國經濟增長提升的幅度會比較有限。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經濟已經接近充分就業水平,很難再大幅度提升經濟增長率。總體來看,雖然美國經濟目前勢頭較好,但是也存在不少潛在危險,經濟過熱的情況已經有所顯現。

在各種政策因素中,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走勢成為關鍵性影響因素。2017年底的通脹率有所上升,預計3月份將再次加息,如果減稅和聯邦政府支出增加所帶來的經濟過熱進一步推高通脹率,相應的美聯儲的加息節奏也可能加快。

近期由美國股市及國債市場動蕩進而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市場恐慌,主要根源來自美國最新的工資水平數據,數據表明美國的工資水平在長期停滯之後終於開始上升,這個看上去是好消息的新聞卻引發市場恐慌,普遍的擔憂是通貨膨脹又回來了,直接後果將是美聯儲加快貨幣政策調整,對於美國經濟增長來說,這無異於踩下剎車。

當然,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特朗普政府所奉行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或許也將成為貨幣政策調整加速的「助推劑」。目前特朗普政府對眾多進口產品採取的課徵高額關稅的舉措,直接效果將是推高美國國內原材料市場和消費市場物價水平,這些效應可能與工資水平上升形成疊加效應,從而導致通脹率上升速度加快。

4 中美經貿機制化對話意義大

問:如何維持中美兩國經貿關係穩定健康發展?

答:作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經貿關係已經遠遠超越雙邊範疇,對世界經濟未來的穩定增長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中美貿易總體失衡問題持續存在,就其根源而言,主要原因在於兩國在儲蓄率、財政赤字及負債率等方面的差異。在去年聖誕節前美國國會通過減稅法案以及2月初通過總額接近4000億美元的聯邦政府兩年期支出預算之後,特朗普總統又拋出1.5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方案,這些政策措施勢必大幅增加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與負債率,中美之間的貿易差額可能還會增加。由此可見,中美經貿關係是由眾多結構性和長期性因素決定的,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達到平衡。

由此看來,中美兩國在經貿領域進行機制化對話磋商意義也不僅僅局限於中美雙邊經貿關係,還將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較為明確及可預見的經濟政策發展調整趨勢。2017年4月習近平主席訪美之時,兩國領導人同意設立就戰略性和長遠性政策議題進行磋商的四大機制,其中全面經濟對話機制就為討論和磋商中美經貿關係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兩國繼續保持通暢和機制性的對話不僅僅是解決雙邊問題的需要,同時也是大國承擔國際責任的表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晚報 的精彩文章:

紅色書香里的「隱蔽戰線」
周恩來的「浦江」風云:「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在上海度過最艱難日子

TAG: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