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星回歸 OLED 電視?其實沒那麼簡單

三星回歸 OLED 電視?其實沒那麼簡單

這幾天,網上儘是三星回歸 OLED 電視的消息,咱們先梳理一下:

1

三星掌門人李在鎔緩刑獲釋,要求檢討 OLED 電視業務;

2

韓媒聞風而至,傳言四起;

3

三星電子視覺顯示器業務總裁 Han Jong-hee 予以否認;

4

眾媒體不信,羅列出噴墨列印技術、QD-OLED(量子點 OLED)等可能方向。

先不說這些消息的真假,我們先回顧一下 OLED 電視近幾年的狀況:

2013年 CES 上,三星、LG、Sony 和松下率先發布了 OLED 電視,最驚艷的當屬三星、LG 兩兄弟,以曲面致勝,三星主打 3D,LG 主打 4mm 厚度。

但是,高昂的售價和較低的良率帶來的是市場的質疑甚至是打臉。多少錢?15000美元,國內當時的上市價格是54999元。是不是貴的離譜?

2014年,三星放棄 OLED 電視業務轉而發力 QLED(量子點電視) 市場,Sony 和松下也好聚好散,各自將 OLED 電視轉為後台研發,四大廠商只有 LG 還在堅持。

到了 2017 年的 CES,三星大肆宣傳 QLED 的時候,LG 一如既往,驚喜的是,Sony 和松下也雙雙回歸了,分別發布新一代的 4K 和 2 倍亮度 OLED 電視。

看似兜兜轉轉,但其實根本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OLED 電視有很多優點,比如:黑色純凈、更輕薄、色彩更鮮艷等,但良率、成本、壽命等諸多因素,對於買一台電視怎麼著也得用 5 年以上的我們來說,這些缺點相當致命。

LG 為啥能一直堅持做呢?因為他們採用的是 White Backlight + Color Filter 的方式,說白了只是把背光換成白光 OLED 了,其他的工序跟 LCD 是一樣一樣的,而且對於背光來說,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解析度要求。但專註於中小尺寸 OLED 的三星就比較尷尬了,跟手機一樣的 RGB 鍍膜工藝,實打實的百分百 OLED 顯示,無論從技術複雜度上還是良率成本上相比 LG 都要難上很多。

問題當然也更突顯,一旦有衰減過快或者其他不良的次像素出現,在電視上就會很明顯,尺寸越大概率越大,並且你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換屏。這對於三星的模式來說相當地得不償失,三星現在主力還是 6 代線,面板大概的尺寸是 1.5*1.8M,這樣的尺寸切割成電視相當不划算,還不如做手機屏幕來得爽快。

還有,現在的智能手機生命周期也短,平均 12-18 個月就淘汰換代了,風險要小很多。所以三星在 2014 年做出放棄 OLED 電視的決定應該是綜合權衡下最有利的結局了。

那三星現在會不會回歸呢?應該不會。

第一,還是最根本的問題,現有的產線不足以支撐,壽命、成本、良率,這些沒有大的突破之前,RGB 方式的 OLED 確實很難在市場上立足;

第二,三星 QLED 近些年做得雖然沒有大放異彩,但也有聲有色。相比傳統 LCD 電視,QLED 在畫面純凈度、色彩、對比度、綜合穩定性上都要好很多;

第三,傳言的 QD-OLED(量子點+ OLED 的組合),看似美好,但把藍光作為發光源這點就不可取,因為藍光材料是 RGB 里發光效率和壽命最差的,除非有新型材料出現;

第四,目前大家都在布局 Micro LED,理論上這是一種更加未來且更容易在電視上實現的技術。

作為消費者,我們當然希望能有更多類型的好產品出現,帶給我們視覺聽覺上更加美好的享受和體驗。但有的時候,科技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無所不能。

尊重現實,珍惜當下,更要憧憬未來,這是我們要做的,因為思想才是第一生產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EALER 的精彩文章:

聊聊如何挑選一款合適自己的口罩
女生吃雞一點也不難:Free Fire 快速教學

TAG:ZEAL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