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驀然回首,你在燈火闌珊處

驀然回首,你在燈火闌珊處

遴選時間維度,雕版雨露精華;本刊長期徵稿,只為精品!

驀然回首

你在燈火闌珊處

元宵佳節是歷代詞人經常吟詠的話題,不論是北宋還是南宋,在所有的節日中,以元宵最為熱鬧,也以元宵最為人所重。當時在國破家亡之時,這個節日又最容易引起人們對往昔繁盛的追憶,最易牽動人們的故國之思。許多詞人通過今昔元宵的對比和內心感情活動的抒發,表達對故國的深切緬懷。據載當時的元夕,宮中曾做五丈多高的琉璃燈,又有地方進貢之燈「或以五色琉璃而成」,那令人陶醉的一片笙簫音樂,是多麼壯觀的燈市。這一天街人遊人如織,男子歌嘯而行,好盛裝而出,至於富貴人家慶賞元宵,更有一種排場,元宵也是情人相約相遇相會的地方和節日。

宋詞寫元宵其中以蘇軾的《蝶戀花-密州上元》,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蔣捷的《女冠子-元夕》最為傳頌。

蘇軾的《蝶戀花-密州上元》:「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

此詞作於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時蘇軾在密州。全詞用粗筆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和密州氣候地理風俗等方面各自的特點,描繪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節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對杭州的思念和初來密州時的寂寞心情。這首詞題記為「密州上元」,詞卻從錢塘(即今天的杭州)上元夜寫起,蘇軾曾那裡過了三個元宵節。上闋描寫杭州元宵景緻,作者此時是剛來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節,在街上看燈,觀月時的情景和由此而產生的感想。詞句雖不多,卻也「有聲有色」。

寫燈寫月寫人,聲色交錯,充分展現了杭州元宵節的熱鬧、繁榮景象。下闋描寫密州上元,「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過片,使情調陡然一轉,用「寂寞」二字,將前面「錢塘三五夜」那一片熱鬧景象全部移來,為密州上元作反襯,形成鮮明的對比,寫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結句「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則不但寫出了密州氣候的寒冷,而且也讓人感覺到環境的空曠蒼涼。作者見過了杭州上元的熱鬧,再來看密州上元自覺凄清。更何況他這一次由杭州調知密州,環境和條件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心情完全不同。首先,密州不比杭州,貧窮勞頓又粗陋,再無江南之詩情。而更讓他感到「寂寞」,感到鬱鬱不樂的是這裡連年蝗旱,民不聊生。作為一個愛民之官,他又怎能快樂開懷呢?。在這上元之夜,作者隨意閑行,聽到簫鼓之聲,走去一看,原來是村民正舉行社祭,祈求豐年。這裡農民祈年的場面和簫鼓之聲,讓作者久久不能離去。直到夜深「火冷燈稀霜露下」,郊外彤雲四垂,陰霾欲雪。「昏昏雪意雲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慘,卻是寫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種「瑞雪兆豐年」的喜悅之情。

蘇軾這首《蝶戀花》,確是「有境界」之作,寫出了對「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實感受,抒發了對國計民生的憂患之情。內容、筆墨不囿於成規,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筆亦隨之,不求工而自工。

蔣捷的《女冠子-元夕》:「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江城人悄初更打。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剔殘紅灺。但夢裡隱隱,鈿車羅帕。吳箋銀粉砑。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閑話。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

詞中描寫:蕙蘭花散花出陣陣幽香,雪後的晴空,輝映著池沼館閣猶如畫景風光。春風吹到精美的歌樓舞榭,到處是笙簫管樂齊鳴。琉璃燈彩光四射,滿城都是笑語歡聲。而今隨隨便便掛上幾盞小燈,再不如昔日士女雜沓,彩燈映紅了塵埃迷天漫地,車水馬龍,萬眾歡騰。但作者近年已心灰意冷,再也沒有心思去尋歡逛燈。

江城冷落人聲寂靜,聽鼓點知道才到初更,卻已是如此的冷清。請問誰能向天公,再度討回以前的繁榮昇平?剔除了紅燭的殘燼,只能在夢境中隱隱約約重見往年的情景。人來人往,車聲隆隆,手持羅帕的美女如雲。作者正想用吳地的銀粉紙,閑記故國元夕的風景,以便他日吊憑。還在笑嘆那鄰家梳著黑髮的姑娘,憑倚窗欄還在唱著「夕陽西下」!是呀,現在什麼時候,居然還能聽到鄰家的少女倚窗唱著南宋的元夕詞,其中描繪的一片笙簫琉璃光射繁華景象已經過去,心之所觸心頭不禁為之一動,這「一笑」中實在含有無限酸楚。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東風夜落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描繪元夕之夜,到處火樹銀花,街上車水馬龍,人們吹著笙、管、笛、簫,載歌載舞,民間歡慶鬧元宵的熱鬧場面。 詞的上半闋寫元宵之夜的盛況,「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禮花飛向天空,然後像星雨一樣散落下來。一開始就把人帶進「火樹銀花」的節日狂歡之中。「寶馬雕車香滿路」:達官顯貴也攜帶家眷出門觀燈。跟下句的「魚龍舞」 構成萬民同歡的景象。「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鳳簫」是排簫一類的吹奏樂器,這裡泛指音樂;「玉壺」指明月;「魚龍」是燈籠的形狀。這句是說,在月華下,燈火輝煌,沉浸在節日里的人通宵達旦載歌載舞。下闋仍然在寫「元夕」的歡樂,只不過上闋寫的是整個場面,而下闋寫一個具體的人,通過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個人的歡樂自然地溶進了節日的歡樂之中。「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這一句寫的是元宵觀燈的女人,她們穿著美麗的衣服,戴著漂亮的手飾,歡天喜地朝前奔去,所過之處,陣陣暗香隨風飄來。「雪柳」是玉簪之類的頭飾。「眾里尋她千百度」:(這人)對著眾多走過的女人一一辨認(但沒有一個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偶一回頭,卻發現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燈火闌珊」雖然是燈火漸漸散盡的意思,但這兒說的是天空飄灑下來的禮花,快接近地面時早已熄滅散盡,所以即使頭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卻是昏暗的。這首詞大家耳熟能詳,特別是最後一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已是久吟不衰的名句。整首詞在最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卻給讀者留下無比寬闊的想像空間。經過等待、尋找、焦灼、失望之後再突然發現自己的意中人原來就在身後,那種從天而降的驚喜誰也想像得出來。

古代詞人寫上元燈節的詞,不計其數,辛棄疾的這一首,卻沒有人認為可有可無,因此也可以稱作是豪傑了。作為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

END

作者 | 薛依雲

圖片 | 劉慧敏

詩歌|散文|小說|藝術|評論

遴選時間維度

雕版雨露精華

本刊長期徵稿 只為精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青藍 的精彩文章:

青蓮袂 《選刊》文學

TAG:何青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