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核問題再引關註:一夜之間擁有核武器?

日本核問題再引關註:一夜之間擁有核武器?

「日本具備一夜之間擁有核武器的能力」

近日日媒報道,將於2018年7月到期的《日美核能協定》在1月16日自動延長。由於該協定允許日本推進核燃料的再處理,是日本核燃料循環利用政策的依據。因此,外界極為關注這一協議的持續效應。

日本經濟產業相世耕弘成在1月19日的記者會上強調,「協定是日本核能活動的基礎之一。從日美關係的觀點來看十分重要。」實際上,其背後所反映的是日本在核能領域的發展預期,特別是對日本製造核武器的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

民間核能技術儲備和政界對核武器的渴求,是日本「擁核」的技術和政治基礎

日本作為世界上唯一遭受過核打擊的國家,對「擁核」始終保持著一種微妙的態度。一方面,日本以能源為由在和平利用的名義下大力發展核能。1955年,日本通過《原子力基本法》,將核能開發和使用納入法律管制框架,其中規定核能的研究、開發及使用僅限於和平目的。同時,當日本與核燃料提供國簽訂雙邊原子能協定時,通常也會附帶義務條款,一旦日本利用核燃料開發核武器,則要求必須歸還核燃料。

1967年,時任日本首相佐藤榮作提出了「不擁有、不生產、不引進」核武器的「無核三原則」。以這些公開法律保證和公開承諾為前提,日本打著島國缺乏資源的由頭大力發展核能技術。截至目前,日本擁有49座核電站,年發電量達4萬兆瓦,位居世界前列。特別是日本擁有的增殖核反應堆技術是世界核技術研究的重點與難點,使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另一方面,日本政界又對核武器表現出了相當程度的崇尚與渴求,屢屢向外界表示「擁核」意願。早在1957年,時任日本首相岸信介就曾明確表示,「日本不排除擁有核武器。」1983年,時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公開宣稱,「日本發展核武裝只是政治意志問題,技術上沒有任何障礙。」1994年,時任日本首相羽田孜在國會公然對記者說,「日本確實有能力擁有核武器。」2002年5月,時任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的安倍晉三表示:「毫無疑問,日本將會擁有小型原子彈。」

在這種愈加明顯的政治訴求下,日本政府於2012年公然在聯合國拒絕簽署減少核武器決議草案,為日後發展核武器預留了發展空間。特別是在這種政治氛圍中,日本社會對於「擁核」的態度也在發生明顯的轉變。與之前日本社會普遍反對發展核武器的輿論氛圍相反,2015年《產經新聞》進行的民調顯示,85%的受訪者贊成日本「應該發展核武裝」。

日本以接受美國核保護傘的庇護和隱秘發展製造核武器能力兩條路線走向「擁核」

實際上,日本核能力的發展基本上是沿著「明裡靠美」和「暗中自研」兩條線走的。一方面,日本自二戰結束後始終站在美國的核保護傘下,以日美軍事同盟為基礎,用美國的核力量為自己提供強大的安全保護。2017年2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與到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後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將使用包括常規武器和核武器在內的全部軍事實力保衛日本,並強調這一承諾「不可動搖」。同時,聲明中還承諾「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日本防衛大臣早先在國會答辯時也曾明確表示,法律條文並不排除美國可以攜帶核武器進入日本。

另一方面,日本一直在進行著隱秘的核技術研發,特別是在美國的縱容與默許下儲備了相當充足的核材料。據悉,日本目前在國內外持有47噸鈈,相當於約6000枚核彈的用量。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擁有強大的核武器製造能力已是公開的秘密。

早在1995年3月,日本的《寶石》雜誌就曾宣稱,日本能在183天內製造出原子彈。隨著日本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日漸成熟,這種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2016年6月,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在接受美媒採訪時透露:「日本實際上具備一夜之間擁有核武器的能力。」美國核專家庫茨尼克甚至表示,日本目前「離製造核彈頭只有一個螺絲刀的距離」。

不僅如此,日本在核載具研發方面也具備了相當的能力。日本剛剛發射成功的「艾普斯龍」固體燃料運載火箭就是一種潛在的核載具,只要稍加改裝就能成為射程可達1.2萬公里的洲際彈道導彈。日本還擁有一支數量達22艘的龐大常規潛艇部隊,均能改裝發射攜帶核彈頭的巡航導彈。日本裝備的F-15J戰機經過改裝,也能夠發射核彈。因此,日本實際上基本具備了部署「三位一體」核力量的物質基礎。

2017年8月20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從「三位一體」的核體制出發,就日本「核武器」的可能部署情況進行了紙上推演,儘管得出了陸上導彈生存力低、水下核潛艇實現阻力大、空中轟炸機容易遭攻擊的諸多不利結論,卻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日本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基礎。

日本「擁核」將改變國家性質、加劇地區核軍備競賽和破壞地區安全環境

長期以來,日本「擁核」一直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國際話題,而一旦日本擁有核武器將會在國際社會產生極大的政治和軍事影響。

首先,日本「擁核」將徹底改變其國家性質。近年來,日本政府不斷通過修改和平憲法、通過新安保法案等做法,意圖改變自衛隊專守防衛的軍事性質、改變日本和平國家的政治性質,擺脫戰後體制對日本國家軍事化的束縛。在這一過程中,「擁核」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標誌,更可以說是一個底線。

這個底線一旦被突破,那麼無疑將是對日本國家軍事能力的全面解綁,從而使其真正走上軍國主義復活的道路。2017年4月俄羅斯軍事戰略專家葉夫根尼發表文章指出,日本有能力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生產大量核武器,具備擺脫美國核保護傘的能力,這與日本多年來一直默默進行核能開發有著密切關係,只要日本能夠擺脫美國控制,就能在短期內成為世界頂尖核大國。

其次,日本「擁核」將加劇亞太地區的核軍備競賽。一直以來,亞太地區始終是核軍備競賽的熱點地區。一些國家出於自身的政治或軍事目的,不顧國際條約的限制,不斷發展核武器。在這些國家中,日本既是一個受動者,也是一個推動者。作為一個受戰後體制束縛的國家,日本發展核武器一旦實現,無疑將對周邊地區相關國家是一個極大的刺激。特別是在久拖不決的朝核問題解決進程中,日本「擁核」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都是一個破壞性的負面因素。如在2017年9月朝鮮進行第六次核試驗之後,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對外表態認為朝鮮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立刻受到韓國媒體高度警惕,質疑日本借炒作朝鮮核威脅為自己公開突破核禁忌鋪路。可見,日本「擁核」行為只能進一步刺激這一地區的核軍備競賽愈演愈烈。

最後,日本「擁核」將對地區安全環境造成直接威脅。日本竭力發展核武器的目的究竟是幹什麼?直接因素是應對朝鮮核威脅,實際有著更加明確和長遠的軍事目標。2002年4月6日,日本在野自由黨黨魁小澤一郎在福島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上公開揚言,「如果中國過度膨脹的話,日本就要製造核武器來『反制』中國。日本核電廠里的鈈完全可以製造出4000多枚核彈頭,我們在軍事實力上不會輸給中國。」激烈的言語充分表明了日本發展核武的真正目的所在,所謂的應對威脅僅僅是第一步而已。

對於日本「擁核」的危害,國際社會已有清醒認識。早在2015年10月9日,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中國核科技信息與經濟研究院就曾發布了一份《日本核材料問題研究報告》指出,日本存在核材料供需長期嚴重失衡、存在核擴散風險和增加核恐怖主義風險。2016年年初,美國卡內基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院詹姆斯·阿克頓在日本記者俱樂部演講時也表示,日本目前約有48噸可轉用於核武器的鈈,嚴重超出了日本核電站可消費的範圍。而日本囤積鈈的行為,可能加劇亞洲地區的緊張與核恐怖主義的風險,其他國家也可能跟風存儲核材料。

(作者單位:空軍工程大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專家:新時代中國方案引領全球化健康發展
節後南京各大醫院排起了長龍 分級診療待挖潛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