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正月十五花燈俏

正月十五花燈俏

正月十五月兒明,我們一起去看燈!

大宮燈,紅彤彤,走馬燈,轉不停,

金魚燈,搖尾巴,孔雀燈,開彩屏,

金燈銀燈五彩燈,一盞一盞數不清。

正月十五花燈俏

小朋友們,過年這幾天,你嘗美食,穿新衣,拿壓歲錢,夠開心吧?大街小巷喜氣洋洋,夜晚,路兩旁,漂亮的花燈不知什麼時候都亮了起來。有可愛的小兔子,神氣的大公雞,還有盛開的朵朵荷花,各式各樣,真是看得人眼花繚亂。

正月十五的晚上,小周周吃完奶奶包的元宵,就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去公園賞花燈了。路上小周周好奇地問:「為什麼正月十五叫元宵節呢?」

爸爸說:「正月就是元月,古人把夜叫做宵,而這個月的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的夜晚,所以正月十五就叫元宵節啦!」

「原來是這麼回事,那元宵節為什麼要賞花燈呢?」

媽媽想了想,說起了一個故事。

傳說

西漢時,文帝做了一個夢,夢見玉帝命令火德星君在正月十五火燒京城。文帝非常驚慌,召來群臣商議。大臣東方朔兩次獻計。只見那天京城長安內外,燈籠盞盞,一片通明,就像天火降臨一般。火德星君瞞過玉帝,回廷復命了。此後,每年正月十五,京城便燃燈挂彩,以示紀念。

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更加興盛,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當時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到了宋朝,人們又增加了一項有趣的活動,就是猜燈謎。

猜猜看

今天風信子也準備了幾條謎語,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猜一猜吧!

小小售貨員,肩上不挑擔,背上背著針,滿地到處串。(打一動物)

紫色樹,開紫花,開過紫花結紫瓜,紫瓜裡面裝芝麻。(打一蔬菜)

泵 (打一成語)

水映橫山落殘紅。 (打一字)

你猜對了嗎?(答案在音頻里哦)

作家冰心曾在她的散文集《寄小讀者》中,寫過一篇《漫談過年》的文章。文字里蘊含著她思念家鄉的真摯情感,同時也有對元宵節家鄉風俗的難忘記憶。

「那時代的風俗,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是禁止屠宰的。因此,母親在過年前,就買些肘子、豬蹄、雞、鴨之類煮好,用醬油、紅糟和許多佐料,腌起來塞在大罈子里,還磨好多糯米水粉,做紅白年糕。這些十分好吃的東西,我們都一直吃到元宵節。」

「我們老家在福州市南后街。福州的風俗,元宵節小孩子玩的燈,都是外婆家送的。福州方言,"燈"與"丁"同音,"添丁"是句吉利話,因此外婆家送給我們姐弟四人的是五盞燈!我的弟弟們比我小得多,他們還不大會玩,我這時就佔了便宜,我牆上掛的是"三英戰呂布"的走馬燈,一手提著一盞眼睛能動的金魚燈,一手拉著會在地上走的兔子燈,覺得自己神氣得很。」

瞧,小時候的冰心因為有三盞燈提著,覺得好神氣,她和我們一樣,天真可愛之極。

金黃的一輪圓月掛在藍絲幕般的夜空中,喧囂的街道漸漸安靜下來。小周周提著一盞大公雞花燈,牽著媽媽的手和爸爸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從除夕到十五,熱鬧喜慶的年就這樣過完了。他們一家和許許多多的一家人一樣,又將開始一段新的旅程。不過,心頭的那份暖意和甜蜜,將一直一直伴隨著他們。因為,愛就在身邊,幸福就在不遠的前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