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周易探源》鼎卦解讀

《周易探源》鼎卦解讀

鼎卦這個符號為什麼命名為鼎?我們在前邊講過,六爻卦的意義是由下卦到上卦的變易。鼎卦的下卦是巽,上卦是離。所以鼎卦的意義就是由巽到離的變易。離卦上有一陽下也有一陽,而鼎則飯食在上,炊火在下,也是上有陽下亦有陽,所以離卦可以用來象徵鼎。巽卦,三陽中減一爻,代表陽有損失或缺失。所以,由巽到離就可以理解為損陽於離,我們每天都要到鼎中取飯食用,也就是鼎里的飯食總處於被損失的狀態,所以損陽於離就可以象徵人們每天都要從鼎中取飯食用。

我們考查井卦的意義時也是使用了類似的思考,井卦那個符號為什麼名井呢?大家看,井卦的下卦還是巽,而它的上卦是坎。那麼根據前面的討論井卦的意義就是由巽到坎的變易。那麼,我就可以將它理解為損陽於坎。那麼坎卦為什麼又能象井呢?坎卦一陽爻被兩個陰爻包圍著,代表陽在陰中,高為陽,低為陰,陽在陰中就可以理解為陽在深坑、陷阱之中。而井呢,就是水在坑中,如果我們將水看作陽,那麼水在井中就是陽在陰中。所以,坎卦可以用來象徵井。損陽於坎就象徵著人們每天都要到井中打水吃,井水常常處於被損失、缺損的狀態,這才是井卦之名井的原因。

元吉。亨。

「元吉」,就是大吉,它說得是井卦總體的象徵意義,意思是說卜問井卦象徵著大吉大利。「亨」,就是享祭,意思是說筮問井卦需貢獻牲祭祀神明,但所用供品不必太過貴重。

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

初六爻是個陰爻,只有陰而沒有陽,無陽就象徵著鼎中無實。「鼎顛趾,利出否」,就是將鼎翻轉過來,使鼎的三支腿朝上,這樣就將鼎中原有殘羹剩飯傾倒而出,這個過程就像我們今天做飯前先涮鍋一樣。「得妾以其子」,就是指巽卦的少陰及其上一陽爻。「無咎」是初六的斷辭,意即筮遇此爻可斷為無災咎。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初六九二是少陰卦,陰中只有一個陽爻,意味著鼎中只有少量的食物。「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鼎中有飯食,但由於我妻子有病,吃不下,結果兩個人的飯只吃了一半,鼎里還有剩飯。鼎里的那少量的剩飯就是九二這一陽,一代表少,二就代表多。「吉」 是九二爻的斷辭,意筮遇此爻斷為吉利。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到了九三,陰中就有兩個陽爻了,二陽為多,所以這就意味著鼎中有大量的飯食,鼎里的飯食是滿滿的。但巽卦又代表陽見損缺,三陽損失一陽,所以九三代表一口破鼎。「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鼎耳掉了,無法移動,以至於滿鼎的膏粱厚味無法享用。「方雨,虧悔,終吉」,是此爻的斷辭,先遇雨,心中煩惱,有悔吝,最終結果還是吉利的。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九四六五是少陽,但九四爻只是少陽的一半,剛剛發生還未完成。巽卦為陰卦,離卦為陽卦,逢九四爻意味著陰盡陽復,但由於它只是少陽的一半,所以也代表陽氣發生遇阻,受到某個阻礙暫時不能由里出外,也就是未實現的少陽。「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鼎有實,鼎耳也沒有壞,但卻折斷了鼎腿翻倒,傾倒了鼎中的美味,粘乎乎的一片。凶是九四爻的斷辭,意味著筮遇此爻可斷為有凶。

六五:鼎黃耳,金鉉。利貞。

得六五,為少陽,這是實現了的少陽,陽氣至陰氣退盡,意味著鼎中有實,而且可食。「鼎黃耳,金鉉」,黃銅的鼎耳,黃銅的橫杠,必是富貴之家的鼎。這是一口完好的鼎,人們可以取食於它。「利貞」就是利占,此爻斷為「利貞」,意即凡有所問逢此爻可斷為有利。

上九:鼎玉鉉。大吉。無不利。

上九陽有餘,實於外。「鼎玉鉉」,此鼎以玉為鉉,已經不再是日用之物,必為富貴的象徵了。「大吉,無不利」是此爻的斷辭,意即筮遇此爻可斷為大吉,沒有什麼不利發生。

我們通過鼎卦的爻辭可以看到,它們所講得是供人飯食的鼎,就相當於我們現代人所使用的鍋。因為巽卦三陽損失了一陽,代表缺失或損壞,所以又常常代表破鼎。初六陰而無陽,代表鼎倒趾而無實,如同我們做飯前要涮鍋一樣,傾倒剩飯並將它洗乾淨。初六九二為少陰,陰是有一陽,一陽為少,代表鼎里只有少量的飯,為什麼只有少量呢?因為我媳婦生病了,吃不下,本來做了兩個人的飯結果就我一人吃了,所以導致鼎中還有少量剩餘。到了九三爻,就是巽卦了,陰中有兩個陽爻,二陽為多,這就代表鼎里有大量的剩飯,為什麼導致都大量剩餘呢?因為古代的鼎很大很笨重,飯做好了,想挪走,結里鼎耳壞了,無法挪動了,以至於滿鼎的飯食無法被人食用。

巽為少陰卦,離為少陽卦,所以巽為陰,離為陽,但是離卦的初爻是未完成的少陽,代表陽氣尚在里而未出,離卦的二爻則是完成了的少陽,所以這一爻多代表吉利。離卦的上位則代表陽有餘,也是吉利的徵兆。所以,九四是鼎折足,而六五則代表一口好鼎,能夠供人飯食的日用之鼎。上九陽多,富貴有餘,在鼎卦更是吉利的象徵了。易經的道理其實是很簡單的,六爻卦的意義是象變,而爻辭的釋爻與論斷,就與該爻在三爻卦中所處位置有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紅振 的精彩文章:

老子《道德經》為什麼先講道後講德?
老子思想與孔子思想的主要區別

TAG:李紅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