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吉利:你笑吧,我繼續買買買

吉利:你笑吧,我繼續買買買

「造汽車嘛,我看也沒什麼了不起,不就是四個輪子兩個沙發再加一個車殼和發動機嗎?」當年李書福放出這句不知天高地厚的「狂言」的時候,吉利在老百姓的眼裡還是個笑料一般的存在。

而就在三天前,想必大家都聽說了,這家曾經的笑話車廠怒砸90億美元,「買」下了世界上名氣最響亮的汽車品牌——梅賽德斯·賓士的母公司。要說這是2018年目前為止,汽車業界最具爆炸性的新聞,恐怕沒人會反駁了。當然,「買」也只是個通俗的說法,實際情況是吉利收購了戴姆勒汽車9.69%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

吉利不是第一次買賓士。李書福喜歡賓士,早在吉利造車伊始,李就曾購買兩輛賓士E200回來拆解研究。吉利更不是第一次收購世界名企,從寶騰、路特斯到沃爾沃,購物車越來越大。只不過李書福每次剁手,引來的風評都是「偷技術」、「抄襲」這樣的字眼。

轉眼間吉利收購沃爾沃轎車已經是8年前的事了,如今回頭看去,大家以為吉利要對沃爾沃做的,吉利並沒有做,只拿出了銷售數字和領克呈獻世人。對路特斯、寶騰也是如此。

如同李書福後來對開頭那段「笑話」的解釋:「我這個表述是從汽車工業發展的戰略、從汽車工業發展的必然方向來說的,就是說汽車工業一定是模塊化設計、模塊化裝配、模塊化售後服務,全球的汽車工業必須要走向模塊化。因此就是四個輪子,加幾個沙發,加一個車身和發動機。無論汽車造型如何的千變萬化,我說的這個模塊化的製造、模塊化的研發和模塊化的售後服務,這就是全人類汽車工業發展的方向。因此我講的這個話是沒有錯的,一定是正確的,只是說不同的人他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我所說的這個話,那就變成了一種無知的表現了。」超出局外人眼界的事,自然會遭受冷眼與嘲笑。當然,本文自然沒有諷刺旁觀者的意思,畢竟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爺的事。吉利就算買下了白宮,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也屬於第二種。

至於這次入股賓士,李書福的野心在短短兩三天時間裡早已被各類文章臆測得天花亂墜。吉利究竟是想藉此進軍豪華車市場,還是著眼於電動車領域,亦或是單純的想踏足世界頂級舞台,可能所有人又會像8年前一樣看不穿。所以本篇也不必妄言了,乾脆聊聊李老闆的剁手史。

1982年,高中畢業的李書福從父親手中要來120元,購買了一台「海鷗」相機,這是他第一次為了做生意而「剁手」。靠著這台相機走街串巷給人拍照,李書福半年後賺到了1000元,這在當時是一比不小的收入。他用這筆錢開了一家照相館,但經營不久後又跑去做其他生意。

一次偶然,李書福又盯上了冰箱配件生意,於是與人合夥開起了配件廠。逐漸掌握了冰箱的核心部件——蒸發器的技術奧義後,他乾脆組建起了「北極花冰箱廠」直接製造整機,收益頗豐。無奈1989年,國家開始對冰箱進行定點生產,北極花沒能入列定點廠家,李書福心一橫,直接把冰箱廠交給當地政府,自己又跑到深圳進修。學習期間,創業成癮的李老闆也沒閑著,創辦過裝潢材料,還去海南炒過房結果血本無歸。然而萌生造車的念頭,也是在這段時期產生的。

在當時,國內的汽車產業還未對民營資本開放,私人老闆想造摩托車都需要申辦許可證。蹭用別人生產許可開始造摩托的李書福偶然又看準了踏板摩托車這種在當時國內沒人生產的車型,不出意料,他又賺到了。然而十分賺錢的踏板摩托只是李書福的一塊跳板,造汽車才是他最終的目標。1996年,在收購了另外一家摩托車廠後,吉利正式成立。隨後李書福買來了兩輛賓士車和部分紅旗車的零部件拿到摩托車廠里拆解研習,由此開啟了自己的造車計劃。

一年後,吉利正式宣布進軍汽車製造業。大家想必猜得到,冷嘲熱諷綿綿不絕地砸向吉利。比嘲諷更棘手的是,當時的吉利根本沒有汽車生產許可證,而生產許可又不可能面向民企開放。四處碰壁之後,為了入行,李書福看準了四川一家瀕臨倒閉的小型客車廠,並剁手買下了它。然而這家客車廠沒有轎車生產許可,吉利只能借用它的客車許可打擦邊球,生產兩廂車。藉助這次剁手,吉利的第一款車——豪情於1998年正式,然而這款像是給夏利強行換裝賓士中網的車在問世前幾年的銷量寥寥無幾。

2002年11月初,中國加入WTO前夕,吉利終於拿到了轎車生產許可證,之後幾年的造車生涯有起有落,好在這家同本田、馬自達一樣出身草根,由二輪進軍四輪的中國車企在國內車市井噴之前一直堅持了下來。

十幾年間,吉利先後剁手了變速箱製造商DSI、寶騰汽車、路特斯跑車及其兄弟公司蓮花工程,直至沃爾沃轎車——這家早在2002年便被李書福看中的車廠。而今,在入股戴姆勒之前,吉利已涉足沃爾沃集團旗下絕大部分業務,包括最為尖端也是最賺錢的商用車。這一切,幾乎都是在旁人的嘲笑聲中完成的。

如今回頭看看吉利走過的路,能從很大程度上映射出我國自主品牌的發展歷程。中國人不理解、不信任,外國人嘲笑、謾罵、挖苦,很多自主品牌曾因得不到相應的扶持,吃了上頓沒下頓。自主車能走到今天的地步,背後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雖說還做不到登頂世界舞台比肩國外大牌,但中國人自己造的車,也沒讓曾經那些前來看笑話的人笑到最後。

曾經有人評價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智能手機發燒友,因為嚴重同質化、速食為主娛樂至死的今天,還能有智能手機這麼個產業敢拿出自己看家本領站出來真刀真槍地跟競爭對手過招,撕個頭破血流,讓人覺得這個無聊透頂的世界好像還有那麼一點希望。把這段話放在自主品牌身上,又何嘗不是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車評 的精彩文章:

不買寶馬買豐田,我究竟是圖啥?
20萬左右,為家人考慮,買什麼MPV合適

TAG:新車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