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語文拿不了高分?每天4件事,成績一定好!

語文拿不了高分?每天4件事,成績一定好!

正文共:4161 字 11 圖

預計閱讀時間: 11 分鐘

語數外一直都是伴隨著孩子們在學校里的必學科目,很多孩子在語文方面下的功夫都比其他兩科要少,但是語文是一門大科,佔分比重大。同時,語文又是提分最慢的一科。不過,再困難的事情也是有方法的,學好語文都有哪些方法呢?今天給大家總結了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一下。

學習語文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習興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積累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能力等。學習習慣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你學習質量的好壞。

對於小學生來說,如果學前基礎並不紮實(毫無指責之意,畢竟不是每個家長都有這個意識),一入學面對眾多的學科,不少生字,各科作業,各項活動,就會應不暇接,手足無措。而沒有經驗的家長,往往不是幫孩子分析原因,尋找辦法,卻盲目地往校外輔導班送。再加上很多孩子本身還有不少體育藝術類興趣班要上。這樣下來,孩子沒時間,疲於應付,效果卻並不佳。

我的方法很簡單,就4招:

一、讀課文。

二、預習。

二、寫生字詞。

三、多讀書。

一般來說,學校里的教學,除了特別短的課文,每篇課文會上2課時(高年級會上2-3課時),第一課時的任務主要是讀通課文,學習生字,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課文。也就是說,一篇課文一般是學習兩天。課前會提前布置學生預習,預習任務,一二年級從讀課文開始,逐漸加入圈字劃詞,查資料等(高年級預習任務更多更複雜)。

說說怎麼操作。

一、讀課文。這裡指的是出聲音,大聲朗讀。每天5分鐘足夠(當然,能堅持10分鐘更好)。我對學生讀課文的要求:大聲、正確。

大聲,是培養自信和個人魅力。

正確,具體是指:不添字、不漏字、不換字、不回讀、不讀破詞。是要練習朗讀的能力,認真的習慣。

看看一年級的課文,有的很短,5分鐘能讀10多遍。

一年級下冊的課文,課文也不長。

二年級的課文,也不算長。

二年級下冊的課文,已經有點兒長了。這時候再說每天讀課文,有的孩子已經堅持不了了。別看5分鐘,認真堅持下來的人並不是那麼多。

有的人朗讀能力比較弱,底子也不好,讀長課文難以堅持,怎麼辦?讀一段。一篇課文找一二段比較難的、重點的,反覆讀,直到讀正確為止。

關於讀課文的好處,曾有一篇文章,附在下面

大聲朗讀的功效

大聲朗讀有許多神奇的功效。首先,它對語文學習有十大好處:

一是有利於開發右腦。因為大聲讀實質是朗讀者在自我欣賞自己的聲音,久而久之,有利於形象思維能力的自我培養。

二是能改變人的性格。性格內向者往往發出的聲音也很小,如果所有人都能堅持大聲讀課文及其它文章、書籍,很容易使人愛講話,性格也就隨之而變。

三是有利於人體會到辯論、爭論的價值,這是更好的、高質量地參與未來的事務的一種素質。

四是有利於改變落後生,大多數的落後生的突出表現就是不會大聲讀課文,大聲讀不好課文,從大聲朗讀開始訓練,許多落後生能在讀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力。

五是大聲讀,因為腦神經處於極度興奮狀態,這本身就能刺激人深入理解文章、書籍。

六是大聲讀需要集中精力,大腦處於「排空」狀態,有利於記憶材料。

七是大聲朗讀文章是語感形成的必走之路,可以這麼說,沒有真正的大聲讀文章,就不會有什麼真正的語感。

八是大聲讀文章有利於「詩性美」的再現。每篇文章、書籍都有著「詩」的美,都有著作者美的靈感,而大聲讀,可以將這種美還原。

九是大聲讀有利於其它學科的學習,比如數學的解題如果有了大聲讀,效果一定更好,需要廣泛深入思考、記憶的學科如果運用了大聲讀,學習效率一定會很高。

十是有利於提高寫作能力。大聲讀他人作品是學習的過程,大聲讀自己的作品實質是修改完善的過程。

其次,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人在大聲朗讀時,副交感神經會加強工作,大腦得到放鬆,心情也就爽快了。朗讀可以降低血壓。據測定,朗讀20分鐘可以使全身增加10%的熱量消耗,持之以恆可得到減肥功效。高血壓病人在朗讀時血壓還會降低。

朗讀潮流現在正風靡日本列島,有關朗讀的民間組織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增多起來。人在朗讀時,70%以上的神經細胞參與大腦活動,超過默讀和識字,相當於大腦的「熱身體操」。如果長期堅持,反覆練習朗讀,能強化人的記憶和提高人注意力,進入興奮的學習狀態,增強學習效果。

朗讀有這麼多好處,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二、預習。預習一般是指在老師講課以前,自己先獨立地閱讀新課內容,做到初步理解。通過不斷的預習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於培養孩子們獨立思考、自我學習的興趣和能力,這是預習最重要的!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了,對小學生來說,學習任務就完成了大一半!

這五點預習方法,大家可以試試看:

預習內容一:覽

每個課程和上次的課程都是有關聯的,通過預習找出自己對於舊知識掌握得不好的地方。並且翻閱和補習,所謂的「溫故而知新」就是這個道理。

在閱讀新教材的過程中,要注意發現自己難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要預先做好記錄,以便在老師講課的時候能夠準確地記錄好知識點。

預習內容二:讀

無論是語文課文、英語詞句、數學概念,一定要大聲朗讀出來。

在朗誦的期間思考問題,朗讀比心裡的默讀更能強化記憶,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邊讀邊找文章的要點:如一些描寫手法、難懂的知識、文字、概念,加以標註,初步的了解作者的寫作情感。

預習內容三:想

預習的過程當中,想是很重要的。

讀課文的時候要想,多想想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一些深刻的含義。

聯繫舊知識,思考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關聯,可以幫助理解新知識。

還可以適當的看看文章後面的一些思考題,思考題往往體現了作者的思路,可以幫助發現新課中的重要知識點,對於學習是有幫助的。

預習內容四:查

面對預習中不熟悉的生字新詞,建議孩子們要隨時拿起自己的字典進行查閱,包括字詞、概念的讀音、用法、意義等。

通過不斷的查閱工具書、網路工具,可以幫助掃除閱讀的障礙,也能培養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思維。

在查閱的過程當中如果碰到一些典故的話,可以選擇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了。

預習內容五:摘

一篇新的文章有很多值得記憶的語句、典故、技巧,在預習的過程當中,應當把一些自己認為好的詞語、句子,進行摘錄下來。

所謂「嘴過三遍,不如手過一遍」,動手摘錄好句子,能夠培養學生自身的判斷能力,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三、寫字詞。每篇課文都有一些要求會寫的生字,和詞語。但是從學新課,到複習,很多同學都寫不全對。

怎麼練習呢?每天寫10分鐘,把學過的字詞抄寫一遍。雖然只寫一遍,但是一定要認真寫,既練了字,又鞏固了記憶,一舉兩得。前面學過的怎麼複習?滾動複習。比如:每篇課文學習兩天,可以一天寫學的新課的生字詞,另一天複習前面學過的字詞。

比如下圖,是三年級下冊要求掌握的詞語表,每課只有十幾個詞語,抄一遍也就10分鐘。

四、課外閱讀

讓孩子愛上閱讀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一開始,不管多大,你要堅持給他讀到3個月,那也許這個孩子就變成了一個熱愛閱讀的終身閱讀者。然後在小學低年級時,建議家長不要買很厚的書籍,買那種薄薄的書籍,能讓子女覺得自己能夠看完的那種類型,每天十分鐘,看書的效果會很好。

語文學科的基礎就是閱讀,如果沒有閱讀作為基礎的話,孩子們的其他能力是很難得到提升的。閱讀的力量能夠影響孩子終身。這是一篇非常有用又實際的好文章。關於學好語文、寫好作文,這篇文章除了提倡閱讀之外,還清晰地列出了其他的重要點,非常值得學習。

選書

認真為0—13歲孩子選書,包括0—6歲學前階段、6—13歲小學階段!

閱讀方法

什麼樣的閱讀方式會讓孩子和大人最舒適、最溫馨?親子閱讀真的很重要!

小學閱讀

閱讀是各個學科發展的基礎,大量的閱讀會讓孩子的語文成績遙遙領先!

一大量閱讀

博覽群書是培養孩子語文素養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說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孩子語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國心理學家克拉森的心理實驗研究表明,學生充滿興趣的課外閱讀對提高他們寫作能力的作用,遠遠大於機械的寫作訓練。

語文成績好的孩子幾乎都是特別喜歡課外書的。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積累:語詞的積累、素材的積累、情感的積累等。這樣的孩子在寫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構思、神奇的用詞,在閱讀理解方面有傑出的見地,在說話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見識等。總之,他們由於見多識廣而語文根底厚實。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在低年級,推薦給他們一些民間故事,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等來讀;在中高年級,推薦一些兒童文學,雜文隨筆,報刊雜誌,科幻漫畫,歷史名著,文學名著,名人傳記等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多種書籍來讀,並且取消種種人為的限制,允許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不同種類的書籍,從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營養。

理解能力是一種語文素養,它不會像識記能力那樣易於形成,需要耐心長期積累。堅持閱讀是培養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在高年級,特別是要多讀一些文辭優美、氣魄宏大的散文,對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幫助,比如《魯迅文集》、《讀者》雜誌對培養這些能力和素養都很有幫助。

博覽群書的孩子在說話方面也有超出他人的見識等。總之,他們由於見多識廣而語文根底厚實。

博覽群書不但是孩子語文素養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個重要條件。因為豐富的知識是創造力必不可少的一個條件,也是見識增長,智慧來源的途徑之一。

這裡需要強調一點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不能遠離名著,培養孩子閱讀經典名著要從小引導,循序漸進。譬如,在小學階段可以讓孩子閱讀根據名著改編的連環畫,小學高年級可以讓孩子閱讀一些專門給少年兒童看的名著簡寫版。進入初中,就應該接觸經典原著。

我們建議一個孩子從小學到高中畢業閱讀的課外書最低應該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業的人物傳記來奠定孩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基礎。同時要注意不但要閱讀,而且要寫讀書筆記或者書評。

老師建議:大量閱讀,什麼叫大量,這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家長可以給孩子相對明確的要求,比如每天閱讀30分鐘,或者2個星期要看完一本書。

就這四招,每天25分鐘,足以應付學校里的語文學習,成績還不賴!關鍵在於,你要去做,利用寒假,每天做(周末可以適當休息)。學習不在時間的長短,而在於有效。真堅持了,一定有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父母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不要幫孩子畫畫!不要幫孩子畫畫!不要幫孩子畫畫!
與孩子一起畫畫,和孩子更好溝通

TAG:父母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