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元宵節 丨傳統習俗二三事(附2018杭州燈會匯總)

元宵節 丨傳統習俗二三事(附2018杭州燈會匯總)

春景

賈鵬芳;賈鵬新

00:00/00:00

元宵節,又作上元節,是春節後第一個重要節日。

正月為農曆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故將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稱作「元宵」。元宵節始於2000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位元宵節,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將元宵節作為重大節日。

元宵節傳統習俗有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元宵傳統習俗二三事』

丨桂花香餡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一碗熱氣騰騰的元宵,香甜軟糯。光就麵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黃米面和苞榖面。餡料的內容更是甜咸葷素、應有盡有。甜的有所謂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錦、豆沙、芝麻、花生等。鹹的有豬油肉餡,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勞、長久、向上之意。」

丨賞月極樂繁華地,秉燈同游不夜天

「古代,每屆元宵節,人們總要分曹射覆,引為笑樂。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

丨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

GIF

「傳說在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獵殺它們。有一隻神鳥因迷路而降落人間,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射殺。天帝知道後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丨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舞龍又稱耍龍燈、龍燈舞。龍是古老的圖騰,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龍在中華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貴、勇猛,更是權力的象徵。而獅子外形威武,動作剛勁,神態多變,民間有許多不同的傳說,一時變作神話,一時拉上歷史,為舞獅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

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古時常有宵禁,且年輕女子不允許外出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不少未婚男女藉此機會順便為自己物色心上人。因此元宵佳節也造就了不少良緣美眷,可謂是另一個「七夕」了。」

戊戌·杭州燈會

#源自互聯網杭州本地寶,以各地實際情況為準

相信會有不少夥伴想要抓住新年的尾巴,趁此良辰欣賞火樹銀花的美景。元宵節過去了,也就意味著「年」徹底過去咯。新學期伊始,小編藉此機會再次祝福各位在新學期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