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3個超有質感的民宿設計

13個超有質感的民宿設計

【一】雲海苑

該項目位於舟山群島的一個小島的村落,整個建築是由兩個老房子設計成的卧室,加上一個沒有了屋頂、後來添加玻璃頂的老廚房改造成的工作室,還有面朝大海新建的鋼筋混凝土「盒子」組成,上下兩個庭院,上坡主人房與下坡兩間客房分開,以新建「盒子」的空間為紐帶,作為共同的社交居家空間!

雲海苑主要是個建築改造設計項目,而不是單純室內空間改造,設計團隊希望能夠通過電視節目這種娛樂的方式把該項目傳遞給公眾,使人們能夠關注到環境與建築的關係,關心我們身處的人居環境,關注建築美學給人們帶來的空間愉悅與場所精神。

攝影:楊建平、章勇

【二】木蘭圍場

自古以來的建築形象功能就與符號學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本案建造場所是一片大草原,設計團隊從蒙古包中尋求靈感,我們以傳統的蒙古包為母題,從平面,立面到裝飾紋樣,向傳統精神致敬。

平面上通過雙環相扣的2個圓形共同形成公共活動區域,有效拓展了原有蒙古包的平面布局,同時通過突出的方體形成擴展的半私密空間。在立面的裝飾紋樣上,通過粗細不一的木杆件組合,形成了充滿特色的花瓣造型屋頂。室內空間則採用傳統蒙古大帳的空間感受為靈感,通過縱橫交錯的木杆件,重塑蒙古大帳室內,同時體現出公共空間的圍合性感受。

攝影:蘇聖亮

【三】|花漾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套用到莫干山的民宿里,那就是山景不稀奇,有水才稀奇。而這家民宿——花漾,就是因為有了一條溪,則境界全出。就像一首平淡的詩,忽然有了拍案叫絕的結尾;一首前奏尋常的歌,突然有了幾句把耳朵叫醒的副歌。有了這條溪,這家莫干山的民宿,忽然就有了不同尋常的靈氣。

民宿的設計師,就是大樂之野一系列作品的設計師。

承襲了大樂系一貫的風格,乾淨的白色、幾何形狀的造型,簡簡單單,看著就儼然是孩子們圖畫本里的模樣。掩映在竹林清溪邊,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清爽自然。

【四】莫干山居圖

你若恰好讀過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定會被文中所描述的那種山間生活所迷醉,幽遠的山谷、伴隨著山勢的起伏錯落有致的梯田,時有成群白鷺翩飛于山谷樹梢間,五顏六色的魚兒嬉戲於溪水邊。春夏山花爛漫,秋冬層林盡染,山谷、溪流、田野、竹海,勾勒出一處詩意棲居的水墨田園。如今放到莫干山,莫干山居圖(中國首家圖書館民宿)便成了最佳代言。

【五】鳳凰措藝術鄉村

鳳凰措整體定位為鄉村藝術區,包括民宿酒店和藝術家工作室,設有林中美術館、水上劇場、山頂教堂、山畔禪苑、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空間以及茶室、咖啡廳、餐廳、兒童公社等休閑空間,並保留一個區域打造為老房子博物館。

建造的過程中與工匠緊密結合,將工匠的技藝反饋到設計中,親自駐場營造,使設計工作與自然生活融合為一體,期間產生詩歌、散文和繪畫。這不僅一場設計觀念的重塑,也是將設計與生活融入荒野鄉村的個人體驗,更是一場探求自然的心路歷程。

【六】林棲谷隱

「林棲谷隱」取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中的「邇來林棲谷隱,櫛比鱗差。」項目基地位於莫干山南路村公路旁的山腰上,貼鄰一條鄉村道路,景緻優美、視野開闊。

房子和院子前後錯落,以前曬台中的松樹被巧妙地保留了下來。建築中間的體量向前探出,宛如一隻伸出的手。南側立面向外界開啟一扇通透的大窗,在此可以眺望遠處的竹林。建築主體層層後退,隱匿於山林之中。

房子在外部環境中呈現出一種前後進退的模糊存在,既可以被隱約察覺,又不可通觀全貌,若隱若現。

設計中將一層建築空間拉開,形成一個架空的通廊。通廊聯繫著前庭後院,同時將餐廳和起居室、讀書區等功能分隔開來,互不影響。

【七】未遲

未遲位於杭州桐廬縣合嶺村,合嶺村這片山水秘境,是元代大家黃公望《富春大嶺圖》的山水實景地。未遲四棟主樓都是在舊民居的基礎上改建的,依各自特色分別命名為:雲、山、石、水,另外,還有一間咖啡廳。

改造後的幾棟主樓就坐落在半山腰上,位置絕佳,可俯瞰有著「最美夜景村」之稱的合嶺村全景。

【八】伴屋

伴屋位於浙江省莫干山,原本為一百年老宅,主體結構為夯土牆和穿斗式木結構。設計最大程度保留了夯土牆和木結構,新建部分採用磚混結構。最終新建部分與保留部分形成一種互相糾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

在夯土牆和客房之間,用一道玻璃牆隔開,再用燈光打亮夯土牆。一方面增加了室內的採光,另一方面,使夯土牆猶如立於聚光燈下獲得一種舞台感呈現,也使體驗者退而觀之,同夯土牆拉開距離,心中會升起一種儀式感。原本日常的睡眠,變成了一種回憶與觀望。

【九】Mr Yao`s house

Mr Yao』s house 是由中國沿海城市溫州市洞頭區花崗島的兩座石頭房改造而成。姚先生既是花崗島旅居項目的發起人,也是總設計師。他認為民宿的核心在於主人精神的體現。在這個雙重身份的設計思維前提下,這兩幢民居式度假空間,它的居住感應該在借取自然周邊環境下具備更有趣的生活方式可能性。

【十】花田花地

花田花地客棧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花崗村。在整個花園村莊改建項目中只是數十棟文化創意商業空間、民宿、客棧、青旅中的一類住宿業態之一。

上下配套的公共區間使得整個項目中有多種入住形式,既有單房的入住形式也具備了幾個家庭聚會親子和一些類型的小團體活動;另外一棟則在客房功能上設計了兩個格子鋪以滿足更多類型團體活動的可能性。

【十一】西坡千島湖

西坡千島湖,坐落於姜家鎮西南角一處三面環水的半島,與自然相伴相溶。半島上的原生建築為水下古城獅城第一批移民的民居、老糧庫及榨油廠,半島沿湖向南,全年光照充足。年代久遠的建築帶著歷史的斑駁痕迹,與青山綠水相伴,見證了千島湖四十多年的歷史變遷。

西坡千島湖繼續著綠色建築的可持續環保理念,就地取材、使用本地可回收材料、遵循綠色建築的可持續環保理念。在材料的運用上更多選擇舊瓦,舊木材,老磚等簡單的本土元素,並吸收中西方對田園生活的不同解讀,把環保與奢華,原生態與現代感相互融合。

【十二】三秋美宿

三秋美宿共有3棟房屋依山而建,階梯式的排列右下至上,房子後山竹林懷抱。三秋美宿的改造從外到里落實了3個75%的生態環保理念:75%使用當地材料建造,75%可再生材料建造,75%僱傭當地人建造。最大程度從環保節能做起,建築保留下原始的木構屋架和柱子外,內裝上也是追求極致做工。為了增加內裝使用壽命和運營成本,大部分地面與台盆則使用乾淨極易清理的拋光水泥。

【十三】大樂之野·綠山牆

你若恰好讀過《綠山牆的安妮》,定會被文中所描述的,那座位於偏僻島上,有著綠山牆的鄉間小屋所吸引。遠離塵世煩擾,兀自農耕的山野生活,成了每一個困於城市之人的理想鄉。大樂之野·綠山牆還原的書中所寫的野趣之樂。一面是竹海連綿,有「幾」字型的河流蜿蜒而過,一面是柔美的山脈與茶田。而綠山牆位於正中的山丘之上,佔據極好的地理位置。

[好書推薦]

文中項目均選自《最美民宿》第三部

《最美民宿》第三部|尋找中國最美的民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宿邦 的精彩文章:

TAG:民宿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