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林隱居·歸宗

山林隱居·歸宗

項目地址:廬山歸宗文化旅遊度假區

開 發 商:中航里城有限公司

設計:艾麥歐(上海)建築設計諮詢有限公司

施 工:湖北皇家園有限公司(商業區)

杭州暢達園林有限公司(入口區)

攝 影 師:孫海霆

撰稿:王鑫平

歸隱

廬山歸隱的真正意義,在於與自然環境和諧地融為一體,順應山勢,享受回歸自然的寧靜,在獨處一隅閉目靜觀時,尋找內心深處的自己。

廬山南麓歸宗是魏晉士大夫與田園詩人流連之所,是人與生活平淡共融的禪境。本項目為歸宗的核心區域,在生態上保留古木山泉,在文化上延續魏晉風流,再現悠然見山的歸隱田園生活。

千年印記

歸宗場地內遺留大量「古樹」,其中數株已余千年。腳下土地幾經滄海桑田,但古樹依舊。設計以保持古樹生長的延續性為原則,樹下保留原有地形做留白,樹冠下覆蓋青苔以減少對古樹根系的侵害。餘下區域採用礫石散鋪,保證在雨季快速透水的同時,也是對古樹根系的另一種呵護。防止青苔無限蔓延,青苔與礫石之間用舊瓦收邊。

樹下偶爾點綴一兩塊景石,與白色山牆,青黛遠山相應成趣。跨過整石雕琢的石橋便是歸一堂--,精選奇石鑲嵌平台,卵石自然入水。恰巧黃昏夕陽日落時,一汪淺水映日,透過古樹枝丫,便是蜿蜒不知歸處的「古驛道」,驛道上的老石板經當地工匠精心雕琢,復原驛道歷史感,以卵石收邊,青草軟化了驛道邊界,在縫隙中傲然生長。

山林隱居

建築村落式布局,「古驛道」是紐帶,連接著宅院與店鋪。驛道旁「古渠」,為保留原有場地記憶,採用當地自然塊石用傳統工藝進行修築加固,使得古渠重現綻放生機。走一段青草蔓入的卵石林蔭小徑,踏著草地中隨意擺放的石板汀步,尋跡被古木隱沒的居所。

商鋪區域的毛石矮牆給予了開放空間最大的通透性,同時也供人休憩。夯土院牆、毛石竹籬牆使得庭院空間虛實變化錯落有致,保護室內私密。小院檐下擺放著農具透出濃濃的生活氣,偶爾會冒出一兩株原生泡桐守護著居所。斜倚欄杆極目遠眺,遠山近林,自然隱於生活。

水之街

延長現有明代「古渠」,引山上溪水流過商業街區,故名「水之街」。穿過街口那幾棵如屏風般的古樹進入街區,街上水渠迎合店鋪的進退環繞其間,古渠用散布卵石鋪底,老石板砌面,隨地勢層級跌下,清水流靜淌,偶有溪魚順流而下。

細看店鋪門口的鋪地,採用附近民居遷走後遺留下的各式青磚舊瓦、枕木、老石板混鋪,使得每家店鋪都別具一格,即自然隨意又與主街區的整潔形成對比。

街邊林徑內的「雲里客棧」,晨起開窗,山邊連綿的雲霧映入眼帘。庭院內的休息桌與一字排開的原生樹巧妙結合,再搭配幾把樣式不一的休息椅。地面鋪裝依舊採用各式舊磚,青苔悄長,其間偶爾跳出一兩塊老石板或是建築中遺下的石窗花,承載著這片土地的記憶。

鏡之湖

設計中用了生態景觀的手法,在低處匯聚成湖,採用生態草坡入水的方式,解決了雨季防洪及減少維護成本問題,使湖區形成循環的生態景觀。

匯聚的湖水倒映了遠山雲霧,村落古樹以及隱隱可見的老石板平台。岸邊偶爾有木質碼頭伸入水中,隱沒在那虛虛實實的鏡像中。

匠心傳承

場地內請來廬山周邊眾多手工藝大師傳承獨有技藝文化,開設陶窯,酒坊,彩繪等體驗中心,亦教亦商,將民間記憶做活,使置身其中的人沉浸在傳統文化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新景觀 的精彩文章:

TAG:國際新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