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活味 瞧那一家子

生活味 瞧那一家子

隨心一隅

公眾號ID:gu20180214

關注

哈嘍,大家好!我是顧小米,作為隨心一隅生活味兒欄目的第一篇推文,我們的另一位小編顧小痴同志給我提出了一個特殊的要求——「1篇文章3個故事5個人物」,雖然這要求給的毫無根據,但是為了照顧一下她的面子,還是暫時先按她的要求來寫吧(寫不寫的出來我可就不管了)。

過完年以後,時間的速度似乎要比年前快很多,剛開始覺得還有20天才開學,轉眼就只剩三四天了。隨著開學的時間越來越近,對家的依戀也越來越強,尤其是我,作為一個馬上畢業的學生,這個寒假是我人生中最後一個寒假了,一想到以後可能每年只能回家幾天,瞬間心塞塞。

回歸正題,讓我對我家這麼留戀的,除了老爸做的美食,就是那幾個可愛的人了。我們家是一個五口之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孩子」,而是「爸爸媽媽+孩子+孩子+孩子」。以前我小時,鄰居說我家是超生游擊隊,我還不能理解,現在看來,也算名副其實。過年走親訪友,免不了談論一下上一年賺了多少錢, 我爸媽特可愛,每次都說「今年還那樣,收成不好,就賺了仨孩子」,相比於我爸媽,我就比較直接了——「我們家除了缺錢啥都不缺」。這種調侃與勇氣除了來源於歡樂的家庭氛圍外,更是全家人積極人生態度潛移默化的熏陶。

01

即使互相嫌棄,也依舊不離不棄

雖說三個女人一台戲,我們家兩個女人就能唱一台大戲了。我媽和我妹(就是那個顧小痴)似乎天生不對付,倆個人在同一個時空里不能超過一天,不然必定引起「世界大戰」。比如寒假一開始,顧小痴同學歡歡樂樂的從煙台趕回家,可能是回來想想好表現一下,以便能度過一個愉快的寒假,她晚飯就親自下廚,做了一道自己精心研製的「混搭湯」,聽說這道湯里融合了好幾種蔬菜和粗糧,口感怎麼樣,我至今不知。聽老媽說,實在難喝,黃瓜和玉米面混在一起,難以下咽,聽顧小痴說:「明明很好喝呀,不好喝她(老媽)還喝了兩碗呢」。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顧小痴在家排行老二,按照家裡的習俗,大家都叫她「二妮兒」,也可能是老家還有十幾個和她重名的二妮兒,她就特別討厭別人這麼叫她。然而我老媽,天天故意把「二妮兒」掛在嘴上,二妮兒二妮兒的叫著,二妮兒也就天天「老封建,老封建」的回擊著。針尖對麥芒,說的就是她倆了。

02

家的世界,亦詩亦遠方

汪曾祺有篇散文叫《多年父子成兄弟》,正如文章所寫,父與子之間最令人嚮往的關係莫過於如兄弟之間的親密關係。偶爾吃完飯,我家小弟和老爸都會來一次親密互動,小大人似的摟著我爸的肩膀說,「小老頭,咱倆出去遛個彎唄」。雖然言語看起來不是那麼尊敬,但是這種相處的模式,還是令我很嚮往的。

他們倆經常沿著小清河散步,小清河每隔一公里差不多就有一座橋,這些新建的橋風格不同,形態各異,老爸和小弟最大的樂趣就是數他們一趟走過了幾座橋,聽說過數鴨子很有樂趣,沒想到他們兩個數橋數的其樂無窮。

老爸是家裡那個最能抓住我們心的人,當然是因為先抓住了我們的胃。我和小妹都曾經戲說,以後找對象就照老爸的標準找。而小弟,則是努力想得到老爸的真傳。就拿酸辣土豆絲來說,老爸不管是火候還是用料都恰到好處,而小弟就會拿出他的學究氣,研究用醋泡過還是沒有泡過的土豆絲澱粉含量最少,幾分熟口感最佳,有時候感覺,看著他們炒一道傳統的酸辣土豆絲,就像是做精品西餐一樣精益求精。

我家的故事到這就差不多結束了,雖然生活的並不是很富足,但是每個人都在認認真真的生活,每個人都對未來生活有著自己的嚮往,你問我,我家的故事為什麼沒有我,那是因為我還有許多出鏡機會,就不擠占他們的版面了。

我不是一個很好的記錄者

但我總喜歡回首來時的路

隨心一隅

因你的關注倍感溫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隨心一隅 的精彩文章:

TAG:隨心一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