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去春來?煩惱

冬去春來?煩惱

喝了兩杯啤酒,有點微醺。室友今晚不在,所以我可以隨意在亂竄,這感覺很自在啊。

昨天看了最新一期的《奇葩大會2》,印象比較深的是馮唐說的一句話,寫作有兩個作用,渡己,渡人,深表贊同。目前的只能做到第一層。心裡鬱悶時,如果寫點什麼,心情會緩解好多。

像我這樣的單身汪和事業黯淡者,時不時會感到煩惱。去參加霞毛婚禮時看到了好多老同學,一個同學都有娃了,回家之後,初三的班級突然建了個群,又意外發現不少人結婚生娃了,於是感嘆,在我還自稱「寶寶」的時候,人家已經有了自己真正的寶寶了。這次過年回家之前,我就做好了準備,如果有親戚催我結婚,我一定給他懟回去,然而,這次回家,世界一片和諧,只有一個親戚很不幸被我懟了一把,其他基本沒人說。其實細想,我們家親戚還比較開明,還沒上升到「催」的程度,只是委婉提醒:「你現在也該談了。」我爸媽更是從沒催過,大年夜看春晚時,我說到給家裡打錢時,我爸說他們現在有錢,不要我的錢,我還是個孩子。還給了我和我弟各200的壓歲錢。一瞬間,居然有點暖。前兩年我還真覺得自己是個孩子,但這兩年不斷有人提醒我已經不小了,「你以為你還小嗎?」。嗯,您說得對。2017年,我成熟了很多。寒假時我對那幫吵鬧的孩子們說:「你們能不能像我一樣成熟一點?」他們憨憨地笑著:「等我成年了,我就變得成熟了。」成熟了,就淡定了,被催婚的煩惱也會少點。

但成熟不一定能解決所有煩惱。

我有個單身的朋友,性格要強,無論做什麼都力爭上遊,所以無論是讀書還是上班後,一直很優秀,一直被家人引以為傲,經常拿來跟親朋炫耀,但就因為她沒有對象,她爸就覺得這讓自己很沒有面子,當著她的面在親戚面前指桑罵槐說一些難聽的話,什麼30歲還不結婚就是有病,不是身體上有病就是心裡有病。過年回家那幾天,對她也愛搭不理。更別說弟弟還帶了女朋友回家,這又是一記無言的重擊和諷刺。在網上還看到有父親說女兒30歲還不結婚,是不是不能生。還有更刺心,更讓人憤怒的。現在的年輕人在外面表現得無比堅強,只把脆弱的一面展示給親人,但往往是最親的親人傷他最深。

關於父母子女的關係是千古不變的話題,傳播學中有個詞叫做「文化反哺」,小時候父母教我們讀書認字,而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教父母使用手機、微信等,所以,其實我們這一代人和父母的交流還是比較多的,畢竟可以聊聊微信群聊,可以比比誰跳得多,所以我們和父母之間的隔閡不算多,當然因為成長環境不同,很多固有的代溝一直都在。這也是我們這一代的特點,年輕人跟父母的溝通變多,表達愛的方式也變得更直接,但同時很多思想越來越獨立自由的年輕人也在不斷地與原生家庭抗爭。

最近很多人都在提紀伯倫的那首詩《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裡面寫道,「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我曾對那幫淘氣的孩子提過,他們高度贊同:「這個好,這個好,同意!」我非常贊同,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父母不應該把其據為自己的「私人物品」,那麼父母呢,也是獨立的個體呀,獨立的個體與個體之間相互不理解,多麼正常啊,所以當出現和父母觀點不一致時,我們大可以像兩個成年人一樣心平氣和地溝通,能取得父母支持是最好的,不支持可以選擇理解。但是,如果父母不僅拒絕溝通,反而像上文一樣,只要子女不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就勃然大怒,就冷落、嘲諷,施加精神壓力,只能送他這首詩,並且與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了。

不要煩惱,很多事本就有相悖的兩面。

這一煩惱說了這麼一大段,其實還不是我最大的煩惱,最近最煩心的是工作,真正煩的事反而寫不出來。

好了,該你們了,最近有鬱悶的時候呢?怎麼排解?

不如就著辣條來一杯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葉之知 的精彩文章:

冬去春來?婚禮

TAG:一葉之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