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辨證治頭痛,快給家人收藏

中醫辨證治頭痛,快給家人收藏

O外感頭痛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府」,風為百病之長。

若風寒襲表則寒凝血澀,絡道受阻,而出現頭痛時作,痛連項背,惡風畏寒,苔薄白,脈浮緊。

治宜疏散風寒。

方用川芎茶調散加減:川芎、荊芥、防風、白芷、羌活、甘草、細辛、薄荷。

若風熱襲表,則風熱上擾清空,氣血逆亂,而出現頭痛而脹,甚則如裂,發熱惡風,口渴,舌紅苔黃,脈浮數。

治宜疏風清熱。

方用桑菊飲加減:薄荷、桑葉、杏仁、菊花、甘草、蘆根、桔梗、連翹。

若挾感濕邪之氣,則濕蒙清竅,清陽之氣不升,而出現痛如裹,肢體困重、納呆、便溏,苔白膩,脈濡。

治宜祛風除濕。

方用羌活勝濕湯加減:羌活、獨活、藁本、防風、甘草、川芎、蔓荊子。

O高血壓性頭痛

凡收縮壓高於或等於160mmHg,舒張壓高於或等於95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多見於中老年人。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若情志失調,肝鬱氣滯,郁而化火,火盛傷陰,則肝陰不足,肝失所養,肝陽上亢,而出現頭痛而眩,心煩易怒,失眠,面紅,苔薄黃,脈弦

治宜平肝潛陽

方用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鉤藤、石決明、牛膝、寄生、杜仲、梔子、黃芩、益母草、茯神、夜交藤、棗仁、白芍、生地。

O更年期性頭痛

這是卵巢功能衰退引起的內分泌失調和植物神經紊亂的癥狀,多見於40—60歲的婦女。

中醫認為「腎生髓」,而「腦為髓海」,婦女在經斷前後,腎氣漸衰,天癸將竭,沖任二脈虛衰,腎陰不足,腦髓空虛,則出現頭痛頭暈、潮熱汗出、腰膝酸軟、月經紊亂、煩躁易怒,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宜滋養腎陰

方用杞菊地黃湯加減:枸杞、菊花、熟地、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丹皮、仙茅根、淫羊藿、杭巴戟、知母、黃柏。

O貧血性頭痛

多因鐵的攝入量不足所引起。

中醫認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饑飽勞倦,則脾失健運生化不足,或失血或營血虧虛,不能上榮與腦髓脈絡,則出現頭痛而暈、心悸、神疲乏力、面色無華,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宜養血為主

方用加味四物湯:白芍、當歸、熟地、川芎、甘草、党參、黃芪、玉竹、大棗、菊花、天麻。還可兼服血寶膠囊、復方阿膠漿

O美尼爾氏綜合征性頭痛

多由內耳膜迷路的淋巴水腫所引起

中醫認為脾主升清和統血,嗜食肥甘油膩之品,使脾失健運,濕聚生痰,痰濁中阻,上蒙清竅,阻遏清陽,則出現頭痛昏蒙、胸悶、耳鳴、嘔惡痰延,苔白膩,脈滑

治宜化痰降逆

方用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半夏、白朮、天麻、茯苓、陳皮、甘草、生薑、大棗、厚朴、蔓荊子。

O鼻竇炎性頭痛

多因鼻竇腔內粘膜感染而致的一種化膿性病變,中醫稱為「鼻淵」,肺主皮毛,開竅於鼻,風熱襲肺,或風寒郁而化熱,風熱壅遏肺經,肺失宣降,濕熱熏蒸,循經上犯,而出現鼻塞、流黃涕、發熱惡寒、頭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宜疏風清熱,通鼻竅

方用蒼耳子散加減:蒼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細辛、黃芩、菊花、連翹、葛根。

O頸椎病性頭痛

多由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所引起,多見於中老年人。

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中老年人臟腑功能減退,肝腎不足,氣血漸虧,經筋失養;或風寒濕邪侵入經絡,經氣受阻,則出現頭暈頭痛、耳鳴,舌胖大,有齒痕,脈沉細。

治宜滋補肝腎,強筋壯骨。

方用抗骨增生方加減:川芎、天麻、當歸、枸杞、淫羊藿、党參、何首烏、大棗。

O腦外傷性頭痛

中醫認為頭部外傷,或久病入絡,瘀血內停,脈絡不暢,不通則痛,則出現頭部刺痛、痛有定處,或有外傷史,面色晦滯,舌紫暗,苔薄白,脈細澀。

治宜活血化瘀,通竅止痛。

方用通竅活血湯加減:桃仁、紅花、川芎、白芍、麝香、生薑、蔥白、細辛、白芷。

另外,暴怒、大量吸煙、酗酒顱內佔位性病變也可引起頭痛。

因此,只有找到頭痛的病因,辨證施治,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原蘭州復興國醫館)

關注我們,可在公眾號底部「專家科室」欄目查看醫療、理療專家及坐診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州志公堂針灸醫院 的精彩文章:

TAG:蘭州志公堂針灸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