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斷重複自己才是真的老了

不斷重複自己才是真的老了

想了半天,終於還是用了這個最傻最直白的題目,因為不這樣傻,不這樣直白,不足以說清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前天新得了一本《傅雷談藝錄》,裡面有一篇文學評論談到技巧的誘惑。炫技對於有技可炫的人來講,確實是巨大的誘惑。傅雷的評論極其精彩:「任何細胞的過度膨脹,都會變成癌。……真正的藝術家,他的心靈探險史,往往就是和技巧的戰鬥史。」這段話讓我想起很多人,很多在生活中能幹的、專精的、有一技甚至幾技之長的人。人生是活潑的,不是枯死的。人不是靠技能活著,不是靠技巧活著,人生的廣度和深度,都無限無極,不是靠技巧之力可以達到的。但是,我們似乎極其相信技巧的能量。從小孩子的培養可見一斑。我們往往希望把自己的小孩子帶出來的時候,他(她)不是孩子中什麼也不會的那一個,希望自己的孩子知道得多,會得多,如果一群孩子中,獨自己的孩子是無所知、無所能的,總歸是一件尷尬的事。同樣,我們也不希望自己在人群中是沒有技能或者技巧的那一個。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我們孩子的技能培養確實很強,不知道中國小孩子是否是世界上最多能的,但是至少也在前幾名吧。這樣強大的技巧和技能培養之後,是否收穫了很傑出的一批人才呢?結果很不確定。我們應該頗見過一些一路學霸、多才多藝、出入名校的孩子,如果說到社會貢獻和影響力,很難說有直接相關性。即便換一個評價標準,比如個人生活質量,也未見得有直接相關性。

在這方面,小孩子的問題遠沒有我們自身嚴重。孩子一切是新的,新的機緣、新的環境、新的際遇,還是會讓他們積極思考,也不乏重新開始的可能性。而成人中,在一條路上狂奔的太多了。不僅是不思考的問題,還自以為很對、很成功。其實已經陷在固化思維中不能自拔,根本沒有認識到這些所謂的技能、技巧、成功經驗,已經成為讓人生僵化的催化劑。人生有多活潑呢?其實哪一刻都是新的,都是有生機的,都是有可能性的。作為成人,尤其是在某個領域有一定能力的成人,一定要繞開一個陷阱:就是重複做自己擅長的事。反覆重複中有技巧的仙女,也有技巧的魔鬼。越重複,圈子越狹窄,成功的感覺越強,而本來可以日益豐盈的自我和生命,越開始萎縮。八十歲,有赤子之心,充滿好奇,以為自己無所能,就是新生命,是孩童。

有朋友轉述她熱愛養生的boss的話:「愛吃的要少吃兩口,不愛吃的要多吃兩口。」深以為然。同樣,在有一點點成功經歷和經驗之後,會做的,要少做一些;不會做的,要多做一些。在一個陌生領域,完全清零,會讓人對自己重新審視,不是警戒自己要謙卑,而是無法不謙卑,因為自己的無知無識。往往也會有新發現。我們以為很了解自己,是在生活的很多個表象中去認知的,換一組場景,換一組人物,會發現原來自己還有這些面!

很崇拜那些愈到晚年,愈登峰造極的藝術家。看到最後的作品,幾乎想不出還有什麼能出其右。我們只能看到作品,看不到這些偉大的藝術家,怎樣在曾經的輝煌上繼續前行,直到頂點。也許這是人類最偉大的奧秘之一:身體從極盛時期慢慢下行的同時,精神世界卻一路上行,越來越純凈,越來越有生機,越來越接近崇高。生命之美,在於諸多可能性。我們離去時的最終面貌,取決於我們如何認知和開拓生命的版圖。從這個意義上說,沉浸於已有的一點點成績,是人生的絆腳石。

何時挪開這個絆腳石呢?越早越好。我們小時候學習刻舟求劍,總覺得這是個傻子的故事,其實說的本來就是你我。情況在不斷變化中,我們所能的,只在過去證明曾經有效。世界常新。用一個陳舊的、懷有成見的自己去擁抱這個每日更新的世界,總歸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

春天來了,都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本文極短,送給自己,也送給親人們,新的春天,願我們笨拙地活著。笨拙里,有一個新境界。看到了,就會流連忘返。生命不是拿來比較和評價的,是自我和世界的一次碰撞,能碰撞出怎樣的深度和廣度,才是我們此生的追尋。見自我,見世界,見眾生。這些,都不在熟悉的路徑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ita留學之旅 的精彩文章:

TAG:Rita留學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