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經9年漫長調整,浙江工業這一關鍵數據終迎反超

歷經9年漫長調整,浙江工業這一關鍵數據終迎反超

剛剛過去的新春佳節,杭州五星鋁業有限公司600多名員工,堅守崗位加班加點,19條冷軋生產線滿負荷生產,從去年大年三十到今年正月初七,八天時間創造產值7200萬元。公司今年前三個月已簽約外貿合同,與往年同期大幅增長。

這不是個例。據全省經信數據平台對3000家重點工業企業的監測數據顯示,21.2%的監測企業表示訂單飽滿,分別高於去年、前年5.3個、11.2個百分點。浙江工業企業在手訂單好於前兩年。

作為經濟形勢向好的風向標,在手訂單飽滿意味著2018年的「開門紅」幾無懸念。而這回暖絕非春意乍現,準確地說,應該是去年工業經濟回暖勢頭的再延續。

GIF

浙江工業「霸氣」回歸?

「2017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8.1%,超過GDP增速0.3個百分點,增速差比前三季度擴大0.26個百分點。」近日,省經信委新出爐的年度數據分析中,涌金君注意到這樣一句話。

這讓涌金君想起舊年裡的一篇文章《從「0.04」看浙江工業新優勢》,當時浙江2017年前三季度數據發布,分析人士欣喜地發現,浙江工業增加值增速實現了自2012年以來首次快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速。

儘管只是0.04個百分點的微弱優勢,卻已讓人振奮不已。尤其數據背後的邏輯推演結論是:浙江工業再次成為浙江經濟穩走向好的主引擎。

縱觀歷史數據,浙江工業增長在2010年達到階段性頂點11.9%後,於2015年觸底,當年增速僅為4.9%。也是在這一年,經歷了長達5年回調下降的工業增速,與當年GDP增速差,達到了最高的3.1個百分點。

自2016年,浙江工業增速實現觸底反彈,並快速拉近與GDP的增速差,當年二者差距縮小到了1.3個百分點。到2017年前三季度,工業增速反超0.04個百分點,2017年全年反超0.3個百分點。

分析認為,全球經濟回暖帶來的出口拉動,近年來浙江持續不斷的新動能培育和歷經陣痛的浙江工業實現了效率提升等作用的共同推動下,2016年浙江工業經濟回暖,2017年春意滿滿。

也就是說,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的2007年,到觸底反彈的2016年,浙江工業經歷了9年的漫長調整期。這長達9年的時間內,浙江工業經歷了怎樣的脫胎換骨、刮骨療毒,恐怕只有奮戰在一線的相關人士懂得。

涌金君曾採訪過的一位浙江企業家說,2008年是公司自創立以來唯一沒有盈利的一年。不但沒有盈利,幾乎快要支撐不下去。為了活下去,公司下定決心轉變發展方式,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尤其一門心思堅持科技創新,終於一步步挺了過來,這兩年勢頭很好。

一葉知秋,它的經歷,切實印證了近幾年浙江工業經濟的艱難奮進。

一度增長放緩的浙江工業再現復甦之勢,背後究竟釋放出啥積極信號?

有專家認為,分析德國、日本、韓國等製造業強國,發現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也走出過類似的軌跡。先是工業增速快於GDP增速,隨後持續一段工業增速低迷期,而當工業增速再次反超GDP增速時,恰是它們的工業結構和供給質量在國際市場上具備強有力競爭力之時。

雖然僅從目前短期的反超,說浙江工業實現鳳凰涅槃還為時過早,但顯而易見的是,浙江工業經濟確實正朝著這條道路砥礪前行。

GIF

製造業為本必須毫不動搖

堅持工業立國之本不動搖。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無論工業化發展到什麼階段,工業作為立國之本的地位都不會改變。如今,在國內、在浙江省內,這樣的聲音從上往下,從主政者傳導到堅守實業的企業家。

一度,有一種論調認為,服務業在GDP比重越高,經濟發展越良性,因此出現不少地方為了發展服務業而發展服務業。殊不知,作為第三產的服務業與二產中的工業是休戚與共的。

且在良性的服務業結構中,生產性服務業舉足輕重。而生產性服務業必須以工業為基礎,其發展本身就建立在製造業成熟發展的基礎上。沒有成熟的工業基礎,生產性服務業就是空中樓閣。

如今,人們喜歡拿新加坡和香港兩地作比較,來佐證製造業空心化的危害。香港面積1100平方公里,新加坡大概700平方公里。在1999年的時候,香港的GDP大約是新加坡的2倍,但是十年後,新加坡開始追上並反超香港。

分析人士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加坡的製造業比重比香港更高。新加坡雖然土地面積很小,但是製造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如它是世界上第二大半導體生產中心,第三大煉油中心,它的偉創力公司是僅次於富士康的製造業巨頭。而香港的製造業一直在下降,下降到現在只有1.3%。

縱觀全球,製造業空心化的問題,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領頭羊便是大力發展服務業的美國。有趣的是,以房地產發家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說要讓美國在他的治理下變得「更偉大」,而重振製造業正是他的抓手。

今年初的一招減稅政策,充分展現其對製造業回歸的誠心和決心。前不久,富士康計劃在美國投資超過70億美元建立生產手機和電視顯示屏的工廠的新聞,更是佐證了減稅的魅力。

在國內,近鄰上海也提出「重振『上海製造』的雄風」。去年底,上海市委主要領導在市委學習討論會上提出,要全力打響上海的四個品牌。對於「上海製造」品牌,要發展高端製造,向產業價值鏈高端邁進……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高端製造能級,重振「上海製造」的雄風。

如今,汽車、大飛機、海洋工程、航天、核電等正是「上海製造」新輝煌的「代言人」。

一時之間,製造業回歸從學者呼籲,變成主政者們的切實行動。在這個過程中,浙江也毫不落後,如今對製造業,對實體經濟的重視也超乎所有。去年,浙江設立省振興實體經濟(傳統產業改造)財政專項資金,3年統籌安排54億元財政資金扶持18個縣培育發展實體經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信心比黃金重要,現在這樣的發展氛圍下,我們製造業企業信心十足。」一位企業家曾對涌金君說。

GIF

浙江工業仍在爬坡過坎

與面上浙江工業的紅紅火火一樣,點上的浙江企業同樣雄心勃勃。近日,吉利成為賓士母公司戴姆勒集團最大股東的新聞全球刷屏。邁向世界的浙江企業,再次彰顯浙江實力。

可越是形勢一片大好,越要「晴天不忘修屋頂」。一個企業如此,區域經濟亦同理。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習近平就曾引用宋代詩人楊萬里的《過松源晨炊漆公店》,來說明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

的確如此,爬過山的人都知道,當爬上了一定的高度,還未來得及休整,前面一個更高的坎已經在等著你。經濟社會的發展,又何止一座山一道坎呢?!

眼前的春意或許還未及欣賞,就必須面臨新的考驗。當前,站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上,浙江工業面臨著更大挑戰。

從增長速度看,浙江工業是全國最早由高速增長進入中高速增長的省份之一;

從產業結構看,浙江工業是全國最早暴露結構性矛盾並推進結構調整的省份之一;

從發展動力看,浙江工業是全國最早由投資和出口推動轉向創新和內需推動的省份之一;

從發展方式看,浙江工業是全國最早走上高效集約發展之路的省份之一。

特別是,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浙江工業企業,是更早、更直接感受到這些經濟發展新常態所帶來的變化,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現在,浙江工業面臨的任務就是不畏艱難險阻,登上高質量發展這座山。從歷史數據看,當前我省工業增長尚處於反彈初期,波動增長是這一階段工業增長的重要特徵。

工業增長仍然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如工業投資增速逐年回落,已處於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較低水平;衡量企業發展的效益指標不僅低於兄弟省份,甚至與全國平均水平仍存較大差距;生產成本持續攀升,2017年千方百計減輕企業負擔1250億元以上,但減負額度僅占企業綜合成本2%左右。這些都是浙江工業運行中必須正視並著力解決的問題。

最最關鍵的是,在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當口,如何一邊修復舊動能,一邊讓新動能活力迸發,以最大限度減輕轉換過程中的陣痛。

在陡峻的群山中,風光旖旎但又布滿荊棘。浙江只有披荊斬棘,踏盡崎嶇,在萬山中奔走,在群峰中奮進,才能勇攀高峰。

(作者:劉夏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涌金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浙江新聞 的精彩文章:

85歲立志再看診50年 省長接見的國醫大師有啥故事
心理專家教你如何應對長假綜合征

TAG:浙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