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別山新縣:童年記憶里的山林野食美味

大別山新縣:童年記憶里的山林野食美味

童年時家住在新縣城關的一個依山而建的大雜院里。大院里住了二十多戶人家,在那個物質匱乏,生活清貧的年代,到了生火做飯的時點,哪家改善生活, 廚房裡有了葷腥,香氣總是會在大院里瀰漫,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口水。大院生活不富裕,但是在童年記憶里,大院時光是快樂的,環繞小城的山林是童年的遊樂場,也是尋找各色野食美味的樂園。

春臨大別山,草木返青,映山紅漫山遍野,馨香四溢。 「茅椿」是春季里茅草新生髮出來的嫩芽。抽「茅椿」是童年時候期待的,那茅草根上長出半尺長細長、飽滿的芽條,掐住稍用力一提即可抽出來,剝開層層綠草皮,即漏出一條白白嫩嫩、軟綿的小芽,放進嘴裡慢慢咀嚼,味道綿柔、甜在嘴裡,樂在心頭,那是大別山春天的味道。

「茶桃」是一種生長在野茶樹上的果子,個頭跟桃子相似,是野茶樹在冬季開花,春天結的一種果實。「茶桃」從結果到成熟也就一個月左右,果與花緊連,花落果成。成熟後表面一層厚厚的絨毛褪去,青中泛白、白中泛紅掛在枝頭,鬆軟空心,口感你清香綿甜、微酸。這種生長於向陽山坡的野茶樹,在大別山區的新縣、商城及安徽金寨等地分布廣泛。那時候大院不遠的西大山下有一家農場,農場周邊的山坡上生長了很多的野茶樹。春暖花開的季節,童年小夥伴們就開始惦記著那片茶林,在農場周邊玩耍,時常去查看那片野茶林,盼著那茶桃果子早點成熟。

天漸暖,草木變得濃綠,山澗水邊上的「香庖」也慢慢成熟了。「香庖」也叫「山庖」或「野草莓」,生長在灌木叢的刺條上。「山庖」品種多,味道有差異,有的實心口感脆硬、味道酸甜;有的空心,口感綿軟、香甜;「香庖」有紅色的還有紫色的、黃色的,紫色的叫「烏庖」,黃色的叫「山庖」。很多年沒吃到「香庖」了,這些年吃街上買來的草莓,個頭是越來越大,越來越不是那個味兒了,越來越想念豫南家鄉的「香庖」。

新縣的山林植被茂密,每年的春夏季,雨後松林下的草叢中定會生長出野蘑菇來,品種主要是「黃沙菇」「紫沙菇」。野蘑菇生長快,如果晚了一天兩天的野蘑菇就會爛掉。雨過天晴,正是采蘑菇的好時候,小夥伴跨上竹籃手拿長棍,在雨後濕漉漉的松樹林里,拿著長棍撥開厚厚的松針尋覓蘑菇。發現一窩蘑菇,總是要驚喜高喊,小夥伴也總是要圍聚過來品鑒一番。記憶中家鄉的野蘑菇橙黃肥厚,紅燒或燉湯味道非常鮮美,在那物質匱乏、生活不富裕的年月,野蘑菇是家裡改善生活的美味。

秋風起了,豫南新縣遍地紅葉如霞、銀杏黃燦似灑金,陣陣涼意中進入了童年夢的五彩斑斕世界,豫南大別山的各種野果熟了。「野生獼猴桃」,在豫南家鄉叫「楊桃」,這種營養價值高,被稱為「水果之王」的果實在豫南大山上生長茂盛,找對了地方遍地都是。「楊桃」和「野葡萄」多長在深山老林、藤蔓叢生之地,尋找採摘難度大。童年時翻山越嶺,找到那些「楊桃「野葡萄」」叢生地,總是興奮異常,爬高下低的慌忙摘,恨不能多長出幾隻手腳來。

上世紀計劃經濟年代,各地辦社會,小城新縣有化肥廠、火柴廠、糖果廠等,也是小而全。城南頭有家酒廠,印象中的酒廠每年應季會收購大量野葡萄、野獼猴桃用來釀酒。在那個勉強能吃飽肚子的年代,一些人家在野果子成熟季,會舉家上山採摘來賣給酒廠,貼補家用。

「八月炸」與「楊桃」同季成熟,這些野果子在新縣大山上的山坡溝壑間,枝幹呈藤條狀,依附在樹木、亂石上生長。 「八月炸」長橢圓形,像大號的橄欖又像紅薯,成熟後,果皮開裂(估計名字來源於此,炸開了),可以像香蕉般剝開,果肉呈雪白色,果肉內有黑色小種子,似黑芝麻,密密麻麻的。「八月炸」味道獨特,口感綿軟、香甜細膩,在豫南山區算是量少味正的稀有野果珍品,尋找不容易,小時候吃到的機會不多,但是印象深刻。「楊桃」就是「野生獼猴桃」。

豫南大別山區盛產「野板栗」。童年上山打「野板栗」,都會帶上手套、剪刀,籮筐或口袋,穿上厚厚的輪胎底布鞋(那個年代,鞋匠上鞋底都用廢輪胎皮,很結實)等行頭。連折帶剪,採到「野板栗」後,腳踩著那硬邦邦的刺團,固定好,下手用剪刀破開,一團緊擁著的小油栗就手到擒來了。回家了,把打來的栗子攤放在大竹簸箕上,踩上竹梯送到灰瓦屋頂上去晾著,三五天後,享受了風吹日晒、露水滋潤的板栗變得格外甜,不會生蟲腐敗。

「漿果」是一種顏色、個頭都極似栗子的野生橡果,生長在灌木叢中,不像栗子包裹著一身刺。不認識的人見了,很容易誤以為是栗子,剝開來吃就要鬧笑話了,那味道澀苦,真是難以下咽。就是這種生吃澀苦的小野果子,剝皮磨漿,經過類似做豆腐的一套程序加工,就神奇地轉化為餐桌上的一道可口美味,新縣人稱之「漿豆腐」,清涼爽口,是下酒的好菜。

深秋,有些寒意了。這個時節「毛楂」就熟了。「毛楂」是一種野生山楂,生長在有細刺,枝條有柔毛的灌木上,「野山楂」肉薄籽多,味微酸甜,也是小時候解饞的好東西。那時候小夥伴還把山楂用線穿起,串了一大串紅艷艷的念珠,掛在脖子上,真是好看又好吃。

「拐棗」似萬字元「卍」,果實為紅褐色,形狀似球形條狀,拐來拐去的,故稱「拐棗」。「拐」很容易理解,至於「棗」意從何來,不得而知了,沒有多少棗的味道。「拐棗」肉多漿、微甜有渣,吃完後需要將渣吐出來,印象里不怎麼好吃。仔細品「拐棗」的味道,有種中藥的葯甜味,我想應該是可以入葯的草本植物。

「松糖」是松樹針在冬季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分泌的樹脂,那白色小顆粒狀物,大的如綠豆般大小,小的像霜花一樣綴滿了枝頭,在松針團里白燦燦、亮晶晶的。冬季早間時候上山,在漫山遍野的松林里仔細尋找,一準可以找到「松糖」。采吃這種松糖,要小心翼翼,稍用力就要散開融化掉;「松糖」味道清甜,帶有淡淡的松香味。能吃到「松糖」的時候不多,說起來認識「松糖」的人也少,也只有大山裡的孩子才曉得。

天冷了,有些凍手,「蜂蜜罐」就成熟了。「蜂蜜罐」學名「金櫻子」,那種橄欖狀的山裡野果,形似老式的沙罐,渾身長滿了刺,成熟時是橙黃或紅色。「蜂蜜罐」在寒風中屹立,在脫葉後光條條的枝條上,給冬季灰褐的山林增添了一片艷麗色彩。「蜂蜜罐」刺多,採摘麻煩,吃起來也麻煩,要把果子上長的刺都都給弄掉,剝開來還皮薄、一肚子毛茸茸的、小麥一樣的籽籽,就皮能吃。顧名思義,「蜂蜜罐」味道似蜂蜜極甜、微苦。據說,「蜂蜜罐」果實可以熬糖,煎水服用可以治療咳嗽。

大別山深處的新縣,那片故土,那些山林伴我度過無憂無慮、絢麗多彩的童年;那些田野、山林間的野食美味,現在想想,仍然縈繞舌尖。

(圖文:行者的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縣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大美新縣-青山帶綠水,藍天伴紅城

TAG:新縣微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