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元宵節的古詩詞你知多少

元宵節的古詩詞你知多少

 雲水禪心

雲水禪心 

00:00/00:00

曉兒與你共賞——元宵節的古詩詞

GIF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不覺中,夜幕下的點點彩光持續綻放,那炫麗的煙火,奪人眼球,也讓人們喚呼、慶賀,元宵節的來臨。每個節氣里都有一個念想串起人們的共鳴,今宵願古人筆下的上元節,能在這特別的日子裡為你添一份詩意。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宋代

歐陽修

曉兒:這是首相思詞,寫去年與戀人相會的甜蜜和今日不見情人的痛苦。詞的上闋回憶「去年元夜」的種種......花市的燈像白天一樣亮,「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二句言有盡而意無窮。柔情密意溢於言表。下闋寫「今年元夜」的傷感。「月與燈依舊」,而人不是去年人,因此「淚濕春衫袖」,一個「濕」字,將物是人非,舊情難續的感傷表現得淋漓盡致。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姜夔

曉兒:這也是一首相思詞,與姜夔青年時代的「合肥情事」有關,詞中懷念和思戀的是合肥的舊日情侶。詞的上闋揭示夢的原因,首句以想像中的肥水起興,興中含比。不但交待了這段情緣的發生地,而且將詞人拉入到遙遠的沉思。下闋從另一角度深入來寫,抒發夢醒後的感受。「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紅蓮夜」指元宵燈節,紅蓮指燈節的花燈。這兩句提空描寫,變實為虛、化人為物,詞的韻味顯得悠長深厚,含蘊空靈。

千門開鎖萬燈明,

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時天上著詞聲。

正月十五夜燈

張祜

曉兒:本詩描寫 家家出門、萬人空巷、盡情而來、盡興方歸鬧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燈節成為了最有詩意,最為消魂的時刻。唐宮內萬燈齊明,舞衲聯翩,歌聲入雲,有鳥瞰式全景、有特寫武近景,場面壯觀,氣象恢宏。

千門開鎖萬燈明:「千門開鎖」就是指很多門的鎖都打開了,「千門」泛指很多門,門鎖都打開了即人都出門了。「萬燈明」萬燈,泛指很多燈,明則是亮起來了。正月中旬動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動」震動。形容熱鬧。「三百」也是形容人數眾多的,非實指。「連袖舞」是指一時天上著詞聲跳舞。「一時」是說當時,「天上著詞聲」是指人間的歌舞樂聲直衝雲霄,傳到天上。也是極言歌舞的熱鬧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數的眾多,聲可直傳天上。

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那裡有鬧紅塵香車寶馬?祗不過送黃昏古木寒鴉。詩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風,憔悴了梅花。

古蟾宮·元宵

王磐

曉兒:這首散曲是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小令描寫了往年元宵節的熱鬧、歡樂氣氛,同時又寫了寫作當年元宵節的冷清,百姓的愁怨。今昔對比,反映出明代國家日漸衰敗,百姓生活每況愈下的情形,對老百姓的苦難生活深表同情,對官府的殘酷統治表示強烈不滿。

用「今歲」、「往歲」的對比手法, 描寫了元宵節冷落的景象。「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 怨也千家。」正反映當時人民生活的實況和廣大人民對反動統治的憤懣情緒。

風消絳蠟,露浥紅蓮,燈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解語花·上元

周邦彥

曉兒:整體上來看,這首詞設想新奇,構思巧妙。上片是作者眼前目擊之景,下片則由當前所見回憶和聯想到自己當年在汴京元宵賞月的情景,用「因念」二字領起。結尾處的今昔之感,實自此油然而生。「都城放夜」是特定的時間點:「千門如晝」寫得極空靈概括,然而氣派很足:「嬉笑遊冶」轉入寫人事,即都中士女在上元節日總的活動情況,其中也包括作者在內。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青玉案 元夕

辛棄疾

曉兒:此詞從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於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託著作者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詞採用對比手法,上片極寫花燈耀眼、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下片著意描寫主人公在好女如雲之中尋覓一位立於燈火零落處的孤高女子,構思精妙,語言精緻,含蓄婉轉,餘味無窮。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永遇樂·落日熔金

李清照

曉兒: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傷今追昔之作。詞的上片寫元宵佳節寓居異鄉的悲涼心情,著重對比客觀現實的歡快和她主觀心情的凄涼。起始二句「落日熔金,暮雲合璧」,寫晚晴,正是度節日的好天氣,意境開闊,色彩絢麗。詞的下片著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過元宵佳節的歡樂心情,來同當前的凄涼景象作對比。今昔對照與麗景哀情相映的手法,有意識地將淺顯平易而富表現力的口語與錘鍊工緻的書面語交錯融合,以極富表現力的語言寫出了濃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個人身世之悲。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風味應無價。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乍入農桑社。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

蝶戀花·密州上元

蘇軾

曉兒:上闋描寫杭州元宵景緻,作者此時是剛來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節,在街上看燈,觀月時的情景和由此而產生的感想。詞句雖不多,卻也「有聲有色」。寫燈、寫月、寫人,聲色交錯,充分展現了杭州元宵節的熱鬧、繁榮景象。

下闋描寫密州上元。「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過片,使情調陡然一轉,用「寂寞」二字,將前面「錢塘三五夜」那一片熱鬧景象全部移來,為密州上元作反襯,形成鮮明的對比,寫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無須多著一字,便覺清冷蕭索。結句「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則不但寫出了密州氣候的寒冷,而且也讓人感覺到環境的空曠蒼涼。

玉漏銅壺且莫催,

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

何處聞燈不看來。

上元夜

崔液

曉兒:上元夜,指舊曆正月十五夜,又稱元宵節。我國素有元宵賞燈的風俗。崔液組《上元夜》七絕,共六首。描寫當時京城長安元宵賞燈的繁華景象。據劉肅《大唐新語》記載:「神龍(唐中宗年號,公元705—707年)之際,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飾燈影之會,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貴族戚屬及下隸工賈,無不夜遊。車馬喧闐,人不得顧。王、主之家,馬上作樂,以相競誇。文士皆賦詩一章,以記其事。作者數百人,唯中書侍郎蘇味道、吏部員外郎郭利貞(蘇、郭之作皆五律)、殿中侍御史崔液為絕唱。」這是崔液所作賞燈詩六首中的第一首。

瑤華映闕,烘散蓂墀雪。

比擬尋常清景別,第一團圓時節。

影蛾忽泛初弦,分輝借與宮蓮。

七寶修成合璧,重輪歲歲中天。

清平樂·上元月蝕

納蘭性德

曉兒:此篇全用白描,不加雕琢。上片前一句描繪了月全蝕時所見的景象,後二句讚美其景象不比尋常,即更富朦朧感、夢幻感。下片寫月出蝕之情景;前二句寫月蝕漸出呈現「初弦』夕之景,後二句寫蝕出復圓。前後八句,寫了月蝕的全過程及其不同的景象。

風雅醒園團隊

主編:周 榮

編審:蔣壽軍 藍 珣 李 剛 范春蓉 鞏文林

執行主編:胡 曉

執行副主編:周輝 尹婷 袁輝 黃燕

主管:德陽市羅江區文體廣電出版局

主辦:德陽市羅江區文化館

溫馨提示:來稿主題請註明「風雅醒園投稿」字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雅醒園 的精彩文章:

TAG:風雅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