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雙魚才子李白&白居易的成長記

雙魚才子李白&白居易的成長記

今天是2月28號,公元701年的今天,詩仙李白出生了。巧的是,在他出生的70年之後,公元772年的同一天,另一位詩壇巨星,白居易出生了。

不到一個世紀的跨度,同一個日期,竟然先後誕生兩位大文豪!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浪漫是雙魚男的特質,而李白又何嘗不是在夢想中度過了一生呢?

只不過李白的夢想距離現實太遠,註定無法實現。

開元三年(715年),15歲的李白已是小有名氣的「鮮肉」了,與此同時體內的浪漫氣質讓他開始了近距離的遊歷。

24歲,李白終於離開故鄉。

25歲,李白走的更遠了些,差不離就是一名「驢友」了。

「以為士生則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上安州裴長史書》

那一年,李白也玩起了諸葛亮的招數——隱居山林,求仙學道。

「余昔於江陵見天台司馬子微,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因著《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廣。」——《大鵬遇稀有鳥賦》

出世與入世其實是一幣兩面,內心缺乏自信的雙魚惟有依靠夢想才能走下去。

即便是浪漫愛幻想的李白內心也渴望當「公務員」。

「乃相與卷其丹書,匣其瑤琴,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不過,李白不屑科舉進仕,被唐玄宗「特招」後卻又不肯走後來安祿山所走的「仕途捷徑」(結交權貴、獻身貴妃)。

才華在權貴眼中是會過氣的,即便你是李白。

最終,李白一生只能沉浸在夢裡。

相對於仕途的不順,李白在感情方面則明顯是一條多情的魚,畢竟雙魚天生就是為感情而活的星座。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送孟浩然之廣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別董大》

從詩歌上就能看出,李白的朋友著實不少,而且不分職業、貧富、年齡。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

古代的文人墨客,基本都志在仕途,這位詩中仙人也沒能免俗。只可惜,李白的性格和官場有些格格不入,不能見容於權貴,之後又站錯了隊,在安史之亂的時候,當了永王李璘的幕僚,最終敗北,在官場始終沒能得志,一生漂泊,最後病逝他鄉了。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左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臨終歌》

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賦《臨終歌》後辭世。

白居易

相比之下,白居易的仕途比李白的要好得多,但他的早年生活,就沒有李白那麼「居易」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

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鄭一個小官家裡,祖上「世敦儒業」,出生後不久,家鄉就發生了戰爭,無奈之下,被父親送到宿州符離去躲避戰亂。

白居易也是從小酷愛讀書,下的功夫估計比李白還重,有多刻苦啊?據說他三歲識字,五歲學詩,十來歲已是文采斐然,我們從小就會背誦的那首《賦得古原草送別》就是他16歲時所作。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少年白居易,就像他詩中描寫的野草一樣,用他那堅韌不拔的意志,彰顯出一個少年頑強不屈的生命力。

多年後,當他進士及第,在大雁塔上寫下「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時候,恐怕就是對那個逆境中堅強生長的少年最好的回答吧。

白居易因才學進入了官場,他的為官之道,用今天的話說,他就是一個「耿直boy」,有啥看不慣的,就上書針砭時弊,就連他寫詩的目的,也是為了補察時政,這還真應了他自己的那句文學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43歲時,白居易被貶江州(今江西九江),按理說在這個年紀遭遇人生重創,恐怕早就意志消沉。

而且江州司馬還是個閑職,用某些體制內的話說,「混吃等死就好」。

但是白居易官閑人不閑,那首家喻戶曉的《琵琶行》就是在這個時候面世的。

三年後,他調任中州刺史、然後又先後擔任杭州刺史和蘇州刺史。

從中央到地方,縱使遭受打壓,可白居易不僅沒有鬱郁不得志,反倒更加勤勉,將政務處理得有聲有色。

杭州的「白堤」和蘇州的「白公堤」就是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最好見證。

此後,「蘇杭白堤」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話,白居易也世世代代為人們所景仰。

白居易晚年的時候,得到新皇帝的賞識,三番五次將他調入京師,可他最終選擇遠避朝堂。

宦海沉浮多年,使他清醒地認識到朝堂的波峰詭譎、爾虞我詐,他本就無心權力,還不如做個地方官為老百姓辦些實事來得痛快。

後來的事情也證明了他這一選擇的正確性:

白居易63歲那年,中國歷史上最為慘烈的宮廷流血事件「甘露事變」爆發,一日之內600多名朝臣被殺,其中有很多都是當年他同朝為官的老同事,而他卻成功躲過了這場災厄。

「晚年經不得逆境」,這句話在白居易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但這並不是意味著要你苟且偷安、無所事事。

人生暮年,白居易創作出了大量的諷喻詩、閑適詩,流傳至今的多達3000首,數量為唐代詩人之冠。這些詩歌后來傳到四域八方,一時間洛陽紙貴。

白居易也被後世尊稱為「詩魔」;日本人更是對其推崇備至,奉其為「詩神」。

人生七十古來稀,白居易雖然體弱多病,但是晚年的他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像他的字型大小一樣,白樂天,樂天知足,反倒活得比常人更加豐富多彩,福壽延綿,終年75歲。

都說時勢造英雄,同一天出生的兩位詩人,擁有截然不同的文風,或許正是這句話的完美寫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歌妓一唱歌劉禹錫和白居易就想哭
有一種對望——游龍門西山白居易墓園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