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星人存在?科學分析下人們對這樣的新聞會怎樣反應

外星人存在?科學分析下人們對這樣的新聞會怎樣反應

據國外媒體報道,1938年萬聖節前夜,美國廣播電台突然播放一段奇特故事,為此播音員中斷了晚間常規性節目,準備進行一場「特別報道」。該節目描述了外星人突然入侵新澤西州,四處是人們的驚恐叫聲和槍聲。

資料圖

當然,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事實上這是《世界大戰》的拍攝場景。但並非所有聽眾都知道這些,這段視頻的介紹非常模糊,聽眾收聽幾分鐘之後仍然信以為真。

這些信以為真的聽眾在廣播播放數十年之後仍存在著爭論,一些人稱,數千人從房子里衝出來,驚恐地跑到街頭,他們深信自己的國家遭受火星人的攻擊。其他人則聲稱,沒有出現這種大規模恐慌事件。不論人們對該事件的真實反應如何,該事件將有助於人們更好地理解科幻電視和電影中的外星人,如果未來人類真實遇到入侵地球的外星人,人們對外星人的反應可能不會太冷靜,產生恐懼情緒。

但如果外星生命並非科幻電影中所描述的高等智慧,或者是人類的夢魘,而是普通的微生物和低智商生物呢?或許這些微型生物體不太可能像地球最早期生命形式,或許它們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進化成為高等智慧的「小綠人」,我們將如何看待這些外星生命呢?

這是邁克爾·瓦努姆(Michael Varnum)希望回答的問題,瓦努姆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也是該大學星際探索計劃項目成員之一。他指出,微生物並非外星人大反派的最佳角色,但是我們發現地外微生物的概率遠大於遭遇高等外星文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猜測,太陽系的衛星中可能存在著微生物,例如:木衛二和土衛二的地下海洋,以及土衛六的甲烷湖泊。

瓦努姆在談及自己的研究時指出,說到未來人類遭受外星生物,或許有點兒可笑,但我真實地認為,或許10-20年前人們對未來可能遭遇外星人的反應並不強烈。

前不久,瓦努姆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同事進行了幾項測試,試著測試人們對宇宙其他地方發現微生物的新聞反應怎樣,測試結果表明,人們實際上會欣然接納這些地外微生物。

在多項研究中,瓦努姆和研究同事通過軟體進行了不同類型的測試,檢測分析受調者語言中積極和消極的反應。其中一組測試包括有關太空新聞的報道:1967年發現叫做脈衝星的神秘宇宙天體,這項發現將解釋1977年的「哇!」無線電信號;1996年報道一顆火星隕石中發現微生物化石;首次於2015年發現一顆遙遠恆星釋放出奇特的閃光,引起人們對外星人建造巨型建築的猜想。

另一組測試包括美國受調者對於發現地外微生物新聞的隨筆感受,以及他們如何看待地球之外的宜居世界。

另一組測試包括《紐約時報》關於火星隕石的文章或者《泰晤士報》關於實驗室培育人工合成生命報道;還有一組測試是關於近期的新聞報道,2017年發現「Oumuamua」天體,這是太陽系中發現的第一顆星際天體。

在任何情況下,文字分析軟體表明,人們、新聞記者和非新聞記者似乎對發現地外微生物的新聞表現得更加積極活躍。人們對地外微生物的興趣遠大於實驗室里培育出人造生命,研究人員問及受調者人格特徵、政治信仰、收入和其他人口統計因素時,並未發現受調者回答時有任何差異。前不久,瓦努姆將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會議上。

研究結果似乎表明,只要外星人沒有從天降落到我們的城市,人們就不會對外星人概念反應十分強烈。雖然一些人猜測,「Oumuamua」星際天體可能是一艘太空飛船,聽起來有些令人恐懼!但是瓦努姆分析表明,人們對發現外星人的新聞仍保持興趣和好感,也許是該天體距離地球較遠,對地球不會構成威脅。但如果存在大量宇宙飛船,並且飛船上的外星人持有先進武器,他們造訪地球,我猜測人們對他們的反應是完全不同的。

對於研究系外行星和天體生物學的天文學家而言,瓦努姆的發現是一則好消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中心天體物理學家勒內·海勒(René Heller)於2017年進行了一項在線實驗,要求人們解碼一個虛假的外星人信息,隨後收到了300份回復。他在一份電子郵件中寫到:「我很高興看到實驗參與者能夠以積極情緒參與地外生命探索活動之中,因為人們對外星人非常感興趣,大家也會對外星人產生恐懼心理,對某些外星人佔領地球、潛在毀滅人類的新聞頗感興趣。」

海勒指出瓦努姆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時,瓦努姆也認識到這一點,研究表明,人們在交流中傾向於使用積極而非消極的語言。有500人在Mechanical Turk網站上記錄了他們關於外星人的假想反應,該網站將研究人員與願意參與調查和進行其他信息收集實驗的受調者建立聯繫,而且由於受調者是在美國,研究人員的調查結果不能很容易被推測出來。瓦努姆表示,他的研究團隊正在計劃後續研究,調查其他群體人員的潛在反應,尤其是非西方國家居民。

通常情況下,媒體觀點及預測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文本分析軟體自身也有缺陷:這個程序不會分析諷刺嘲笑的文字。

Science科學創建者shkoh chao:國家計算機高級工程師,業餘天文學家和科普工作者。新浪微博認證博主,今日頭條認證科普作者,頭條問答簽約作者,騰訊企鵝科普達人,UC頭條認證科普作者,鳳凰新聞科技頻道科普作者。每天多篇前沿科學科技資訊讓你掌握一手科學信息。多篇科學探索文章,擴充你的腦容量,讓你成為大神般的十萬個為什麼的解密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科學探索 的精彩文章:

人會因吃得太多撐死嗎?看完你就知道!
新研究能控制節食後體重反彈

TAG:Science科學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