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春節剛結束製造業PMI就降了, 咋回事呢?

春節剛結束製造業PMI就降了, 咋回事呢?

2月28日,中國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3%,製造業總體延續擴張態勢,增速有所放緩,原因何在,之後PMI會如何變化,來看看各位專家怎麼說。

春節剛結束製造業PMI就降了, 咋回事呢?

春節「擾動」PMI指數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3%,比上月回落1個百分點。

春節剛結束製造業PMI就降了, 咋回事呢?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官網

由於2018年春節在2月份中旬,年前年後停產放假、銷售放緩對PMI的衝擊會集中反映在2月份,其中生產指數下降拉低綜合指數PMI 0.7個百分點,是導致PMI指數回落的主要原因。

春節剛結束製造業PMI就降了, 咋回事呢?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官網

另外,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但高於去年同期0.2個百分點,非製造業總體仍保持較高的景氣水平。春節期間是建築業生產淡季,疊加房地產市場降溫的影響,建築業PMI高位回落拉低了非製造業PMI。業內人士預計,到3月份之後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都將有所上升。

製造業PMI的13個分項指標中,除了原材料庫存指數、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較1月有所上升外,其餘11個指數全線回落;其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為50.7%和51.0%,分別比上月回落2.8和1.6個百分點。

受訪專家一致認為,2月PMI指數回落的主要原因在於春節的影響。

生產、訂單等多項指數回落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指出,從歷史數據看,春節所在月份的PMI大多會出現一些調整,2月份該指數的回落屬於正常波動。他表示,春節前後是製造業的傳統生產淡季,企業普遍停工減產,市場活躍度減弱,這會使得生產活動減緩,需求增速放慢。

中國社科院工經所工業運行研究室張航燕表示,今年春節在2月16日,年前年後的影響整體都集中在了2月,因而數據下滑得要更為明顯。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預測處處長陳中濤表示,生產指數下降,下拉綜合指數PMI0.7個百分點,是導致PMI指數回落的主要原因。

張航燕表示,春節影響生產的一個主要體現就是企業的用工,在其調研中,部分單位春節假期長達20多天,這會大大影響企業的排產。2月份從業人員指數為48.1%,比上月下降了0.2個百分點。

趙慶河表示,由於企業員工返鄉過節,製造業用工量減少,調查結果顯示有18.3%的企業反映勞動力供應不足,高於1月和去年同期水平。

春節剛結束製造業PMI就降了, 咋回事呢?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官網

中國PMI分析小組秘書處負責人、中采諮詢總經理於穎指出,勞動力供應不足要分兩個方面看:

其一是季節性的減少,由於春節期間工人要回家過年;

其二是就業轉移帶來的減少,即原來從事製造業,尤其是低端製造業的勞動人口正在轉向服務業和其他新興產業。

從長期看,全國的製造業僱員情況呈現一個收縮的趨勢,近幾年製造業本身也正在推動大規模的機器換人,「所以,近期來從業人員指數一直低於50%的榮枯線,而且一直處于波動下行的趨勢。這反映了中國經濟結構正在進行的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訂單指數已經連續兩個月下降,2月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在手訂單指數分別為51%、49%、44.9%,三個指數分別下降了1.6、0.5、0.5個百分點。

在製造業PMI指數中,新訂單指數的權重高達30%,這一指數在2月的大幅下降超出了張航燕的預期。「在此前的調研中,確實不少企業表示近期下行壓力較大,新訂單處於放緩的狀態,但沒想到2月會下降這麼多。」

春節剛結束製造業PMI就降了, 咋回事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交行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指出,1月和2月三大訂單指數全部連續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到冬季生產淡季的影響,內外需求都有所減弱,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2個月低於榮枯線,2月BDI指數和原油運輸指數均有下降,最近的出口經理人指數明顯下滑,預示出口狀況可能受到一定影響。

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2.2%,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0%和44.8%,分別比上月下降1.1和3.7個百分點。其中,中型企業PMI近4個月首次低於榮枯線;小型企業PMI則是2016年3月以來最低值,3.7個百分點的降幅更是小型企業2012年6月以來最大的單月降幅。

劉學智表示,本月PMI下行幅度超過預期,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PMI降幅顯著大於往年,顯示企業經營年初有回落壓力,需引起關注。

張航燕表示,去年以來,不同規模企業的PMI分化非常明顯,大型企業的經營狀況比中小企業要好:

一方面,在經濟不確定性因素較多背景下,中小企業抗風險的能力不如大型企業;

另一方面,在信貸收緊的情況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明顯。據悉,2018年1月溫州民間借貸綜合利率依然高達15.31%。

原材料價格漲勢明顯減緩

另一種分化體現在不同行業之間。據陳中濤介紹,2月消費品行業由於節日效應提前釋放,回落較為明顯,其PMI指數較上月回落2.2個百分點。基礎原材料行業回落幅度也相對較大,回落幅度超過1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高技術產業受春節因素影響較小,指數不降反升。

趙慶河表示,高技術製造業在繼續加快發展:


2月高技術製造業PMI為54.0%,分別高於上月和製造業總體0.8和3.7個百分點。同時,裝備製造業擴張加速。裝備製造業PMI為51.0%,分別高於上月和製造業總體1.0和0.7個百分點。

基礎原材料行業PMI回落的原因則在於價格的下降。由於春節前後供需減弱,2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53.4%,比上月大幅回落了6.3個百分點。

陳中濤表示,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已經連續兩個月下降,本月降幅明顯擴大,降至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最低點。從企業調查來看,反映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企業數量明顯下降,比重降至36.7%,較上月下降4.6個百分點。張航燕則表示,原材料購進價格的下降是其在前期大幅上漲後的正常回落。

春節剛結束製造業PMI就降了, 咋回事呢?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與此同時,2月出廠價格指數報收49.2%,比上月下降2.6個百分點,這是2017年7月以來該指數首次降至榮枯線以下。

張航燕表示,出廠價格的疲軟說明下遊行業在需求端出現了放緩:

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原材料購進價格的增速是高於出廠價格的,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會對企業造成利潤擠壓,現在這種情況正在好轉。

陳中濤亦指出,企業出廠價格指數相應回落,但同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的差距明顯縮小,縮小至4.2個百分點,為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最低值,反映出製造業企業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趨於緩解。

劉學智表示,由於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指數降幅都較大。PPI中新漲價因素已經明顯回落,PPI漲幅整體下降的可能性較大。

但春節過後,隨著需求逐漸回暖,部分工業初級產品和中間產品價格往往會出現一輪迅速的上漲。於穎表示,製造業的購進價格,尤其是原材料類的購進價格在春節後往往會出現季節性的漲價,今年恐怕也並不例外,因此她並不認為未來的PPI會持續下行。

春節剛結束製造業PMI就降了, 咋回事呢?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官網

實際上,企業對未來發展的預期正在繼續向好。本月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8.2%,比上月上升1.4個百分點。

劉學智表示,季節性因素是年初PMI指數下降的主因,2月下行幅度超過預期。但年初PMI下降並不代表全年經濟趨勢性走勢,還得要看季節性因素減弱之後的反彈力度。預計到3月份之後製造業和非製造業PMI都將有所上升。

春節剛結束製造業PMI就降了, 咋回事呢?

PMI如何得出?

1、主要指標解釋

採購經理指數(PMI),是通過對企業採購經理的月度調查結果統計匯總、編製而成的指數,它涵蓋了企業採購、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包括製造業和非製造業領域,是國際上通用的監測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性指數之一,具有較強的預測、預警作用。綜合PMI產出指數是PMI指標體系中反映當期全行業(製造業和非製造業)產出變化情況的綜合指數。PMI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PMI高於50%時,反映經濟總體擴張;低於50%,則反映經濟總體收縮。

2、調查範圍

涉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中製造業的31個行業大類,3000家調查樣本;非製造業的31個行業大類,4000家調查樣本。

3、調查方法

採購經理調查採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樣方法,以製造業或非製造業行業大類為層,行業樣本量按其增加值佔全部製造業或非製造業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層內樣本使用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本調查由國家統計局直屬調查隊具體組織實施,利用國家統計聯網直報系統對企業採購經理進行月度問卷調查。

4、計算方法

(1)分類指數的計算方法。製造業採購經理調查指標體系包括生產、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在手訂單、產成品庫存、採購量、進口、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出廠價格、原材料庫存、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生產經營活動預期等13個分類指數。非製造業採購經理調查指標體系包括商務活動、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在手訂單、存貨、投入品價格、銷售價格、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業務活動預期等10個分類指數。分類指數採用擴散指數計算方法,即正向回答的企業個數百分比加上回答不變的百分比的一半。由於非製造業沒有合成指數,國際上通常用商務活動指數反映非製造業經濟發展的總體變化情況。

(2)製造業PMI指數的計算方法。製造業PMI是由5個擴散指數(分類指數)加權計算而成。5個分類指數及其權數是依據其對經濟的先行影響程度確定的。具體包括:新訂單指數,權數為30%;生產指數,權數為25%;從業人員指數,權數為20%;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權數為15%;原材料庫存指數,權數為10%。其中,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逆指數,在合成製造業PMI指數時進行反向運算。

(3)綜合PMI產出指數的計算方法。綜合PMI產出指數由製造業生產指數與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加權求和而成,權數分別為製造業和非製造業佔GDP的比重。該指數於2018年1月起發布。

5、季節調整

採購經理調查是一項月度調查,受季節因素影響,數據波動較大。現發布的指數均為季節調整後的數據。



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日報
原標題:春節因素擾動 製造業PMI降至近20個月低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亞財經 的精彩文章:

未來汽車什麼樣?沒有方向盤和油門,在家充電就出門去浪
「洋垃圾」禁令生效1個月 歐美國家適應了嗎?

TAG:東亞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