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訪中國最北科研台站:極寒之地「逐日」記

探訪中國最北科研台站:極寒之地「逐日」記

中國,漠河,零下30攝氏度。

52歲的李來順脫下外套,把帶有拉鏈、紐扣等衣著全部留下,並反覆確認身上不再有干擾地磁信號的鐵製品,方才推開地磁觀測室的大門。

這裡是我國本土最北端的科研觀測野外台站——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地質地球所)漠河觀測站,位於黑龍江省漠河縣北極鎮北約1公里處,全年約三分之二時間處於冰凍狀態,屬極寒地區。

在這裡,剛燒開的熱水,在室外灑向空中即可瞬間凝結成冰,存放在牆頭的麵條,則被凍得像磚頭一樣堅硬。但就是這樣的環境,卻對我國空間環境的觀測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站在太空俯瞰我國版圖,沿著東經120度子午線,能看到漠河、北京、武漢、三亞4個站點,緯度間隔約10度均勻布局。據中科院地質地球所研究員、空間環境探測實驗室原主任寧百齊介紹,這些站點組成了我國地球空間環境觀測的「黃金鏈」,也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子午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其中,漠河處在最北端,是監測來自北極空間環境擾動的「前哨」站點,一旦北極「擾動」向低的緯度傳播,將最快「拿到」一手資料。為此,包括李來順在內的多位科研工作者已在這裡堅守了30年。前不久,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實地探訪了這裡。

太陽「風暴」來臨電網癱瘓衛星異常並非危言聳聽

人們抬頭望向太陽,似乎總是那麼安靜,春暖花開,日出日落。但在科學家眼中,掛在天上的太陽,卻可能發生劇烈變化,進而影響著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地球與行星物理實驗室副主任劉立波說,太陽其實是一顆非常活躍的活力星球,從太空觀測太陽,可以看到持續的活動,包括光線、粒子和磁場的爆發。當然,還有太陽「發脾氣」時的「太陽耀斑爆發」。

1859年9月的一個上午,英國天文愛好者卡靈頓照例在自己的天文觀測室里,對太陽黑子進行常規觀測。

令他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日面北側一個黑子群附近,突然出現了兩道極其明亮的白光,其亮度迅速增加,遠遠超過光球背景,但白光僅維持了幾分鐘,很快就消失了。

十多個小時之後,英國當地的地磁台站記錄到強烈地磁擾動。第二天,世界許多地方——包括我國河北等地,都觀察到了美麗的極光。

這就是著名的「卡靈頓事件」。

在科學界,這一事件徹底否定了「太陽是個固體球」的理論,說明了太陽是個氣體球。而對於公眾,這也是人類第一次見識到「太陽風暴」的厲害。

根據歷史記錄,「卡靈頓事件」造成了長達8天的惡劣空間天氣。好在,那時的人類社會主要依靠蒸汽機和勞力,還沒有人造衛星、無線電通信和現代的電力傳輸網路,劉立波說,「像惡魔一樣」的太陽風暴,並未給地球帶來過於嚴重的災難。

不過,在通信離不開手機網路、出門離不開衛星導航的今天,這一切都變了——

1989年3月的一天晚上,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供電網路全部癱瘓,全省陷入長達9個小時的黑暗和寒冷之中。與此同時,美國、日本的通信衛星出現異常,全球無線電通信信號受到極大幹擾。

事後人們才知道,這次災難的元兇是「太陽風暴」——它擾亂了地球上空的電離層,影響甚至中斷全球無線電通信。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空間環境探測實驗室主任李國主告訴記者,因此深入了解日地空間環境事件的來源和機理,及早探測和預報日地空間環境事件的發生,可以避免或減少這類事件對人類生產和生活造成的破壞性後果。

這就需要給地球做「天氣預報」。李國主說:「空間天氣預報對於地球的重要性,就如同天氣預報對於人類的重要性。」儘管,對地球上的多數人來說,這場「戰爭」安靜得幾乎不存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莞陽光網 的精彩文章:

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去年同比下降6.5%
春運拍客:幼師實習生的返鄉路

TAG:東莞陽光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