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楞嚴經》參習(118)

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楞嚴經》參習(118)

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楞嚴經》參習(115)

觀指以為月體,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楞嚴經》參習(116)

「不識明之與暗」——《楞嚴經》參習(117)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參習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三遍)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經:【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汝亦如是。】



「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汝亦如是。」

『何以故』。何以故,是說這個人『即以指體為月明性』,就是錯認了法音緣影,以為是有知、以為有能力聽法。要曉得,誤會指為月明性,這個好懂,淺;誤會攀緣心能夠聞法,這個不容易懂,為什麼?我們無始劫以來見色聞聲能夠辨別、能夠了知,好像都是攀緣心,都是第六意識。無怪乎阿難尊者一直到現在攀緣心還放不下,還認為這個攀緣心有五種殊勝功能。這五種殊勝功能,第一種就是攀緣心能夠理解佛法,佛一講法,我都懂,我要不用這個心,佛講法我一樣也不懂。阿難這個說法,相信很多人都同意,都認為他講得沒錯,哪裡曉得完全錯了,第六意識是不會懂得的。

《百法明門》,百法,法是暗的,法好像是「指」,要緊的是在那個「明」字。「門」是門徑,什麼門徑?「明門」,就是開悟之門、大覺之門。假如我們講了《百法》,阿賴耶怎麼講法、末那怎麼講法,講得頭頭是道,筆記上記的一條一條,記得清清楚楚,錄音帶錄的一個字都不漏,殊不知不過全搞的是百法暗門。為什麼明門會變成暗門?那就是你用的緣影心,所以把明門變成暗門。佛要是看到這個情形流眼淚,我講的是明門,你把它搞到暗門去了,完全變了質。《百法》是大乘法門裡面入門的書,大乘是明門,小乘才走的暗門。如何在《百法》當中叫我們大徹大悟?《百法》悟什麼?整個《百法》只解釋佛的一句話,「一切法無我」。這一部《論》裡面,前面百法就是解釋什麼叫一切法,後面有人無我、法無我,什麼叫無我。你在一切法裡頭悟人無我、法無我,你就入大乘之門,這是明心見性。《百法》是叫我們去我執的,去人我執、去法我執,念了之後,假如人我執增加一百條,法我執又增加一百條,釋迦牟尼佛怎麼不流眼淚?所以不學內容,看看那題目就曉得,光明之門,不是個黑暗的黑洞。

此處說,「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就認如來的法音是頂難的,自己六塵緣影之心以為是有知有覺、能說能聽,這就是以指體為月明性,所以不能開悟。怎樣才能開悟?要真正想開悟,要用無分別心來聞法。念念不舍六塵緣影,怎麼會開悟?開悟的人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才有悟處,一聽就悟了。聽了之後還想搬回去,一句一句記著不肯忘記,這就完了。

舍掉指才能見月,捨不得指怎麼能看到月?捨得捨得,肯舍就得,不肯舍永遠不會得。你能夠舍娑婆世界,才能夠得到極樂世界;娑婆世界捨不得,你怎麼能得到極樂世界?六塵緣影捨不得,怎麼能明心見性?所以要舍,舍了什麼都得到,舍了萬法都活了,到那個時候橫說豎說、深說淺說頭頭是道。要不肯舍,你把《大藏經》從頭到尾都背過,背得一點都不錯,無有一句是處。為什麼?全是黑暗的、全是死的。我們之所以不肯舍,當然也不能怪大家,為什麼?看看阿難的例子就曉得,真正是難捨。你要不肯舍,換句話說,本元心地你不敢承認。本元心地是什麼?六根當中的根性,在眼曰見性、在耳曰聞性,正是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八識是有生有滅的,六根根性是不生不滅的,舍了識你所用的就是根性,根性就是本元心地,本具原來具足的真心理地,這才能與十方諸佛異口同音,心心相印。佛祖苦口婆心把這個道理說得這麼明白,這個事情分析得這麼詳細,我們還要不肯承認、還要不敢接受,不肯把舊習氣革去,如何不辜負佛菩薩、祖師大德?不要說他人,實在講辜負了自己。你要不肯舍,六道輪迴這個時間長遠得很;你要立刻舍掉,六道輪迴從今就斷、就沒有了。六道輪迴是攀緣心製造出來,舍掉攀緣心,六道輪迴就沒有了;不但六道沒有,十法界也沒有了。究竟是住在哪裡?經上不得已勉強說,住在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什麼人?都是明心見性的菩薩,像《華嚴經》裡面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住一真法界。你要是迴向西方,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一去就生實報莊嚴土上品上生。

此事不難,一點都不難,難在不肯回頭,難在不肯放下攀緣心,幾時放下,你幾時見性、幾時成佛。『汝亦如是』,汝亦如是,意味還長得很,「汝」是指阿難,前面述說的把指誤會當作月亮,連月亮的體是光明的、指頭體是黑暗的,明暗都分不出來,這個笨人、愚人,阿難你也如是,你也是這個笨人、是這個愚人。跟佛這麼多年做侍者,學佛學成佛獃子,阿難就是標準的佛獃子,佛獃子裡頭的模範,我們千萬不可以學阿難。看《金剛經》裡頭須菩提,人家多聰明、多伶俐,要學須菩提,別學阿難,阿難多聞第一,不學阿難,學須菩提一聞千悟。這不是說博學多聞不好,博學多聞不善用心不能見性。禪家,見了性之後再修博學多聞,參學目的就是在博學多聞。參學是什麼時候?悟了以後,悟後起修。《華嚴經》善財童子是我們的榜樣,他在文殊菩薩那裡開悟、見了性,然後再參學,五十三參圓滿菩提。五十三參就是博學多聞,世出世間沒有一法他不學,沒有一法他不知道,樣樣都通達。然後才曉得樣樣都是佛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所謂佛法,佛者覺者,佛法就是覺悟之法、智慧之法,一切法當中不迷,一切法都叫佛法;佛法裡面迷了,這佛法也不是佛法。我們迷在經典裡面、迷在聲教裡面,這哪裡叫佛法,哪裡叫學佛?佛是學悟不是學迷。

——依凈空法師講座編纂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楞嚴經》參習(1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歡度春節——2018戊戌狗年
「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楞嚴經》參習(114)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