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康有為稱作「蓋天台雁宕之靈秀」的厲志書畫

被康有為稱作「蓋天台雁宕之靈秀」的厲志書畫

近現代舟山湧現一大批文化名人及實業家。厲志憑藉其獨特的藝術創作風格,在舟山文化領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厲志(1804—1861年),字駭谷,號白華山人,又號白華居士,筆名景陽氏。厲志詩、書、畫三才俱備,但作品傳世不多。詩詞方面著有《白華山人詩抄》,書畫方面有《竹石圖》、《墨竹圖》、《草書軸》、《行書軸》、《行書字對》等,現均藏於舟山博物館。

竹石圖

竹石圖縱129、橫30厘米。畫面內容為石畔蘭竹,新竹破石而出,俏麗清秀,婀娜多姿。雖是寥寥幾筆,但竹之神韻表達得淋漓盡致。畫之右上角落款「白華山人」,款下有「厲志」篆書朱文印章。

墨竹圖

墨竹圖為橫披,縱36、橫137厘米。圖繪新竹數枝,斜貫畫面,左部圓石及竹竿施以淡墨,而竹葉則以濃墨撇寫,布局濃淡相宜,疏密有致。畫之右側題款:「丁酉九月之秋,白華山人畫。」題款左側上下白文鈐印二枚「白華山人」、「臣厲志印」。

厲誌喜歡畫竹,這與其個性不無聯繫。兩幅竹圖,均寥寥數筆,一氣呵成,只求神似,不求形同,簡潔之至。竹態瘦勁,氣質孤高,有鄭板橋遺風,然厲志用筆卻更剛勁簡括,又與板橋迥然不同。

草書軸

草書軸縱135、橫29厘米。釋文:「劉公幹詩,讀之亦無甚深意,但意以依生,情厚則意與俱厚,只覺纏綿悱惻,縈繞簡編,其詩之勝人處,實其情之過人所致。」左側有白文鈐印二枚「白華山人」、「臣厲志印」,篆體。左下角鈐有朱文印一枚「餘姚嚴萬浩收藏書畫」。

此件的內容厲志對劉公幹文才的評價。「讀之亦無甚深意」,評價開門見山,直截了當,之後雖有「但意以依生,清厚則意與俱厚,只覺纏綿悱惻,縈繞簡編」較為委婉,從厲志的字裡行間中,我們似乎並沒有看出其對劉楨的詩有多崇敬,更多的只是認為劉楨是個性情中人而已。這一方面反映出厲志內心的孤傲,另一方面也使我們看出,厲志本人也是個性情中人,敢於直抒情懷,並不附和他人。

行書軸

行書軸縱140、橫68厘米。釋文:「家住寒山過客疏,一林風雨夢回初。道人自課無餘事,了卻揮弦便讀書。」落款為「舟中題王安節畫冊八首之一,厲志。」左側鈐白文印「白華山人」、朱文印「駭谷」。

行書字對之一

行書字對之一釋文:「感時登之青瑣闥,妙句付以烏絲闌。」落款「駭谷厲志」,白文鈐印二枚:「厲志」、「白華山人」。

行書字對之二釋文:「寬厚留有餘地步,和平養不盡天機。」落款「駭谷厲志」。白文鈐印一枚:「白華山人」。

這三幅書法均為行書,釋文內容均為非厲志自己撰寫。從這三幅書法可以看出厲志的書法功底和文學工底。

行書字對之二

對大多數讀者來說,厲志的名氣或許並不大,但在清末民國時期其詩文書畫還是有一定的影響。民國十一年(1922年),西冷印社影印《白華山人詩書畫真跡》一書,有許多名人為此書題詞、作跋。何紹基稱讚他:「兩浙近代詩人冠冕」。康有為感嘆:「駭谷先生詩書畫稿屬題,讀而覽之,如嚼冰雪,如見高僧,如在奇松怪石靈岩古洞間,蓋天台雁宕之靈秀。」時年七十九歲的吳昌碩則為此書題寫書名。

原文作者:鄧進平

文章來源:《收藏家》2016年5月刊《厲志書畫鑒賞》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李唐可比李思訓——宋高宗與李唐《採薇圖》
有獎問答第六彈!2016年紫禁城電子雜誌送給你!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