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元宵節除了吃元宵還可以這麼玩

元宵節除了吃元宵還可以這麼玩

已經開始上學上班一個多星期

人好像還在假期中沒有走出來

大概是因為元宵節還沒有過吧

元宵節過完了,年就徹底過完了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了,也就是元宵節了

元宵節吃元宵,吃湯圓

今年要不要來點更有趣的呢

GIF

元宵節的來源

元宵節起源於漢代,據說是漢文帝時為「平呂」而設。公元前180年,大臣周勃、陳平掃除了呂氏家族的勢力,擁立漢文帝劉恆登基。因為漢文帝登基的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紀念,因此劉恆大赦天下,與民同樂。以後每到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宮遊玩,張燈結綵,與民同樂,以示慶賀。因為那時人們把正月還叫「元月」,把夜晚叫「宵」,所以叫「元宵節」。到後來,司馬遷創立《太初曆》時,把元宵節定為重大的節日。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元宵節各地習俗

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根據史書記載,吃元宵的習俗最早見於唐五代,那時稱這種食品叫「面繭」或「圓不落角」,用糯米做皮,其中夾糖餡,與今天的元宵相似,後來因為是在元宵節吃的特定食品,乾脆就叫「元宵」了。

元宵節吃的這種特定食品,北方人稱元宵,在南方則稱湯圓。專家表示,不論是元宵還是湯圓,這些名字與「團圓」音近,取團圓和美之意,又逢十五月圓之夜,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來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元宵節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燈習俗,故也稱燈節。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舞獅子」始於魏晉,盛於唐,又稱「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綵球等動作。

給大家介紹幾個元宵節好去處,大家可以就近去遊玩。

元宵節好去處

上海豫園燈會

2018年是農曆戊戌狗年,豫園燈會的主題自然圍繞著汪星人展開,約40組大型燈組、近千隻氣氛燈,點綴在豫園各處。

烏鎮水燈節

烏鎮水燈節,各種花燈精彩亮相、星光璀璨、燈火闌珊,元宵節當天人們總要提著燈到市河橋上走一走,新年裡討個吉利。

南京秦淮燈會

金陵燈會亦稱秦淮燈會或夫子廟燈會,是中國最著名的燈會活動之一。

秦淮燈會通過扎燈、賞燈、鬧燈等諸種形式寄託民眾的良好願望與生活追求,與此相輝映的其他民間文化藝術門類,如南京剪紙、空竹、繩結、皮影、秧歌。

北京龍慶峽冰燈節

延慶龍慶峽冰燈,順水庫大壩飛流直下的冰瀑奇觀,年年保留,70米高的巨壩上垂下巨大冰瀑,下飾冰花、冰柱,形成一座飛流千尺晶瑩剔透的冰雪樂園。

西安永寧門城牆燈會

2018年西安城牆新春燈會,分為盛世華章燈區、中華祈福燈區、世界之光燈區和歡樂童話世界燈區,共規劃燈組20餘組,目之所及,皆為華燈。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啟迪天賦營 的精彩文章:

徐志摩誕辰121周年,他的一生,活得認真執拗,又過得隨性自在!
想去牛津大學看看學霸是怎麼煉成的,走啦,一起去英國

TAG:啟迪天賦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