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年日劇擼遍,接好這一發

全年日劇擼遍,接好這一發

「哭著追過劇的人,也定能堅強走下去。」

長文預警,請耐心閱讀。

你若要問我追什麼劇最輕鬆,我會跟你推薦日劇。

因為集數不多,每集時間也不是很長,一口氣看完一部劇,so easy。

你若要問我追什麼劇最心累,我還是會跟你推薦日劇。

因為它太容易出爆款,邊哭邊笑,欲罷不能,宛如兩百斤的大傻子。

但日劇又太容易爛尾。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每部劇都會有一個狂拽炫酷的開頭,可能將這個開頭完美承接下去的寥寥無幾。

跟風追劇,追到一半卻發現這劇崩了,簡直就是家常便飯。

所以啊,哭著追過劇的人,都是能堅強走下去的勇士。

日劇的製作和播放模式比較穩定,中國觀眾每年能接觸到的新劇,大概在60部左右。(在此感謝字幕組們的玩命支持)

能夠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日劇,每年也不過10部上下。

2016年的日劇可以說爆款多多,但去年沒能延續這種輝煌,反而出現原創能力疲軟、爛尾情況加重等問題,「一集棄」的情況也比以往要嚴重得多。

但2017年也不乏製作精良、與社會話題緊密相連的優秀日劇。

視頻網站版權監控的加強,也給日劇字幕組和依靠字幕組獲得「熟肉」的觀眾,帶來了新的考驗。

去年有很多日劇本來想給你們推薦,半路劇情崩潰只能忍痛放棄。

今天索性暢所欲言,跟大家分享一下2017年我們的日劇觀影心得。

1

婚戀劇成主流

花式催婚,電視劇替國家著急

2017年日劇表現最突出和最密集出現的主題,就是「婚戀」,而這也與日本當下社會現狀息息相關。

根據最新消息顯示,2017年日本生育率已經降到了有統計數值以來的歷史最低,結婚率也降到了戰後最低。

有關數據還顯示,日本年輕人對談戀愛都無感了。

不想談戀愛,不想結婚,也不想生孩子,日本大概要完了。

著急也沒用,只好努力拍電視劇,輸出戀愛雖煩但美好、婚姻雖煩但美滿、生育雖煩但幸福的價值觀。

就像我們在「2017美劇一覽」中所說,「電視劇是折射社會的一面鏡子」

因此,婚戀作為日劇題材的常青樹,在緊迫的社會現狀的逼迫下,「催婚催育」的目的簡直不要太明顯。

好在大部分劇集並沒有簡單地號召大家滾回家提交結婚申請,而是努力開發腦洞,將主題雜糅於不同的故事背景中。

然而結果不算理想,不是噱頭本身蓋過了主題,就是主題線的吃相太難看,導致整部劇的格局垮塌。

比如日本電視台(NTV)打造的春季日劇《我命中注定的人》,鼓勵大家在職場中尋找愛情,甚至觸角伸得更遠,比如跟隔壁公司的員工談戀愛。

不僅如此,還雜糅進了中二的偽科幻元素,以及怒打一回情懷牌。

男主由龜梨和也出演,戀愛苦手,工作無趣。家中突降神明(山下智久 飾),告知隔壁公司的女主(木村文乃 飾)是他未來的妻子。

神明說倆人必須趕緊結婚、生孩子,而他們的孩子將來要拯救地球。如果錯過機會,男主就是毀滅地球的千古罪人。

看到了嗎,這就是重點:你若不結婚、不生子,就是地球的罪人

看起來無厘頭又奇葩的劇情背後,是日本社會苦惱於年輕人不肯婚育的頭疼現實。

結了婚就會幸福嗎?不會,結了婚還要面對丈夫出軌和子女的教育問題。

由日本人氣搞笑藝人渡邊直美出演的《環奈太太》,就上演了一場大型口碑崩壞的車禍現場。

本劇的主旨是超胖的時尚型太太出軌的超帥老公之間的愛恨情仇。

女主角環奈太太雖然胖,但是她有一顆樂觀又積極的心態,努力經營著自己的家庭,這種設定是很容易打動普通的女性觀眾的。

本劇前幾集一直在營造一種「女性可以頂半邊天」「老公出軌不可怕,太太從此萎靡不振才可怕」的勵志走向。

環奈力求家庭和工作兩不誤的情節,也拉了很多好感,一度成為網路上的女權主義代表。

沒想到的是,在進入主線劇情後,情節突然崩壞,迅速走向了「我能怎麼辦,為了孩子還是選擇原諒他」的戲碼。

維護家庭的完整,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也許是整個亞洲地區難以迴避的優良傳統吧。

但是為了某種「政治正確」而強行扭轉劇情,也是讓人扼腕嘆息。

除了普通地關心一下婚戀生活,邊緣人士的故事也是日劇最喜歡的題材。

隨著「婚戀荒」現象的加劇,大齡未婚女青年也被悄悄地劃入了重點關愛人群的範圍之中。

《東京白日夢女》,描繪了3個在東京打拚的大齡女白領,長得不醜,工作不錯,可苦於沒有戀愛可談,奔波於各種聯誼活動之中。

而三位女主演努力的方向,是如何取悅男人和討好異性

《外貌協會100%》,講述了3個埋頭於科研的理科女,去化妝品公司工作後因「土裡土氣」而被嘲諷,大家立志要變得更加時尚和美麗。

除了關愛大齡剩女,該劇還探討了「月光是不是有必要」「購買奢侈品只是為了滿足自我虛榮」等等命題。

但在大的框架下,仍然是對「這個社會只看臉」的變相處理。

錦戶亮松岡茉優共演的《我的老公工作無能》,描述了一個特徵是善良但工作能力極差的丈夫,是如何在妻子的全力支持下奮發圖強。

為什麼菜鳥型男主在日劇中越來越普及了?有關部門注意一下,日本是不是真的要完。

雖然這些現象都存在於現實生活中,但在鼓勵婚戀的大前提下裹挾進這種略顯直男癌的思想,說服力總是有點差的。

而這,大概也是去年大部分婚戀劇收視和口碑都不算理想的原因。

而且你說吉高由里子、榮倉奈奈、大島優子、桐谷美玲這樣的選手是沒人愛的剩女,簡直就是對我們這種真正的醜女的精神侮辱。

大批量婚戀劇的集中產出,收穫的回報並沒有很理想,一方面可能是當下的年輕人,對結婚生孩子真的興趣不大。

另一方面,就是鼓吹的姿勢不對,用力過猛反而適得其反。

如何用更有趣、更打動人心的方式去鼓勵婚戀,恐怕編劇們還得做動點心思了。

2

出軌劇表現不佳

「不倫」還能怎麼玩?

不倫,是日本影視行業永恆的主題。

出軌劇年年都在拍,劇迷卻仍在《玻璃蘆葦》《晝顏》的餘溫中回味,因為能拿的出手的一年比一年少

究其原因,無非是「出軌」的基調就是「不倫」。

就算想要出軌的心情可以理解,編劇寫出花兒,也不能把基調歸結為「出軌美好,不倫無罪」上面。

當出軌劇裡面的主角花式作妖了十幾集,最後告訴你還是要回歸家庭、善待原配,總覺得哪裡不對,有種智商被侮辱的感覺。

比如因為名字太獵奇而被營銷號炒上天的《邊緣人:教你製作情婦的方法》,採用諜戰劇式的快節奏方式,講述了以男主為中心的「尋找情婦四人組」的故事。

光聽名字和看前半段的劇情,我曾以為就是個找情婦的無腦樂呵劇。

沒想到在最後一集,號稱擁有千位情婦的男主突然變身正義的化身,教育大家「出軌傷身又害人,不能承擔風險的人不配出軌」

這話不用你說我也知道,再次感覺智商受到了侮辱。

佐佐木希新婚後的第一個角色,是在《下雨時你的溫柔》里扮演一個患有特殊「性癮」疾病的寂寞少婦。發病的癥狀就是換上紅裙、擦上紅色唇膏,然後與其他男性啪啪啪。

就這麼簡單的劇情,翻來覆去講了十幾集,可以充分看出編劇在當下創作禁忌題材電視劇有多隔靴搔癢。

最大尺度全在片頭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可能就是少女配大叔的《爸爸活》,用忘年戀和大學女學生援交做噱頭,引來了不少關注。

在這裡就能看出《晝顏》的偉大,不宣揚出軌美好,也不斥責不倫無恥,只是將主角們放置於充滿情慾和野性的環境中,隨心隨情,自由發展。

而模糊曖昧的結尾,更是讓觀眾多了幾分思考的空間,孰是孰非,留給觀眾自己去體會。

有時候,話說的太滿反而會暴露自己的弱點,用含蓄、曖昧的手法,去處理禁忌的題材,而不是大聲喊出主旨思想,也許是更好的處理方式。

希望18年可以多出品點高質量的「不倫」日劇,拍的太次,我們都不好意思介紹,天天打臉,我也嫌疼。

3

門面擔當還是職場劇

在前段時間,我們曾經就「日本職場劇為什麼這麼牛」進行過專題討論。

原因很簡單,一是劇本寫得好,二是演員演得好。

事實證明,職場劇確實是目前日劇的金字招牌,也是2017年發揮最穩定的一類。

警匪劇表現最佳的,是小栗旬西島秀俊主演的《CRISIS 公安機動搜查隊特搜組》。西裝格鬥外加高智商反犯罪,節奏和反轉都比較到位,每一集都讓人看得心潮澎湃。

年底一部《刑警弓神》,老少搭配,破案不累。故事雖然簡單且反轉略套路,好在淺野忠信神木隆之介用精彩表現扳回一城。

醫療劇則繼續領跑好口碑和高收視。

《X醫生:外科醫生大門未知子》拍至第五季,女主演米倉涼子穩坐女演員收視率號召力第一的寶座。

該劇是日劇中少見的長壽連續劇集,可見日本觀眾對擁有著兩條大長腿的大門未知子醫生有多喜歡。

它之所以能克服觀眾的審美疲勞,一是因為劇中的病情案例雖然複雜但真實,手術的場景更是逼真到令人咋舌。

另外重要的原因,就是女主人的人設,她做到了大部分日本人想做,卻又不敢做的事情。

大門是醫院中稀少的女醫生,她性格高傲,被體制孤立。總是逆流而行,卻又總是化險為夷。

簡直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日本人的精神偶像。

《產科醫鴻鳥2》則延續了第一部的溫馨劇情,主演們繼續擔任人生導師,配角們從菜鳥成長為骨幹,又面臨職業困境,不斷探索新的出路。

劇中的准媽媽們面臨著各種問題,包括無法兼顧職業、孕檢查出先天性疾病是否應該打胎等等有關人倫道德的問題。

這些細節讓這部劇不流於形式,除了鼓勵大家生孩子之外,更始終在傳達一個信息:生孩子不是旅程的終點,而是新生活的開始。

建議所有備孕夫妻都看看這部劇。

春季日劇《A LIFE:深愛的你》,依靠木村拓哉的高人氣,一路走來收視率居高不下,但它也犯了國產職場劇的一個通病:披著職業的外衣談感情。

木村拓哉總是一本正經的表演方式,我是看著有點膩味了,但不知道為什麼日本觀眾就是很吃這一套。(希望木村大神護膚美容了解一下)

除了灌輸雞湯,職場撕逼也被觀眾所喜聞樂見。

職場撕逼劇模板《半澤直樹》的團隊,完全無視觀眾呼籲第二季的心情,將撕逼的場所搬到警察局,製作了一部警察撕逼的《小小的巨人》

說到底,還是體制和信仰之間的鬥爭。男主立志要坐上第一把交椅,不是為了錢和權,而是為了清除警察局內貪污受賄的惡風陋習。

但他的上司用行動告訴他,只要人在體制內,就不可能與苟且之事完全隔離。想要爬到制度的金字塔頂端,除了尊重製度,更要學會利用制度。

這直接撕破了懷揣正義之夢的職場小白兔的人生準則,雖然殘酷,但也有道理。邊看劇中人物撕逼,邊將劇情套用在自己身上,進行反思和對比,正是這類「正裝撕逼劇」的精彩所在。

比起姐妹打架,我果然還是喜歡看漢子撕逼……

不僅追求技術層面的精湛,也不忽視人物形象的成長和人性的複雜,正是日本職場劇的正確打開方式。

雖然整體表現尚佳,但仍有炒冷飯、劇情套路和審美疲勞的問題,往年爆紅的「專業向」職場劇,去年並沒有見到。

比如漫畫出版行業的《重版出來》和校對領域的《校對女孩河野悅子》,取材於普通觀眾並不熟悉的工作領域,本身就具有噱頭和可看性。

17年日劇沒有見到同類型的作品,有點遺憾。(有沒有編劇想寫一部關於電影微信號編輯的劇集的?歡迎找我取材,謝謝)

4

想要成為爆款

拼噱頭的姿勢要正確

日劇行業的競爭殘酷程度,用「戰爭」來形容真的不為過。

在收視就是生命的日劇行業里,主創團隊都在「拼噱頭」。拼得高級的,就能活得很精彩;用力過猛,或者拼錯方向的,只能以慘淡的結局收場。

拼得最慘烈的,可能是真木陽子的《塞西爾的企圖》

由於劇情實在太無聊,真木陽子姐姐又暴瘦到「沒眼看」,劇集的平均收視率成功晉級2017全年倒數第一

為了吸引更多的目光,真木陽子上傳了「土下座」視頻,真·跪求大家看劇。

女主演下跪沒能帶來新的觀眾,反而被群嘲,該劇也只能慘淡完結。也不知道這個下跪求收視的方式,到底是跟誰學的。

除了下跪,拼「情懷」也成了大多數劇集採用的方式。

比如《我命中注定的人》,就扔出了一個12年的情懷老牌。

在2005年的「老劇」《野豬大改造》里,該劇主演龜梨和也山下智久就聯手合作,口碑爆棚。而後順勢推出兩人的「修二と彰」限定組合,演唱了主題曲《青春amigo》。

啊!我萌上的第一對日劇CP!啊!我的青春回憶!

12年後為了給新劇造勢,兩人又組了限定新組合「亀と山P」,演唱了新的主題曲《背中越》

拼情懷的目的簡直不要太明顯,但沒辦法,我等膚淺的粉絲就是很吃這一套。

但在強大情懷的進攻下,該劇結婚的主題幾乎被完全吞沒,女主更是淪為了背景板。

同樣是拼「老情懷」,《黑皮記事本》就比較優秀了。

雖然有珠玉在前,新劇在情節設定大致還原的情況下,仍拍出了自己的風格與味道。

說起來,女主演武井咲的功勞不小。外形上適合腹黑女的角色,表演上也沒有模仿前輩。

驚艷的角色與緊湊的敘事一結合,讓劇集從開篇就一舉拿下了觀眾,也在情理之中。

但另一部翻拍劇《對不起,我愛你》,卻撲街到沒法看。

該劇翻拍自經典同名韓劇,可惜的是劇本沒有寫好,原劇中那種在親情和生死中反覆掙扎的脫力感被改沒了。

演員的選角也有點問題,男主長瀨智也長相太過粗獷豪放,並不是很適合苦逼、細膩的角色。

看來翻拍劇的毛病,放之全球皆受用啊。

其實,拼噱頭其實是一種近乎賭博的行為,要講策略,懂方法,不然真的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5

跌落神壇的月九劇

反面教材了解一下

從2016年開始,日劇圈就流傳著一個神秘恐怖傳說:月九的詛咒

其實也不是什麼都市神秘傳說,而是指富士電視台的月九劇持續走低的不正常狀態。

所謂月九劇,就是指富士電視台在每周一晚九點黃金檔播出的電視劇。它曾經是日劇收視之王和口碑風向標,比如《戀愛世紀》《東京愛情故事》等。

《戀愛世紀》

當年的月九劇有多優秀呢?《東京愛情故事》的大結局收視率高達32%。而現在能不掉到個位數就已經是優秀了。

沒錯,從16年開始,月九收視率直降為個位數,當年收視最低是福山雅治主演的《悅音響起》,也是月九歷史最低。

去年冬季月九劇《也許很突然,明天我要結婚了》,以5.0%的收視率打破了記錄。

當我以為這就是極限了的時候,17年秋季月九劇《民眾之敵》,大結局收視率只有4.8%。

真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從行業翹楚到群嘲對象,行業大佬跌落神壇最主要的原因,是富士電視台製作模式出了問題。

一部爆款劇的誕生,不論是演員、劇本還是宣發,需要全方位跟進。

而富士電視台最近致力於「豪華卡司」「浩大聲勢式宣發」,導致劇本環節被忽略。但所有撲街的月九劇,都是死在了劇本上。

我們不說遠了,就說去年的4部月九劇。

《也許很突然,明天我要結婚了》,因為劇本太無聊,直接導致原定卡司拒演。

《貴族偵探》,卡司倒是亮瞎眼,連配角都是豪華級陣容。但作為一部偵探劇,推理邏輯有問題,每集的線索多到爆炸,然後又加入令人費解的情節拖延時間。

夏季月九直接放了大招,製作了《緊急救命》第三季,收視率總算回春。但本次的編劇安達奈緒子苦心加入的「狗血戲碼」,還是被粉絲送上了40米長刀。

至於秋季月九《民眾之敵:這個世界不是很可笑嗎?!》,是一個家庭婦女要競選議員的故事。本以為是類似於《民王》的搞笑式政治喜劇,沒想到真的在正了八經搞競選。

誰要看一個普通日本家庭婦女競選議員啊?這個世界可不可笑我不知道,但這個劇真的是很可笑。歷史最低,誠不我欺。

好好寫劇本,才是一部好電視劇的根基,盲目追求卡司只能是惡性循環。這個道理希望我們的芒果台也了解一下。

6

題材雜糅出爆款?

不如小格局精耕細作

一般來說,日劇的世界觀和格局不會開得太大,因為集數有限,不容易收尾,所以一般只針對一到兩個話題進行發揮。

但也不乏有大神編劇敢於挑戰自我,將類型雜糅。看完一整季,觀眾也說不上來這是一個什麼類型的電視劇。

這種電視劇不好寫,很容易挖坑自己跳。但去年有一部雜糅型日劇脫穎而出,成為17年的首部爆款(也是唯一的爆款)。

那就是坂元裕二編劇的《四重奏》

從中國觀眾給它起的各種別名就能看出,這部劇真的包含了太多元素。

「甜甜圈的洞」,可能是美食劇;「輕井澤愛情故事」,可能是愛情劇;「馮鞏中提琴教學指南」,可能是音樂劇;「輕井澤懸疑愛情故事」,哦,還有懸疑的成分……

坂元裕二依靠大量金句和超厲害的反轉,將該劇打造成一部既能回溯過往、又能展望未來的懸疑式音樂愛情劇

再比如年底的《陸王》,將商業故事和體育競技相雜糅,再加上「傳統工藝和現代工業之間的矛盾」這樣的時髦的元素。

觀眾既能看到荷爾蒙四溢的運動型小哥哥,又能看到令人緊張的商業鏖戰,收視率怎麼會低呢?

但大部分日劇還是不敢玩的這麼嗨,能講好一個故事就不得鳥了。

連同樣身為編劇大神的宮藤官九郎,在17年的表現也是稍顯遜色。他的作品是年底的《監獄的公主大人》,雙線敘事,花式剪輯,超強金句,機智反轉……

被監獄題材吸引來的觀眾卻發現,監獄之外的部分才是重點,總有一種被欺騙的淡淡憂傷。

比如《百萬日元的女人們》,用五女一男同居打頭陣,懸疑、謀殺、謊言等等元素做陪襯。

格局越走越大,本來有望成為年度最佳,在最後一集卻不知如何收尾,很多觀眾表示「沒看懂最後一集到底想講什麼」

大家好,我是貓

而很多在某一領域死磕的小格局日劇,反而在去年爆紅。

比如展現日本都市邊緣人群的《下北澤之人生最糟的一天》,雖然每集都有一個噱頭超強的故事,但噱頭都是服務於或悲傷、或矛盾的故事內核,最後略微升華一下,觀眾已然十分受用。

比如低收視、高口碑的《刑警弓神》,也是每集一個小故事,雖然套路,但短小精悍,配合上淺野忠信和神木隆之介的精彩表現,只要看過,就很難不愛上。

想要開枝散葉簡單,能夠落葉歸根太難,在小格局裡深度經營,可能是大部分日劇的最終選擇。

對於觀眾來說,自然是想看到更多格局宏大、元素多樣的精彩劇集。但也希望各位編劇行行好,結尾不要太潦草,虎頭蛇尾的劇看多了,本身也是一種在好感上的損耗。

7

這些新人脫穎而出,祝賀!

每年日劇市場,都會誕生出一波辛苦工作的新人勞模。在日劇中磨練演技、混出知名度,也是大部分模特轉行拍戲、新人演員出道以及走向大銀幕的最佳機會。

2017年我最看好的,就是體育系出身的竹內涼真。

竹內涼真出生於1993,標準小鮮肉,17年在小熒幕、大銀幕上皆有成就。

《溫室里的加穗子》中的他與高畑充希的身高差真是萌到我,簡直就是理想中的大學男朋友。

《陸王》中的他出演一名田徑選手,185cm的身高帶來天然矯健大長腿,換上運動褲跑動起來……

用網友的話說,就是「陽光天然肉體理想型」

竹內涼真的戲路與wuli昊然弟弟蠻像的,希望他18年可以接到更多優秀的資源。

另一位男性演員,我會推薦志尊淳,雖然17年他的主要發力點是電影,但一部《寵物情人》就足夠撩動觀眾的少女心。

試問,誰不想有這樣一個長著狗狗眼的軟萌大男孩等你回家呢?

女性演員也有兩位。一位是新木優子小姐姐,模特轉型,目前看來比較成功。

《緊急救命3》當中,她是懵懂又堅強的實習醫生;《CRISIS》中,她是果斷的高智商黑客;《百萬日元的女人們》當中,她是喜歡宅在家裡的國際巨星女演員。

這幾部劇的口碑都不錯,出演的角色也沒有重複,希望小姐姐再接再厲,早日一番,做女主角。

17年最勵志的,可能就是吉岡里帆了。她在《四重奏》中為一眾戲精做配角,沒有被壓住光芒,反而迅速躥紅。

真是應了劇中她說的那句話:人生啊,易如反掌!

吉岡里帆在《四重奏》後立馬開始擔任女主角,出演了《對不起,我愛你》,但苦於該劇本身質量堪憂,口碑未能繼續發酵。

吉岡里帆本人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表示,生活突然發了變化,通告和工作變多,身體有點吃不消,心理上也有很大的壓力。

啊,果然人前風光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在我看來,她還不具備完全程承擔起女主角的能力,但生活找到了你,就勇敢地走下去吧。

去年看了不少日劇,有很多話卻沒來得及與大家分享,今天就當為一整年的追劇畫上一個句號吧。

日劇虐我千百遍,我待日劇如初戀。2017年縱然有諸多遺憾,也算完滿。

2018年的追劇之路,希望你們還能陪在我們的身邊哦!

乾杯!

互動話題

你在去年看過哪些日劇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十放映室 的精彩文章:

中華上下五千年,瑪麗蘇全都玩了個遍

TAG:第十放映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