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銀幕上的《紅海行動》上不了戰場,不是所有好東西,都要與人分享

銀幕上的《紅海行動》上不了戰場,不是所有好東西,都要與人分享

GIF

銀幕上的《紅海行動》上不了戰場,不是所有好東西,都要與人分享 文/ 廢柴哥

GIF

觀看電影《紅海行動》,我是和絕大多數人一樣激動不已、熱血沸騰的。影片中「蛟龍隊員」死戰不退的勇氣血性、戰火紛飛的震撼畫面、並肩作戰的戰友情誼等,引發無數國民的強烈共鳴。

但是,在諸多落淚感動的畫面中,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了解救一名人質,犧牲了兩名戰士,值得嗎?」

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必須要有非常嚴肅的正面回答——每一個生命都是需要給予高度尊重,但這種尊重應該基於國家尊嚴和民族希望的保全,丟掉國家的尊嚴和民族的希望,我們的生命還有多少尊嚴可期?!

維護國民生命財產安全,是國家實力的象徵。沒有實力,何以遠赴「紅海」開展拯救行動?

國家實力孱弱,國家尊嚴不保,民族希望渺茫,人民,就只能在恥辱中苟且偷生。正如外國媒體所說的那樣:無論他們(指中國人)在哪,他們的政府就保護著他們。

戰爭與和平是人類社會兩個亘古不變的主題,而國家實力,都將在每一次的撤僑行動中經受考驗。自從20世紀90年代後,中國先後多次在國際重大危機發生後,撤回本國僑民。有關資料證明,2000年至今,中國共計進行了10次成規模的撤僑行動;其中,戰前撤僑4次,軍隊參與的撤僑行動2次。一次是因2011年利比亞戰爭撤僑。

當年2月,卡扎菲武裝與反對派武裝展開激烈交火,聯合國隨後介入,授權美國等國在利比亞建立禁飛區,戰爭一觸即發。各國旋即開始組織在利比亞境內的公民撤離,考慮到在利比亞的中國公民數量眾多,第一次派出了軍事力量參與到此次大規模的海外撤僑行動中,在印度洋執行反海盜任務的中國海軍護衛艦分5次撤離在利比亞境內的公民,空軍4架伊爾-76也及時飛赴利比亞參與撤僑,整個撤僑過程持續10天,撤回僑民3.58萬人,速度震驚全球。

第二次有軍事參與的撤僑行動是在2015年,因葉門戰亂而採取的撤僑行動。電影《紅海行動》就是基於這一真實事件演繹的。

當然,電影終歸只是一部文藝作品,是考驗虛構情節的;熟悉「葉門撤僑」的人們不會忘記,雖說當時沙特等國宣布對葉門胡賽武裝空襲,在葉門的外國公民生命財產安全遭到嚴重威脅,中國政府及時組織在亞丁灣護航的海軍艦艇編隊前往葉門港口撤離在葉門的人員,同時還幫助其他國家撤離了在葉門境內的公民,過程中並未發生擦槍走火事件,六百多名中國人穿越紛飛戰火,毫髮無傷地踏上了回家之路。

GIF

據有關媒體報道估計,中國在尼日尼亞有5萬工人,在蘇丹有3.5萬,在尚比亞有4萬,在安哥拉有3萬,在阿爾及利亞有2萬,還有數以千計的工人星羅盤布在整個非洲大陸。他們是中國工業,投資業,外交的代表,正如外國媒體所報道的那樣,「他們代表著中國的國家力量」,任何時候在任何地方,一旦遭遇重大國際危機時,祖國就是他們最強有力的靠山。

撤僑中所有人員毫髮無傷值得我們驕傲,電影中血與火交織的場面誘人激動,同樣也引人自豪,哪怕這只是一部文藝作品,我們也有理由為之揚眉吐氣,這是一部新時代中國揚眉吐氣劍出鞘之作。

只不過,《紅海行動》終歸只是一部電影,觀影激動、為祖國自豪,可以;電影中那些武器裝備、戰略戰術,其實還遠不及只是打靶場上的武器彈藥,保質期就要到了,扔掉了可惜,演義一下提振信心也無不可。

電影散場後,我們也別太天真,不是所有好東西,都要與人分享,除非真正上戰場!

盡情分享朋友圈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請點贊分享朋友圈也是另一種打賞

Themoreweshare,Themorewehave

點個贊,讓我知道你來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漢小誌 的精彩文章:

TAG:大漢小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