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文物介紹——故宮博物院藏宋代哥窯葵花洗

文物介紹——故宮博物院藏宋代哥窯葵花洗

原標題:文物介紹——故宮博物院藏宋代哥窯葵花洗


汝窯與哥窯都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它們各具魅力,各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汝窯是創燒於中國北宋晚期,它是北宋宋徽宗時期,因皇家嫌棄定白瓷邊沿無釉,而希望改用滿釉的汝窯青瓷來作為宮廷御瓷,因而創建的。因汝窯的窯址在當時的汝州臨汝縣,而得名汝窯或臨汝窯。哥窯雖然十分有名,名列宋代五大名窯之中,但因為文獻的缺失,哥窯的窯址至今仍未確定,只能根據文獻推斷哥窯確實是宋代的窯窟。據了解,哥窯流傳於世的瓷器很少,全世界只有一百多件。


汝窯瓷器的特點有:1、釉色多變,具有玄妙之美,以天青色為佳;2、具有開片紋,汝窯瓷器通體有極細的紋片,宛如冰裂,蟹爪,但也有裂紋的;3、汝窯瓷器的底部有細小的支釘燒痕。而哥窯瓷器的特點為:1、釉色以青為主,但濃淡不一,也有黃色、淡紫色的哥窯瓷器;2、釉面上有許多淺白的細小裂紋,紋路交錯;3、哥窯瓷器紫口鐵足,黑胎厚釉。從上述汝窯瓷器與哥窯瓷器的特點,相信能大致區分汝窯瓷器與哥窯瓷器。



宋代的汝窯和哥窯都是後世所謂的宋代名窯,哥窯的情形比較複雜,問題較多,不見於宋人記載。元人記載中有「哥哥洞窯」,與「哥窯」是否一事也有待進一步的證明。首先哥窯瓷器窯址迄未發現;其次哥窯性質並不明確,許多哥窯作品有時會被劃入官窯之列;第三是哥窯特徵中的金絲鐵線僅是晚晴的市井語言,不代表哥窯的文化傳統。


關於哥窯的文獻記載最早可見於明代《宣德鼎彝譜》:「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各窯器皿……」,由於柴窯被傳為五代所燒;故後世只列五大名窯,即官、哥、汝、定、鈞。作為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隨著文獻資料的不斷發現和考古資料的不斷充實,對哥窯的認識已漸趨清晰。然而;由於缺乏同代文獻,且後代文獻常是一鱗半爪,零零碎碎,有的還互相矛盾,仍無法揭開層層面紗,呈現它的真實面目。雖然數十年來與哥窯相關的考古實物資料不斷增多,並且也依據這些實物資料解決了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但在驚喜之後,驀然回首,人們發現,這些實物資料以及由此而得出的結論往往與文獻記述無法對應,有些甚至南轅北轍。因此,哥窯問題依然迷霧重重。



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經染色後大紋片呈深褐色,小紋片為黃褐色,也稱『金絲鐵線』「墨紋梅花片」「葉脈紋」『文武片』等。這是傳世哥窯的主要特徵之一。



關於金絲鐵線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宋代龍泉縣,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藝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傳說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親。老大章生一所開的窯廠即為哥窯,老二章生二所開的窯廠即為弟窯。兄弟倆都燒造青瓷,都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籌,燒出「紫口鐵足」的青瓷,一時名滿天下,其聲名傳至皇帝,龍顏大悅,欽定指名要章生一為其燒造青瓷。


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進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摻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燒成後一開窯,他驚呆了,滿窯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開裂了,裂紋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有曲有直,且形狀各異,有的像魚子,有的像柳葉,有的像蟹爪。他欲哭無淚,痛定思痛之後,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濃濃的茶水塗在瓷器上,裂紋馬上變成茶色線條,又把墨汁塗上去,裂紋立即變成黑色線條,這樣,不經意中形成「金絲鐵線」。哥窯器形有各式瓶、爐、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見仿古造型,底足製作不十分規整,釉面常見縮釉和棕眼。



宋哥窯葵花洗


哥窯葵花洗,高3.5cm,口徑12cm,足徑8.8cm。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洗呈葵花瓣式,洗心微向內凸起,底有6個支釘燒痕。通體施灰色釉,釉汁厚潤,釉面滿布開片,紋片大小相間,大片的紋線呈鐵黑色,小片的紋線呈金黃色,故有「金絲鐵線」之稱。洗在古代生活中用途廣泛,有盥洗用具,亦有文房用具或陳設品。其形制廣口,折沿,寬唇,深腹,平底。漢至晉代流行在器物內底刻魚紋,有陶、青瓷製品。宋代南北瓷窯普遍燒造。此洗造型玲瓏小巧,典雅可愛,是宋代哥窯瓷器中的精細之作。


哥窯造型有各式瓶、爐、洗、盤、罐等。論胎有厚薄之分,其胎質有瓷胎和砂胎兩種,胎色有黑灰、深灰、淺灰、土黃多種色調,釉色也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各色。從時間上講,這裡應有早晚之別,從產地說也有恐非一個瓷窯的作品,情況是比較複雜的。



記載「哥窯」的古文獻主要有:元代的《至正直記》,明代的《格古要論》、《遵生八箋》,清代的《博物要覽》以及明代的《浙江通志》等。但究竟哥窯窯址何在?性質如何?一直是陶瓷史研究中眾說紛紜、懸而未決的問題。流傳於世的「哥窯」經典器大多源自清宮舊藏,由於這批器物與古文獻中的記載的「哥窯」特徵不符,而且沒有考古資料佐證,因而造成了中國陶瓷史上最大的懸疑。為區別於明、清文獻中所記載得哥窯(龍泉章生一窯),宮中名為「哥窯」的傳世品,後世鑒賞家稱其為「傳世哥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故事的翁老頭 的精彩文章:

歷史故事——齊桓公大難不死
歷史上的今天——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

TAG:講故事的翁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