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信仰對親社會行為影響的論述

信仰對親社會行為影響的論述

信仰對親社會行為影響的論述

三期青馬學員 楊影導師組 桑漢斌

[摘 要]親社會行為和加強信仰教育有著重要聯繫,為了進一步研究信仰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通過整合以往的研究,在心理學的角度上對親社會行為、信仰的對人的作用以及人與環境的關係進行綜合分析,在優秀的信仰的研究中,得出信仰者受到其信仰的影響具有更高的親社會行為動機,人與環境相互作用,在信仰高的地區對親社會行為的產生有著適宜的環境,從而促進利他行為和助人行為的發生。

[關鍵詞]:親社會行為;信仰 ;心理學

一、引言

在東西方文化中,信仰對人的行為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些教人為善的信仰通過對人與環境的影響繼而促進社會的發展,但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也以信仰之名而宣稱一套信條。信仰通過固著於知識經驗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近年來國內對親社會行為的研究越來越多,對信仰的跨文化研究也日益豐富,本文從心理學的角度論述了信仰是如何影響親社會行為的產生機制。

二、親社會行為產生的基本動機以及決定因素

親社會行為指任何以利於他人為目標所採取的行動。而有些人的親社會行為的目的出於利己主義,希望得到某些回報,即助人行為,而利他行為則是純粹為了有利於其他人,自己沒有獲利(經常要付出一定代價)。如天津大爆炸的消防員,為了救助陌生人而犧牲。

1

不同觀點下對基本動機的解釋

親社會行為的基本動機即為人們為什麼要助人。進化心理學從人類進化觀點認為,個體從其他社會成員那裡學習社會規範是高度適應的,經過自然選擇,好的學習者具有生存優勢,親社會性能力已經成為我們遺傳的一部分。社會交換理論認為,助人源於利己,即我們所做的大多是源於最大化報酬和最小化成本的期望,助人行為可以以多種方式回報,助人可以增加某人將來會助我們的可能性,但其無法解釋有時人們僅僅是為了助人而助人。移情與利他主義認為幫助他人首先取決於你是否對他人產生移情,當我們對另一個人產生移情,會試圖出於純粹的利他主義理由來幫助這個人,無論我們會得到什麼,但也不否認有社會交換的參與。綜上所訴,進化心理學認為助人是一種本能的反應,社會交換理論把利己視為助人的先決條件,「移情—利他主義假設」認為的移情是無條件助人的動機。

2

決定因素

人類的動機並不能完美地解釋親社會行為的發生,如為什麼有些人要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利他行為。人作為有性生殖的種群,性別間的差異會影響人的親社會行為,Eagly和Crowley的場景扮演實驗,以及後續關於性別與親社會行為的跨文化研究中,很好地證明了不同性別的人在親社會行為中的參與程度不同,大五人格量表為人格特質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提供了充足的論證,2001年Levine等人研究助人行為在simpatía價值取向的文化與非simpatía價值取向的文化的差異,為文化差異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人們的心境也影響著人的親社會行為,如情緒情感、心理狀態、外觀特質等因素。心境與親社會行為關係的研究一致認為積極心境促進親社會行為,而消極心境則有時促進親社會行為,有時減少親社會行為。人格、性別、文化以及心境都貢獻了一片解釋為什麼人們幫助他人的拼圖,但是他們沒有完成這幅畫,研究表明,最具有利他行為傾向的人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之下也不能確保利他行為的發生。人們所處的情境因素不同影響人的親社會行為,如旁觀者效應、社會促進、社會逍遙等現象,由於情境中存在其他人時,對人們的親社會行為產生了影響,另外情境的不確定性也在助人行為中起著重要作用,Latane(1970)的實驗,證明了人在不確定自己所處情境時,助人行為會減少。環境條件因素不同也會對人產生影響,如物理環境會影響人們的助人意願,有研究表明良好天氣會促進利他行為的發生,此外,Amato調查在澳洲社區中人們的助人行為時,發現小城鎮的人幫助陌生人的比例顯著高於大城市的人。Mathew在1975年的研究表明噪音導致利他行為減少。

綜上所述,不管是基本動機還是決定因素,親社會行為的產生機制可歸納為穩定的個性特質和環境因素。

三、信仰對親社會行為的作用

信仰指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對某人的信奉和尊敬,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信仰帶有情感體驗色彩,特別體現在宗教信仰上,極致甚至會喪失理智,這一點在反社會性的侵犯行為的研究中有著充分的論證。而「信仰—親社會假設」認為,宗教信仰可能會促進一系列親社會性態度和行為的產生,有關研究證明宗教信仰及其相關的認知體驗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在非宗教信仰人群中具有普遍適用性。信仰並不是單一的概念,包括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包括方法論、認識論等,每一項都對人的知識經驗產生著極大的作用。在不同文化的信仰中,凡是對本文化信仰內容理解通徹的賢者,無不表現出高水平的親社會行為。

信仰本身就促進信仰者的親社會行為的產生。「信仰—親社會假設」的論證認為較高的信仰水平會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更大的支持,需要層次理論指出當人位於較高需要的時可以滿足於較低的物質水平,所以,信仰能讓人在社會交換中產生更多的移情,而不在於純粹的社會交換。信仰會影響個體,個體的社會行為又影響環境,環境又作用於個體,信仰、個體、環境三者相互作用,對反社會性侵犯行為的研究,證明了極端主義或恐怖主義的信仰對反社會性侵犯行為的影響,因此信仰在對個體、環境的影響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社會學習理論認為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及其結果發生的替代性學習,信仰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也是如此,人們通過觀察該社會體制中有較高社會地位的人的行為方式,進行模仿、學習,進而提升個體的行為水平。

綜合以上得出人與情境相互作用,故信仰能通過影響人來改變環境,即對信仰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可歸納為信仰對個體的影響,進而促進環境的改變,環境的改變又反作用於個體,可見信仰在親社會行為中的作用。

四、局限與展望

信仰以及親社會行為本身就是多維度的構念,每一個因素下包含著許多分支,且目前國外關於信仰與親社會行為的研究以宗教為主,關於非宗教的跨文化研究國內相對貧乏,親社會行為僅是社會行為的一部分,本文僅從親社會行為以及反社會性侵犯行為進行論述,內容結構局限,事實證明,信仰作為一個全方面多維度的因素影響著個體及個體所處環境。信仰對親社會行為的研究可以從更細緻的方面進行實證研究,如人的知覺、記憶、表象、思維等方面,或是社會現象,如從眾、社會促進、社會抑制、社會極化等方面。

[參考文獻]

[1]侯玉波.社會心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63-80

[2]Elliot Aronson.社會心理學(第五版).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303-326

[3]董夢晨.宗教信仰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心理科學進展.2015;23(1):1095-1108.

[4]Philip G. Zimbardo.普通心理學(原書第五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513-544

[5]百利剛.親社會行為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心理學動態,1997;5(1):47-52

[6]李幼穗.信仰現狀的心理學研究,心理科學,2002;25(6):660-663

(本文為青馬學員結業論文)

技術操作:武笑天

審核校對:何婉欣 李文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