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羅拉快跑:既是21世紀的偉大宣言又是一個頗有代入感的電子遊戲

羅拉快跑:既是21世紀的偉大宣言又是一個頗有代入感的電子遊戲

《羅拉快跑》是由湯姆·提克威導演、編劇,由弗蘭卡·波坦特,莫里茲·布雷多等主演的犯罪愛情電影影片講述了為了拯救男友而奔跑的羅拉要在10分鐘內得到10萬馬克的歷險故事。

電影《羅拉快跑》女主角羅拉(弗蘭卡·波坦特飾演)

電影《羅拉快跑》是於1998年在德國上映的電影。基本可以理解為這是一部劇情/犯罪/科幻片(有一定的蝴蝶效應理念於此)。弗蘭卡飾演的羅拉在為了她的愛情拚命奔跑後終於跑出了似乎自己及觀眾可以接受的完美結局。影片拍攝手法(不同情況下的鏡頭抖動幅度),剪輯手法(鮮明對比的剪輯和鏡頭穿插),色彩運用(包括羅拉的紅色頭髮在內的紅黑白經典顏色)在當時都是獨樹一幟的,外加構思巧妙的故事情節,使得影片實現200美元投入獲取一億美元的票房回報這一神話。

細說這部21世紀的偉大宣言又是一個頗有代入感的電子遊戲:《羅拉快跑》。


女權主義的日漸興盛使得英雄女主捨命救廢柴男主成為可能,甚至成為當時的主旋律之一

我們總是樂於聽聞英雄救美人的故事,但在《羅拉快跑》中湯姆·提克威大膽地選擇讓一個鮮紅頭髮的女性通過奔跑這個女性最被忌諱的行為來完成她的愛情營救。影片中關於「槍」的細節就可以輕鬆體現出勞拉作為一個新時代女性的果敢和偉岸。

在電影情節里,持過槍的男性有勞拉的男朋友曼尼、超市的保安,警察,而女性只有有羅拉。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槍作為權利和力量的象徵,男性的話語權明顯要高於女性。但從對槍的使用上,男性和女性又一次形成鮮明對比:在影片中,男性唯一在使用槍是在一次走火時不小心開了一槍,而女性勞拉則是帥氣地奪過槍來並且乾淨利落的開槍射擊。這樣看來,兩個簡單的情節對比,就可以鮮明的感受出男性的社會實權要高於女性,但並不定比女性做得更好。

羅拉男友尼曼(莫里茲·布雷飾演)和羅拉


「視聽一代」的偉大宣言,造就這部抽象於電子遊戲的高完成度電影

西方學界將1960年以前出生的人判別為「文字的一代」,因為生活和成長在這個年代的人主要是通過文字來獲取知識和外界信息,而1960年以後出生的人恰逢科技的高速發展與進步,他們的成長與電視和電腦脫不開干係,所以西方的60後被評判為「視聽的一代」,湯姆·提克威正是視聽一代的代表(湯姆·提克威出生於1965年),這也就有了電子遊戲式的《羅拉快跑》。

平鋪三段式的敘述,同一個人物,同一個場所,同一個任務,就連裡面的NPC(Non-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角色)都大同小異。低解析度的視覺效果,任務失敗後的滿血復活,高仿甚至是更加真實,這樣的劇情安排也讓「蝴蝶效應」這一抽象得看不出模樣的概念得以活靈活現。偉不偉大看立意,好不好看更多的是看場面。

《羅拉快跑》導演湯姆·提克威

結語

90年代的電影應當沒有太多商業噱頭,但依然獲得了50倍於投資的高票房回報,而這背後同樣擁有著看起來有趣卻值得當代電影人思考和學習的三個背景小故事:

1.女主角在拍攝中七周沒有洗過一次頭髮,因為她那頭紅髮對水非常敏感,每洗一次都會變淺。

2.劇組人員花了差不多五周時間才說服那家位於柏林的超市同意拍攝搶劫場面。

3.影片大約有1581個鏡頭轉換,71分鐘的運動鏡頭,平均算每個鏡頭長2.7秒。有趣的是影片結尾節奏相對變慢,這跟時下大多數電影正好相反。

所以,沒有付出不會有回報,沒有付出也不會成為經典。

四星推薦給我的朋友,你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澤輝 的精彩文章:

末代皇帝:義大利人在30年前拍出了我們至今無法超越的歷史影片
為什麼成龍總能在各個檔期吸引到大家,並成為票房保證?

TAG:陳澤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