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大藏作品選粹

王大藏作品選粹

王大藏作品選粹

王大藏,夏邑縣高級中學英語教師,1993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現為中學高級教師,河南省骨幹教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近年來,在教育教學方面潛心鑽研、廣泛閱讀、筆耕不輟,有多篇文章發表於《學英語》、《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河南教育》、《教育時報》、《師道》、《思維與智慧》、《家長》、《河南工人日報》等報刊雜誌。

教育人生:播撒愛心,收穫幸福

愛的迴響

在我的電腦里,有一個名為「愛的迴響」的文件夾。閑暇時,我常會打開來看一看,讀著那些長長短短,或質樸或抒情的文字,一顆心彷彿沐浴在溫柔的陽光里。

「王老師,我是群峰,您還記得我嗎?我現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做博士後研究。來到美國之後,要用英語和周圍的人交流了,我發現只要句子的語法結構正確,即使發音有些不太標準,別人也能聽得懂。」

這是學生群峰在搜狐校友錄的小紙條里給我的留言。那一屆學生恰好趕上換用新版本的英語教材,有些專家在新教材培訓時提出要「淡化語法」,於是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就奉行「No Grammar」(不要語法),很多學生對此頗感困惑。我的不少學生也半信半疑地問我:「老師,聽別的班的學生講,以後考試都不考語法了,是真的嗎?」我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對許多英語教學法進行認真比較和分析,覺得對於我們的教學而言,語法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只是不能過分突出而已。在我的堅持下,兩個班的英語成績在全年級一直遙遙領先。十幾年過去了,想不到學生還記得這些,還要現身說法,給老師一個支持。

「老師您好,我們過年回家時間短,本來想去看您的,結果沒有去成。我們在太倉買房子了,155平米,特別大,有時間您來這邊的話一定要告訴我們一下哦!在這邊常常會想起您,覺得您脾氣特別好。美紅」

美紅,畢業也有七八年了。當年,美紅是學校里為數不多的女班長。她熱情大膽、口才好,干起工作來風風火火。但老師們在誇獎她的同時總是再加一聲長嘆,長嘆里是深深的遺憾,遺憾她的成績不夠理想。但我覺得那些優點對她而言就是巨大的財富,蘊藏著無限可能。於是,在我的鼓勵和建議下,美紅選擇了南方的一所專科學校,學習商貿英語。畢業之後,她在工作中經常和外商打交道,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這麼多年,她常常在QQ或手機簡訊里和我分享她的快樂和幸福,她說是老師的寬容、耐心和鼓勵成就了她。

「王老師,我已離開蘇州,在上海找到工作啦!這是一家培訓機構,我總算實現了自己當老師的願望!另外,再告訴您一個小秘密:我有男朋友了,是咱們河南老鄉,家是信陽的。如果五一回去,一定讓您給把把關!岩岩」

上學時,岩岩是個不太起眼的女孩子,樸素而內向,靦腆的她常用書信和我交流。那時候,她就告訴我,她的理想是當一名老師,為此她還經常遭到同學的嘲笑。不過遇到我之後,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當老師的信念!填報志願時,岩岩選擇了英語專業,希望將來能成為我的同行。如今,畢業兩年之後,岩岩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她對教育的那份虔誠讓我感動得幾乎落淚。

佛家有一句禪語——「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當我們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播撒下點點滴滴愛的種子,不經意間,就會收穫鮮花滿徑,馨香盈懷。愛的迴響,原來是這般美妙!

課堂教學:勇於創新,追求卓越

破解精彩課堂的密碼

按照學校的工作安排,在邵校長帶領下,英語聽課小組在四天的時間裡,採取「推門聽課」的方式,走進了「青藍工程」中的七位青方老師的課堂。這七位老師分屬於三個不同的年級,有的上的是新課,有的是辭彙複習課,有的是試卷講評課,還有的是英語寫作課。細細品味這些老師的課堂,我禁不住想:「到底什麼樣的課才稱得上精彩?」最終,我得出了以下幾點答案。

一、充分的準備為精彩課堂奠基

山東泰安的一位名師孫明霞曾經說過,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把每一節課都當作是去赴一場和學生的美麗約會。在赴這場約會時,我們要努力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扮靚我們的課堂,也就是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備課這個階段,我們不僅要解決「講什麼」的問題,還要解決「怎麼講」的問題。例如,在講解課文時,對於每一個知識點,我們都不妨問問自己:我準備分幾步來呈現這個點?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效果最好?在講評試卷時,自己先認真做一遍,預設一下學生會在那個題上打住車。對學生的試卷,如果做不到全批全改,可以在課前抽查一部分,確定共同的問題,講解時就會有的放矢。在新課改中,有些專家提出了「磨課」這一概念,指的是那些要上大型公開課或參加優質課大賽的老師,一遍一遍反覆打磨自己的課,直到滿意為止。我們也不妨提前幾天備好課,隔兩天再拿出來看一看,有沒有更好的想法,用這種方法精心準備的課堂,無疑會越來越精彩。

二、多樣化的活動為精彩課堂護航

精彩的課堂通常是動態的,是學生樂於參與的,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設計不同的練習和活動,讓各個層次的同學都能一顯身手。例如,在講解課文和複習辭彙的時候,我們不妨做一個課件,設計一些配套的小練習, 把學生分成幾組搶答,讓學生在課堂上動口、動手又動腦,既檢驗了教學效果,又提高了課堂效率。評講試卷時,也可以讓幾個小組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答案,然後鼓勵大家相互「找茬」,說出自己和其他人不同的答案並給出理由,在語言的交鋒和思維的碰撞中,正確的答案就會越來越明晰,學生還會有一種成就感。有位專家曾經說過:「我們一定要在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把文化課上成體育課。」也就是說,課堂不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師生聯手共同演繹的精彩。

三、軟實力為精彩課堂插上飛翔的翅膀

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張文質先生曾經說過:「好老師在課堂上往往比平時更漂亮。」我想這樣的漂亮不僅來自高超的駕馭課堂的能力,也來自教師的軟實力。這種軟實力可以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位好老師,身在講台,卻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用眼神去關注每一位學生。這種軟實力可以是智慧而溫暖的語言。一位好老師,往往會面帶微笑,語言或親切或幽默,為課堂創造了輕鬆愉悅的氛圍。這種軟實力可以是瀟洒漂亮、條理清晰的板書,一筆一筆在方寸之間書寫精彩。這種軟實力也可以是除專業素養之外更廣博的知識積澱,在課堂上可以隨手拈來,運用自如。無論是哪種軟實力,在它的背後都是老師強烈的的責任心和愛心。這些軟實力,會為課堂錦上添花,為課堂插上高高飛翔的翅膀。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有遺憾的藝術,但只要我們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多用心,勤反思,多實踐,相信辦法總比問題多,相信每位教師都會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精彩課堂!

廣泛閱讀:浸潤書香,滋養心靈

觸摸真實的教育

——讀曾紀洲老師《教書,不簡單》

捧讀曾紀洲老師的《教書,不簡單》,最大的感觸便是「真」。這種真實、真誠、真正的教育生活像一位素顏布衣的村姑,有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魅力;又像小坌那塊美麗的土地,散發著質樸的泥土的芬芳。鄉村教育,原來可以如此美好!

展示自己的真性情。因為師道尊嚴的古訓,也因為教師被家長和社會寄予無法承載的厚望,不少老師在學生面前都是戴著「面具」的。可曾老師在學生面前卻盡情展示著真實的自己。他毫不掩飾自己對生活的熱愛,用絢爛的野花和蔥鬱的綠葉來點綴自己的小屋;住在狹小的閣樓里,他也能如數家珍般找出三條優點;他和學生一起到山上的小樹林里用樹藤盪鞦韆,「偷刨」老鄉的紅薯;甚至和學生一起到灌木叢里練習棍法,贏得了「丐幫幫主」的美譽……「親其師,信其道」,不是一句空空的口號,也不必挖空心思創造更多的機緣巧合,來拉近自己和學生的距離。展示真實的自己,盡情揮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學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落實到日常的言行里,師生間的距離就會慢慢縮短。

把學生培養成真正的人。初為人師,曾老師沒有急於用學生的分數來證明自己,把學生變成只會學習的機器,因為他知道「做人永遠比學習來得重要」。為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曾老師引導學生去孝順自己的父母;在節假日為老師送上一句問候;對即將離開的老師表達一份感激和祝福。為培養學生的自信,曾老師放下架子,和學生分享自己「一年級還不會數數」的糗事;「想著法子誇學生」,連學生普普通通的名字,經他一分析,都具有了作偉人的潛質;曾老師還拜學生為師,跟他們學習當地方言,學打乒乓球。對於在學習上還不夠自覺的學生,曾老師設法讓他們學會對自己負責。為了樹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對班級、對學校有責任感,曾老師通過鼓勵學生放學後在學校盡情玩耍,在校園裡栽花種草等活動讓學生愛上學校。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幾乎落淚。作為一名在鄉村長大的70後,對這些場景我是何等熟悉!當時的鄉村學校條件艱苦、設施簡陋,可回頭望望,留在記憶中的卻是類似的點點滴滴的美好。現在的學校設施先進了,老師的文憑也高了,可教育踏上了一味追求分數的快車道,一些美好也在遺憾中漸行漸遠。

讓班級成為真正溫暖的家。每接手新的班級,曾老師總是通過報名的時機誇獎學生並儘快記住學生的名字。通過一段時間的相互了解,讓學生做主選出開學典禮的發言人,選出班幹部。這樣,曾老師雖然沒有給學生念緊箍咒,但因為他對學生的信任、對學生的鼓勵,全班同學總會齊心協力共同將班級打造為溫馨而安全的家,各項工作和活動的開展也就如順水推舟。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學生經曾老師輕輕點化,就能化腐朽為神奇。但無論是遇到學生逃課、請假、打架、「盜竊」還是「早戀」,曾老師都從為學生著想、保護學生的原則出發,細心體察、及時引導,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將其一一化解。

課堂之外的修鍊,成就完整的教育生活。在本書中,我特別喜歡「功夫在詩外」這一部分,我覺得這是對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念的最好的闡釋。曾老師沒有將自己囿於校園這片狹小的天地,他的足跡踏遍了小坌的山山水水,對小坌的風土人情了如指掌。他就地取材,利用山區秋天美麗的野花、紅葉、蘆葦等上一節插花課,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身邊的美。為了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他帶領學生進行跳繩、拔河、打乒乓球比賽;教學生唱流行歌曲;舉行知識競賽和文藝晚會……這樣完整的教育生活,才能成就學生完整的人生。

教書,不簡單!不簡單在曾老師心裡時時裝著學生,不簡單在曾老師在分數之外看得更遠,不簡單在曾老師在別人看不到風景的地方,為孩子們營造出一方絢麗的天空!

品味生活:百味人生,邊走邊悟

為人生留白

去南方旅遊,應老友靜雪之邀到杭州走走。此時的江南,已從寒冬的蟄伏中蘇醒,陽光柔暖,綠樹陰濃,風光旖旎。就在我流連於人間天堂的美景,樂不思蜀的時候,靜雪神秘地對我說:「今天我帶你去一個好地方!」

靜雪開著車,大約半個多小時之後,在河南中路停了下來。我打量了一下四周,這兒也沒有什麼值得一看的風景啊!靜雪看著我納悶的樣子,「噗嗤」一笑,指著馬路對面對我說:「往那邊看!」我這才留意到,對面有一家門臉破落得毫不起眼的小麵館——菊英麵店。不過,店外的熱鬧和店面的簡陋形成了鮮明對比。除了在店外排隊的幾十位顧客,附近還停著不少車輛,其中不乏寶馬、賓士這樣的高檔車。靜雪告訴我,車裡的人都是沖著這麵館來的。店外還有一排小板凳,因為小店裡只有七張桌子,大多數的顧客都是以凳為桌,在這裡大快朵頤。靜雪說:「可別小看這個麵館,它的招牌面『片兒川』號稱『杭州第一片兒川』呢!來這兒吃面的顧客,都要排號,等上半個小時是常事!」我和靜雪各要了一碗「片兒川」,一嘗,果然名不虛傳,面很筋道,配料也講究,時鮮的竹筍,綠嫩的雪菜,還有瘦肉絲,鮮而不膩。

靜雪還告訴我,每年這家麵館還會放兩個月的暑假和一個月的寒假,十幾年來雷打不動。除了天氣的因素之外,還涉及到原料的供應。這家麵館用的竹筍都是鮮筍,夏季沒有鮮筍的時候,別的店家都用茭白代替,而菊英麵店卻不肯將就。而且麵館每天下午兩點之後就不再營業,只有節假日才會延長半個小時。因為老闆覺得,如果無限量地供應,肯定會影響到面的品質。所以,菊英麵店的老闆和員工們都可以過上一個清涼愜意的夏季,都可以享受到春節時和家人團聚的溫馨,每一個工作日的後半天,他們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

我不禁對這家麵館的老闆肅然起敬,不是因為他一流的做面手藝,而是因為他是一位真正的智者,懂得為人生留白。若在常人,生意做到這份上,要麼擴大店面,甚至可以開上無數的連鎖店,坐收加盟費;要麼延長營業時間,無論嚴寒酷暑,白晝黑夜,只要有生意上門,來者統統不拒。可是,聰明的老闆知道,除了做面,他還要給自己、給家人、給員工留出閑暇。因為這份閑暇,他們會有更豐富的生活體驗,因為這份閑暇,他們的人生會多一份斑斕。

可惜有很多人不懂得這一點。他們以為人生的每分每秒都要為夢想奮鬥,每一個目標都要比前一個樹得更高,所以他們的人生總是安排得滿滿當當。我的一位朋友,大學畢業後苦苦奮鬥,終於躋身於一家大公司的高管行列。可就在這時,被查出患了肝癌,晚期,醫生說他的生命只有半年的期限。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該多留點時間陪陪白髮的父母,陪陪賢惠的妻子,陪陪可愛的小女兒。一路走來,他只盯著路途盡頭的成功,步履儘可能匆匆,恨不得一步並了兩步走。而生命之弦原有它承載的極限,綳得過緊,勢必弦斷。我想,如果朋友懂得為人生留白,他就不會留下如此多的遺憾。

留白是一種智慧,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留白是一種境界,留白天地寬,從容日月長。為人生留白,那看似虛度的光陰會讓人生開出更艷麗更馥郁的花朵;為人生留白,那放慢的腳步會帶來更長久更甜蜜的幸福。

責任編輯:陳國鋒 牛艷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邑高中 的精彩文章:

董恆祥作品集萃

TAG:夏邑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