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元宵節,鬧起來

元宵節,鬧起來

賣湯圓

 款款柔情甜歌輯(2)

卓依婷 

00:00/02:32

高高興興過春節

大年初一開始鬧

一直鬧到初七八

鬧了這麼長時間鬧夠了沒有

沒鬧夠?元宵節接著鬧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元宵節的幾大習俗,你都鬧過了嗎?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國是由來已久的習俗。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實際上是思念親人、渴望團圓的意思。圓圓的元宵,象徵著團圓美滿,各種各樣的餡象徵著生活的豐富多彩和富裕。

鬧花燈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燈習俗,故也稱燈節。

燈謎

猜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

在此元宵佳節小編為大家奉上幾個燈謎:

元宵出門賞燈(常言俗語)。

婚期定在元宵後(成語)。

煤球和元宵一樣(成語)。

趕製元宵閑不住(常言俗語)。

舉杯邀明月(打一禮貌用語)。

元宵節後捷報多(成語)。

元宵同返家(成語)。

元宵之後柳吐芽(成語)。

答案如下:

外行看熱鬧

喜出望外

眾望所歸

混淆黑白

賞光

喜出望外

節外生枝

忙得團團轉

耍龍燈

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

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劃旱船流行於中國很多地區。

河南人最獨特的習俗,就是在元宵之夜,家家戶戶都得在祖宗墓前,用竹蔑和紅紙紮上燈籠,點燃其間的蠟燭任其燃盡。元宵節一般的習俗是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舞獅,即使是河南人,也少見在祖宗墳前點燈的習俗。

正值元宵佳節,小編為大家獻上唯美元宵煙花圖片

家和萬事興,一家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開心。從年前的忙碌著準備年貨,到高高興興一起過元宵,無不洋溢著我們新的一年的幸福快樂。從初一鬧到十五,你,鬧夠了沒有?沒有那就趁著元宵佳節好好鬧吧!小編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編輯:奔跑吧汽工

文章:奔跑吧汽工

圖片:來源於網路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奔跑吧汽工 的精彩文章:

春節,讓愛回家!
2018,小年你好

TAG:奔跑吧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