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婚俗里蘊藏的文化元素

婚俗里蘊藏的文化元素

人生在世,歲月滄桑。柔情似水,如夢如幻。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乃人生之幸事。然則,有的卻步入婚姻禁錮的圍城,坎坎坷坷,多舛命運,成為束縛自己人生坦途上的一種精神枷鎖。

從古到今,人從童年到成年,一般情況下,大致經歷於這樣幾個階段。提親、相親(「相門頭」雙方認可)—「過針錢」(男方對女方下一筆定親禮)—「過書子」(男方向女方下訂婚禮)—「下期單」(確立結婚日子)—「婚期」,等等。這裡包含著許多溫馨的情愫,蘊藏著許多智慧的結晶和文化元素。當然,鄉間的媒婆從中充當了重要角色。

一般來說,媒婆在農村中是受人尊重的職業。誰家的男兒當婚,誰家的閨女當嫁,媒婆是了如指掌的。儘管現在鄉下的年輕人剛出校門就各奔東西打工,連自己的父母都難摸著辮梢,可媒婆卻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之能耐,將一對對相距千里的紅男綠女撮合在一起。

鄉間的媒婆不局限於女性,有別於城裡的「婚介」。他們多是業餘的,一般不圖回報。成不了你事,也花不掉你錢,完全是抱著與人為善成人之美的熱情而行事的。有道是:有男百家問,有女百家提。誰家姑娘長到十七八歲,出落得大大方方,媒婆就登上門,見到閨女她媽,一挨炕沿就開門見山,「咋樣,有頭沒頭,沒頭的話,給咱閨女找個婆家?」其實,媒婆是有備而來的。她通常依據這家閨女模樣俊丑、文化高低,家庭成分好壞,家境貧富,在心中掂量,把手頭掌握的幾個小夥子反覆比較,對象對象就是對著像嘛。

媒婆是一幅活地圖,對方圓幾十里鄉村的少男少女將底細摸得清清楚楚。誰家小夥子一表人材,但弟兄們多家庭困難,條件要求就低一點。有的女孩她媽,仗著閨女模樣好,「你可要給我閨女找個好家呀!」媒婆就在心中划算,鄰村大隊支書的兒子中不中,父親在城裡幹事的娃子行不行。閨女漂亮出眾的,常常好幾個媒婆同時提頭,你前腳出,她後腳進,門檻都快踏斷了。鄉下人都知道,把媒婆抹美好,豆腐渣也能說成一朵花。有的時候,媒婆先到男方家去。這家人光景比女方好,略佔上風,主動權在男方。用媒婆的話說,「人家娃子眼窩頭高」。用鄰里的話說,「看誰巴結誰」。

因此說,婚姻成就不成就,全憑媒婆的那張嘴。一旦男女雙方有了摩擦,她將會「好話兩頭傳,壞話兩頭瞞」。男方若挑剔女方丑,她會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女方嫌男的矮,她就說:「個高不為富,多費二尺布」……到男方或到女方家憑三寸不爛之舌,將對方誇得如何是好,美得天花亂墜,甚至「死蛤蟆能說出尿來」。假若你得罪了媒婆,媒婆還會添枝加葉,說的你一無是處,瞬間就撤了你的台,把這門婚事給你攪「黃」了。所以說,媒婆一般得罪不起,有時候還得依託人家多去對方家美言幾句。

許期來臨,喜東家會畢恭畢敬地把媒婆請到家,並邀請家族長老和一些鄉土名人來坐陪。邀陪的成員中,不管你年輕年長,和位高權重,一律都會自覺地把媒婆恭為首席,其他人才能按輩分或身份坐定,否則會被視為不懂規矩;席間,「酒司令」斟酒也十分有講究,每斟一輪酒必須先從媒婆的杯子點起。一旦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全桌人就開始狼吞虎咽沒了分寸。但到放碗時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頭座不放碗,全桌撐得白骨眼」(意思說,媒人沒吃過,其他人都得端著碗慢慢陪吃)。

當然,媒婆每牽好一條線,受寵的時間很短暫,有道是:「新娘進了房,媒婆扔過牆」。新婚夫婦感情好的,逢年過節可能會向媒婆獻點小意思。而情感不合的夫婦每逢鬥嘴,必有一方背地罵媒婆多事或「長舌」,即便傳到媒婆耳朵里,她也是裝聾作啞。也有找到媒婆來訴苦的,為調解緩和氣氛,媒婆會逗趣地說:「兩口子吵架不記仇,夜裡偷偷把腳鉤」,惹得小兩口掩著臉面藏不住的笑,一場暴風驟雨掀起的惡浪,瞬時被變得風平浪靜。

媒婆也常有倒霉的時候,比如:一方中途提出退親無法挽回,她不得不竭盡全力周旋於兩「仇家」之間設法平息事端,來回都可能碰一鼻子灰。更糟糕的是為一些貧窮家的男孩子提親,既當媒婆,又是經濟擔保人,無論哪一方有了婚變,她都逃不掉!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迎親的前一天還有男方給女方送「破食盒」的習俗,其中包括:

1把香(則表示香火不斷,後續有人)

2蔟紅紙包紮的粉條(過去因為家裡窮,白面少,這兩蔟粉條代替10個饅頭)

2支山藥(山藥要挑選兩根粗大完整毫無破損的,意為兩家姻緣根深蒂固)

一刀切的肉(一刀切的肉,這裡面可有大講究,一來可以說是撐面子的事,二來可表明男方家庭富有程度。假若這塊肉切的小了,女方會笑話男方家不大方,小氣吝嗇,也就是說男方「窮氣鬼」)

40個面制圓杠子(如果有了兩蔟「粉條」,30個就足矣。新婚燕爾,當吃完了這40個圓杠子饃,意味著就要走親戚回娘家看娘了)

半瓶白酒(忌諱打碎瓶口,否則會認為敲碎了婆母的嘴)。在部分農村地區,此俗仍存。

娶親的當天,還會請人再寫兩個「帖子」,一個是「投門帖」,簡單一點的,在一方紅紙上寫有「門婿×××鞠躬」的字樣,含義即為女方怕接錯了娶親的人馬。在過去的封建社會,即便是兩人的婚事已定,但誰也沒蹬過誰家的門,用一句土話說,誰家的院門朝哪兒都不知道。於是,便鬧出一劇「上錯花轎嫁錯郎」的笑話。「投門貼」由提紅裙子的或是放炮的「炮頭兒」拿著,等到了女方家門口,遞給迎親的家族長輩。當然,提紅裙子也有一些講究,凡提紅裙子的都是比新郎小字輩的孩童,迎親隊伍每過一個村莊,只要村頭路旁有大石塊出現,就用紅裙子從上面拖過。那時農村人思想還比較保守,結婚這種喜慶的日子需要紅色來襯托,「石塊用『紅』抹,婚後喜事多」。另一個帖子是「謝帖」,由陪伴新郎的「伴客」拿著,待吃過午飯後,新娘子將要上轎時,「伴客」從兜里掏出來放在招待的桌子上,以表迎親招待之謝意。這時,作為「伴客」的角色,就算完成了今天的歷史使命,萬事大吉。

花燭笑迎比翼鳥洞房喜開並頭梅。所有這些事情料理完成後,結婚生子也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夫妻一年半載添丁後,喜得貴子叫「令郎彌月之喜」;喜得千金叫「令媛彌月之喜」;龍鳳胎叫「育麟、育珠雙喜」;兩個男孩的叫「雙璋之喜」;兩個女孩的叫「雙珠之喜」。傳下喜帖,大擺宴席,邀請親朋好友前來祝賀。

作者簡介

樊進舉,男,專科學歷,河南省安陽市作家協會會員,曾任職高、初級中學語文教師多年,做過專職報道員。隨筆、雜談、詩歌、散文等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鄉鎮論壇》《中國詩歌網》《河南日報》《安陽日報》等多家報刊和多家微信平台,約60多萬字。並有多篇作品獲得國家級、省、市、縣徵文大賽獎,其中《公交司機的情懷》獲河南省最佳微故事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濃農鄉土 的精彩文章:

分封安陽的明「趙康王」,死於家醜還是地方官欺辱?

TAG:濃農鄉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