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國家文物局:首要確定鑒定權威性 科學結合傳統鑒定

2018年國家文物局:首要確定鑒定權威性 科學結合傳統鑒定

收藏圈子裡,一些初學藏友總能碰到這樣在所謂國家權威部門鑒定一圈都都是國寶真品,但大拍公司和古玩行圈認為是贗品的真實的例子。筆者就碰到這樣為一件藏品的鑒定整整折騰一兩年的藏友。當然和北京某位澳際華人為一對象耳瓶元青花鑒定整整折騰20多年相比,還不算什麼。去年來筆者元瓷研究工作室參觀標本的藏友講訴了他的經歷。數年前,他收藏到一件類似館藏的重量級元青花瓷器,高興的幾夜未合眼。與館藏圖片對比,級別起碼屬於一級以上的文物;與拍賣圖冊對比,起碼也能拍賣幾千萬甚至上億元,於是找國家權威部門進行最終確認。經朋友介紹,找到故宮博物院退休的某位很受歡迎的文物專家進行鑒定,結果是國寶級的藏品。在這位專家的介紹下,又經過原國家鑒定委的退休某專家和國家古陶瓷委員會的某專家先後鑒定,其結果都是一樣。鑒定費和證書費雖然花費接近兩萬,但和價值上億的藏品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為了給這件國寶藏品穿上更權威的防彈衣,第二輪進行科技鑒定。首先找到國家博物館某科技檢測機構進行元素測定,結果顯示「符合較好(此結論是真品到代的意思)」,這還沒有算完,任何方式的鑒定必須三家以上才有效率。接著在找到中科院某核能物理檢測機構鑒定,也是到代無疑。再到某大學的文物科技檢測機構檢測也是同樣結果。這下高興壞了,差點有范進中舉的神魂顛倒。於是邀請身邊藏家和親朋好友大擺筵席慶賀。大家一致建議拿去上拍,那才體現收藏和撿漏的最大價值。回家後立刻上網給佳士得、蘇富比寫信發圖片靜候佳音。一個月過去了又發了兩回,終於等到回信卻認是質量不高的仿造品。於是大罵大拍企業狗眼看人低。國外不行就國內,背著國寶分別尋找到嘉德、瀚海、保利等國內知名拍企徵集門市,均被遭遇同樣拒收的命運,讓他懊惱的是每當他拿出這幾位國家權威專家的鑒定證書和科技檢測報告的時候,差點被趕出門市部。

鬱悶了幾天,聽人說貨賣行家,興許能買個大價錢還不用上稅。上網一查,「中國民間十大風雲藏家」肯定是大行家,幾經周折聯繫上拿過去一看說是真品無疑,但才出幾千元,因為同類藏品市場上就這個行情。想想與本錢相差數十倍,一口氣沒有緩過來。整整折騰一年之後,越發心急如焚。再經過幾番周折之後,找到景德鎮的實戰型專家鑒定為贗品,再經介紹到筆者給其鑒定,結果的確是贗品無疑。這位藏友面對諸多權威專家和諸多科技檢測的真品鑒定,總是不願相信殘酷的現實。無奈筆者先讓他看高清晰不同類型的館藏元青花資料,然後結合多年收集的可靠窯址和各個城市遺址出土的元青花標本對比觀察其真品的普遍特徵。然後再結合數年來各個層級的仿品特徵,對他系統的講了一堂大課。比如這件仿品的特徵:胎料太細太緻密屬現代機加工料而非古代人工加工;看不到元代印坯實際接胎工藝痕迹屬於現代拉坯成型或者現代注漿成型;看似酥潤的過硬、過細釉面為汽窯燒後再柴窯短時間回爐所致;器底又臟又光滑是底胎多次刷臟油經過高溫烤磨所致;青花繪畫描摹嚴重缺乏元代洒脫隨意性等。就憑這幾個致命傷,終於讓這位藏友放棄再繼續折騰的打算。看到他無比悲傷離開筆者工作室門口的背影,後來促使筆者寫下了這篇文章。也不由的發出感嘆:我國的文物藝術品各類鑒定,到底是則么回事呢?

由於文物鑒定學的複雜性,國家體制內傳統鑒定和現代科技鑒定的不完善,加上高仿文物的不斷更新換代和國家文物鑒定人才缺乏真正實戰鑒別能力,民間實力鑒定人才又缺乏認定資格被排斥在外,民間不具備實戰眼力的忽悠專家更是為所欲為。這樣的局面,我國文物鑒定行業已經成為最混亂的「江湖時代」。誰真正具備文物鑒定?到底誰說了算?這是當前文物藝術市場的一個熱點問題。

民眾不禁要問:這樣一個文物大國,國家有如此多的文物研究機構,怎麼就沒有權威的鑒定機構和鑒定人才呢?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混亂的狀況?

文物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遺物、遺迹。各類文物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人類的社會活動、社會關係、意識形態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當時生態環境的狀況,這些都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我們先談談文物鑒定和它的複雜性。國家正式考古發掘的出土文物的複雜性主要是斷代和學術研究方面,真偽問題基本不需要鑒定。只有博物館工作人員向徵集的傳世或者出土社會文物必須經過聯合鑒定,才可進入徵集程序。現代高仿作舊手段層出不窮,甚至超越以往鑒定能力的極限,加之流散社會的文物藝術品背景複雜,品種眾多,原始出土坑口特徵和原始皮殼特徵早已把玩消失而混亂,再加上高科技商業清洗、商業高修品技術的突飛猛進和反科技檢測技術的逐漸成熟,如果缺乏深層次研究和實戰性質的大量接觸各類現實問題,鑒定社會文物藝術品的難度和廣度已經變得非常棘手。也就是說,文博體制內的鑒定專家由於體制的限制和大量接觸社會條件的不具備,已經很難適應現在變化莫測的社會文物鑒定領域。這也是鑒定問題突出的根源所在。

國家或者民眾收藏的主要是古代遺留下來的器物,比如陶器、玉器、青銅器、陶瓷、漆器、書畫等。文物的類別不同,要求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鑒定。在文物鑒定之前,必須對文物進行分類,以便根據不同類別的文物,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鑒定。文物鑒定的具體方法很多,現代比較認可的基本鑒定方法主要有傳統方法和現代科學方法。

一、傳統文物鑒定:

傳統文物一艘鑒定也就是俗語所說的經驗眼學。在當今已經分為兩派,一派是偏重理論,缺乏市場實踐的體制派傳統眼學派;一派是對理論缺乏加強,但偏重市場實踐和實戰的民間經驗眼學派。其基本內容是對文物分類的基礎上,對同類文物進行比較、辨識和綜合考量,然後做出合理的結論。打仗分為正規戰法和游擊戰法,官方和民間的鑒定一定程度上可以用這兩種戰法相比較。我們先介紹官方通常基本的傳統文物鑒定,基本有四個工作流程,即:定名稱——斷時代——定價值——存檔案。

1.如何定名稱:所鑒定的文物,根據所掌握的文物知識,給予準確的名稱。1986年文化部頒發的《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規定:「歷史文物定名一般應有三個組成部分,即:年代、款識或作者;特徵、紋飾或顏色;器形或用途。」給文物定名稱首先是考驗鑒定專家的理論知識是否過硬,對研究領域越透徹,其名稱的把握就越準確和全面。定名要求科學、確切、簡明,時代一般不入名稱。但有時也有例外。命名公式:特徵要素+通名=文物名。可細化為:作者產地+工藝技法+紋飾題材+材料質地+器形通名=文物名。

2.如何斷時代:定完文物的名稱,文物鑒定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一項是就是斷代。因為文物斷代搞不清楚,把贗品斷代成真品,或者把真品斷代成贗品,都給對方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比如海關的文物鑒定、公安機關定罪的文物鑒定、國家博物館、文管所向民間徵集的文物鑒定、拍賣公司的文物鑒定、民間交易的文物鑒定等,這些都牽扯到準確斷代。因此,這個環節既要斷代,也要辨偽。辨別文物的真偽是驗證一個文物鑒定專家是否合格的標準。其他方面再優秀,辨偽能力不具備,鑒別現成的正式考古發掘文物和博物館舊藏具有來歷的文物可以要求不嚴格。但要鑒別社會徵集文物和市場文物是必須具備的能力。很多體制內重量級文物專家頻頻出問題,問題的癥結就出在文物辨偽這一關。確定無疑是到代、後仿或者新仿製後。根據所鑒定物的造型、工藝、銘文等特徵信息,參照不同年代的文物標準器,給器物確定年代。

3.如何定價值:文物價值是凝結在歷史遺迹、遺物(包括精神和物質的遺物)中的一般人類勞動,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歷史進步的標誌,具有明顯的雙重特性,即有形價值和無形價值。文物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歷史遺存。三者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存在於物質文化遺存之中,相互滲透,相互制約。文物的歷史價值:任何歷史遺迹和遺物都是一定歷史時期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無不打上時代的烙印,包含著當時社會的諸多內容。從時代特點中,可以看出它在其產生的時代所處的位置,所佔的地位;文物的藝術價值:就其主要方面而言,有審美、欣賞、愉悅 (消遣)、借鑒以及美術史料等價值。文物中具有藝術價值的歷史遺迹和遺物,大體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實用的遺迹和遺物。第二類是作為美術品、工藝品等創作的藝術品,如陶瓷、書畫、雕塑等就屬於此類。第三類主要包括知識、科學、技術等內涵。

從現實來看,我國文物價值一般分為兩大體系,一是文博部門所定的級別,二是文物市場反映的經濟價值。通常情況下,我國文博系統所定的文物價值主要反映到文物級別上,不反映價格。而社會市場上出現的文物,基本都以價格來反映文物的輕重。比如被文博體制內定為一二級別的商周原始青瓷,在市場上的價格很低,也就幾千、幾萬到十餘萬元而已。被文博體制內定為三級或者一般級別的明清瓷器,在市場上卻價值連城,動則數十萬到百萬元,甚至幾千萬元。文物定級標準:《文化部2001年第19號令規定》:「文物藏品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二、三級;具有特別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代表性文物為一級;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代表性文物為二級;具有比較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代表性文物為三級;具有一定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為一般文物。比如一級文物定級標準從內容題材上就有14項,從材質舉例上就有22項(見文物定級標準資料)。另外,國家還規定,地市一級鑒定委員只能定三級文物,省級定二級,國家級定一級,要三名文物專家以上簽字。

4.如何存檔案:文物鑒定之後,要留下四種文字檔案:一是文物鑒定清冊,內容包括名稱、時代、質地、尺寸、重量、完殘情況、鑒定意見、備註等,最後簽上所有鑒定專家的名字;二是建立藏品總賬:內容項目有登記日期、總登記號、分類號、名稱、年代、數量、尺寸、重量、完殘情況、來源、入館憑證號、註銷憑證號、級別、備註等;三是填寫《藏品檔案》,除以上總賬內容之外,還有「形狀內容描述」、照片繪圖兩項內容;四是做文物卡片,基本上把《藏品檔案》內容填寫成卡片式,方便研究。原來這些都要手工來做,現在則利用計算機存檔歸類。日本博物館對文物的存檔和歸類做的相當細緻,比如一件中國文物入檔案,則中國境內外出土和收藏的所有同類藏品和相關資料都系統的整理出來,一目了然。

上述四項工作是文物鑒定的基本流程,但在實際的傳統鑒定工作中,卻是非常複雜。自古以來,文物和古玩的鑒定,一直是屬於社會科學的範疇,是由文博專家或古玩商里的行家憑眼力說了算。因為有諸多的人為因素,導致人們對傳統鑒定不時的產生懷疑。一件歷史藝術物品上所反映的信息,基本上都會在同時期的其他物品上找到類似的符號,即是觸一類而通其他。文物鑒別是標形學範疇的,需要通過沒有爭議的東西來證明物品的真實性,比對著館藏真品、出土標本、各個時期的仿品特性等多種可靠信息,證明一件東西是否到代,仍然是目前常用的手段。這當中,眼力不僅僅是知識的問題,更是方法的問題。有人把它比作中醫當中的「望、聞、問、切」。什麼叫「望」呢?望,就是觀其形制,看這個東西他長得什麼樣子,從這個角度鑒定;什麼叫「聞」呢?聞,一個門,加一個耳,就是用耳朵聽,聽聽這個東西,聲音對不對;什麼叫「問」呢,看中醫,問一問:你吃了什麼壞肚子的沒有,睡覺的時候是不是受涼了?文物鑒定中的問——就是細部研讀,仔仔細細觀察文物的每一個細節,玉器怎麼雕刻的啊?青銅器是什麼樣的紋飾啊?瓷器的紋飾雕工個款對不對啊?這一類的事情;什麼要「切」呢,中醫中的切就是切脈,摸一摸。而文物鑒定中的切——份量質感。鍛煉眼力,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要多看實物,看實物多了,就會對真品、贗品形成一種區別體系,長此以往也就掌握了其中的鑒別規律。

然而文物鑒定專家對龐雜文物認識掌握的局限性和實踐當中領悟能力的差別性,即便是傳統實戰派鑒定專家,也不能保證鑒定結果萬無一失。花樣翻新的造假手段,讓傳統鑒定專家們防不勝防。那麼藉助科技手段對文物進行鑒別和分析就成為趨勢。但我們一定要知道:科技也不是萬能的,尤其利用科技手段和科學先進儀器對文物進行測定,從而通過成分對比對文物的進行相應的科學斷代。看起來似乎很有道理,關鍵這些儀器是人為操作的,對比數據能全面嗎?如果高仿機構根據這些數據和成分分析結果,制定相應的配料和作偽手段,單純的科技檢測有實際意義嗎?關於文物科技鑒定,需要很長得路需要走,就目前已知的科技檢測手段,我們不妨先系統的了解一下現代科學方法鑒定文物的特性和原理,以及它們各自的缺點。當我們系統的了解了現代科技鑒

定文物藝術品的複雜性,就不會盲目的認為「文物藝術品鑒定體系是完全可以用現代科技解決」的誤區。

二、現代科學文物鑒定

文物鑒定的發展前途,必然需要有傳統的鑒定方法和科學體系的支撐。即利用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雙重辦法來使得鑒定更有科學性,更有準確性。利用自然科學方法對文物本質進行研究,主要特點是通過科學實驗從事傳統材料、工藝等技術的研究。目前,就國內外而言,運用科技手段鑒定古文物的方法主要有10種:

1、原子發射光譜儀(AES)

2、原子吸收光譜儀(AAS)

3、X熒光光譜儀(XRF)

4、電子探針(EPMA)

5、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ICP-MS)

6、中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泉藏世界 的精彩文章:

地攤上賣的「古董」,你知道是從哪來的么?
半兩到底有多重,這是個問題嗎?

TAG:泉藏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