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是如何用20天時間六級漲了100分的?

我是如何用20天時間六級漲了100分的?

圖網路,侵權刪

01

我的英語六級第一次考了408分,查到成績的那一刻萬念俱灰,這個形容一點也不誇張。

一整個寒假我都沒有調整過來,對英語六級充滿了莫名的恨意,我發誓等通過六級以後這輩子再也不學英語了。

可是,我錯了。後來,我還去考了英語教師資格證,立志當一名英語老師,英語虐我千百遍,我待英語如初戀。

是真的喜歡上了英語,現在,我依然堅持學習英語,買語法書看,閱讀全英文版的名人傳,與英語相關的app也都不願錯過。

我相信那些還沒通過四六級的同學在通過四六級以後,同樣也會愛上英語。通過的同學會贊同我,沒通過的同學看到這句話是極其不贊成的。

我的一點經驗分享主要是模擬模擬訓練各個板塊,一直堅持了20天。當你真正做到的那一刻,就可以自豪地喊出,滾蛋吧四六級!

02

第二次考試的時候,一開始同樣是有條不紊地答題,但不知道是準備得很充分還是運氣好,相對而言我的試卷是幾套題裡面最簡單的一套(考完後我去看了其他幾套試卷的題目)。

我深深地確信,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了要過六級的人的。

在距離收卷只有5分鐘的時候,我還有翻譯一個字沒寫,那一刻我握著筆的手一直抖個不停,但我依然堅持用最簡單的辭彙寫完了翻譯。

交了試捲走出考場,我的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看到考場外面黑壓壓的人群,我覺得自己像完成了一件大事。

我看到大部分同學都是垂頭喪氣,眉頭緊皺,「又掛了」、「死定了」、「下次繼續」的抱怨聲不絕於耳。

可我真的不想再有下次了,所以考前我付出了那麼多。付出總有回報,我堅信回報的大小與我付出的多少成正比。

分不高,進步大

03

距離考前20多天的時候,我做了高強度的模擬模擬訓練:

①一套英語六級真題試卷

②把光碟聽力導出到手機

③一個線圈本子和一隻筆

每天正式上課的時候好好上課,我從不在上任何課的時候做英語六級,以免影響我的心情顧此失彼。

每天我都會利用一段較長、較集中的空餘時間,帶上①②③去圖書館,因為圖書館最安靜,在那裡我內心很平靜。

關於聽力:

聽力最重要的是抓取關鍵詞。每當我聽一套聽力的時候,一定是咬著牙堅持聽完的,為什麼要咬牙?因為真的很少有人聽得懂。

聽完後立刻對答案,分析出錯的題是因為哪個關鍵詞沒有聽懂,把那個關鍵詞做好筆記背下來,並且給自己打出分數,不管錯多少不管得多少分,一直堅持到底。

關於閱讀:

閱讀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時間。用手機定好時間我就開始埋頭答題,一定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如果時間到題目沒做完也要立即停筆作答,因為考場過時不候。

做完閱讀同樣立刻核對答案,分析剛剛自己為什麼錯了,錯在哪裡?是哪一個新單詞成為自己解題的攔路虎的?立即將新單詞做筆記,備註好做錯的原因。

關於翻譯:

翻譯是丟分的大項,很多時候不是不會寫而是要交卷了,除了痛心再次證明考六級時時間的重要性。

翻譯的確很頭痛很惱火,但如果不想在考試的時候痛苦那麼就在複習的時候痛吧。

每次複習翻譯我都是硬著頭皮在筆記本上作答的,遇到單詞實在不知道怎麼翻譯的時候編也要編一個。將一篇文全部翻譯完後,同樣趁熱打鐵核對答案,生單詞做好筆記。

關於作文:

作文我一向是靠背誦的,當做完前面幾項任務通常我會去吃晚飯了。吃完晚飯返回圖書館花壇邊,那裡有很多人在背書,我會找個地兒,背作文!

我不是整篇整篇的背,而是背誦前一天摘抄或者劃線的作文金句,比如常見的開頭、過渡、結尾,好的段落,熟練到脫口而出的程度。

背完了我會去圖書館寫作文,把背誦的金句默寫一遍,或者仿寫,寫的要求一定不能省略。只有寫了考試時才寫得出來並且不會出錯,而不是抓耳撓腮干著急。

一天的任務全部完成以後,我踩著薄暮的餘暉,拖著疲憊的身體,懷揣著充實感和滿足感,回到寢室洗洗睡,臨睡前把本子上的筆記從頭到尾鞏固複習一遍。

去圖書館帶手機是為了聽聽力,如果忍不住總想玩手機,那麼就會在圖書館泡更久,計劃失敗一天考過的幾率減一半,你懂的。

04

我一直都很崇尚極簡主義,整個複習過程只有一套真題試卷、一個厚厚的線圈本、一支筆,帶著「全部家當」每天跑去圖書館。

只有通過考試以後,我才發現原來四六級真的沒有想像地那麼可怕。

但是假若三番五次都沒有過,還是會在心裡留下陰影的,到那時更需要巨大的決心和勇氣去戰鬥。

當然,不用複習裸考就可以過四六級的大有人在,但若自己不是其中一個,那麼還是多花時間和精力用心複習吧。

我一直相信,沒有考不過的四六級,只有準備不夠充分的人。

以上是我對英語六級的一點感悟和一點經驗分享,如果能對你有一絲幫助,我將會快樂許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嫻線 的精彩文章:

TAG:嫻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