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Jordan經典飛人商標版權之爭 耐克贏了

Jordan經典飛人商標版權之爭 耐克贏了

雅各布·倫特米斯特(Jacobus Rentmeester)曾在2015年將耐克告上法庭,這位美國攝影師認為Jordan品牌的飛人標誌原型出自於他在1984年的一張攝影作品,耐克的做法侵犯其權益。

時隔三年,這起版權爭議案有了結果。當地時間2月28日,《美聯社》報道稱,美國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最終宣判侵權不成立。法官表示,雖然倫特米斯特的攝影作品與飛人標誌相似度較高,但不代表其擁有這一標誌的版權。換言之,耐克獲得勝訴。

攝影作品原型(左)與Jordan品牌標誌

眾所周知,1984年,21歲的邁克爾·喬丹在NBA選秀中被芝加哥公牛隊選中。不久之後,耐克以5年250萬美元的合同簽下喬丹,並在1985年為其推出第一代Air Jordan籃球鞋。

真正標誌著Air Jordan時代的到來是在1988年——當年面世的第三代Air Jordan球鞋首次使用飛人標誌,此後它逐漸被沿用到Jordan品牌的各種商品上,正式與耐克的「對勾」區別開來。目前,Jordan品牌每年為耐克創造的營收超過30億美元,飛人標誌被認為是一次成功的設計案例。

直至2015年,一位來自紐約的攝影師雅各布·倫特米斯特突然將耐克告上法庭。

根據倫特米斯特的描述,1984年夏天,他為邁克爾·喬丹拍攝了一張空中躍起、雙腿分開的扣籃照片,被刊登在《生活》雜誌的奧運專欄里。他表示,拍攝照片時,自己和喬丹花費很多時間商量拍攝的動作和角度,最終受到芭蕾舞的姿態啟發。

倫特米斯特攝影作品原型

不久之後,這張照片被耐克看中。作為自由職業者,持有版權的倫特米斯特拿到150美元,作為耐克兩次使用這張照片的費用。

1987年,這家運動品牌模仿照片原型,重新拍攝了一張飛人扣籃圖,並且引申設計製作成Jordan品牌的標誌。在此過程中,耐克曾支付給倫特米斯特1.5萬美元,但並沒有買斷這一版權。

距離原照片拍攝超過30年,耐克利用這一飛人標誌賺得不少。此時,倫特米斯特認為,這一舉動違反當年他和耐克公司的協議,因而在2015年提起上訴。倫特米斯特表示,當時耐克購買照片使用權只適用於Air Jordan 1的廣告,後來耐克將此創意用在品牌標誌上則屬於侵權行為。

經過兩年多的審理,法官保羅·沃特福德表示,雖然這一空中芭蕾動作創意源自倫特米斯特,但這隻能證明1984年那張照片的版權屬於其本人,他的版權並不足以在這一概念上形成壟斷。而兩張照片中,飛人喬丹的姿態、背景和燈光位置都不盡相同。最終,法院駁回倫特米斯特在2015年對耐克的索賠訴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體育 的精彩文章:

2018年電競收入或超9億美元 有望2024年殺入奧運會
麥當勞、可口可樂又亮相冬奧會 高熱量品牌贊助體育盛事爭議不止

TAG:界面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