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繼煉《母親的輝煌》系列散文

張繼煉《母親的輝煌》系列散文

張繼煉《母親的輝煌》系列散文

之四:聽聽母親說

隨著兒女們長大成人,母親慢慢變老了,耳畔早已沒了母親的教誨和訴說,更多的是對母親的囑咐、開導和責備。

突然有一天,多想聽聽母親說,聽聽母親親切,滄桑、委婉的聲音。

母親說,她出生在定遠營(今巴彥浩特),在舊社會生活過十年。六歲時,死了生父,九歲時由於生活所迫,母親先是當傭人,後到牧場放牧。

母親常說,當時小,幹活不知道個累,主要是經常挨餓吃剩飯。有一次,母親餓極,快速吃完碗中剩飯,主人搶過母親的飯碗在狗食盆里舀回一些剩飯讓母親繼續吃。母親吃進去的是眼淚和仇恨,從此,母親開始胃痛。

在過去的歲月里,十二口人穿鞋穿衣全靠母親做。母親的手簡直就是一座小型製鞋廠和服裝加工廠。若將她老人家一輩子納的鞋底、做的鞋和衣服堆積起來,也夠拉幾卡車了。

那是母親的財富。

母親說我第一次過年穿新棉衣是13歲那年。她用賀蘭山青羊皮託人給我和弟弟每人做了一件無布裡布面的「白茬」青羊皮衣。雖無襯衣可穿,一件小小的破背心又難以抵擋羊毛的刺癢,我們兄弟倆還是樂開了懷,東家進西家出,好不自豪。那是我第一個最開心的春節,因為母親第一次沒有為過年給我們做衣服而去借錢、借布票、討要舊衣服。

母親說,因子女多,初小、高小、初中分幾處念書,父親經常苦戰在外,一家口糧幾處分用,母親無論怎樣節儉,就是不夠吃。母親只能挖些苦菜以補口糧不足。

母親常說,她嫁給我父親後,幾乎就沒有從大隊領過錢。大隊的往來帳款一欠就是十幾年,到了74年已經是2800多元了,這在當時是一個不小的天文數字。所以,母親幾乎是靠借錢買醋買鹽買醬油買補衣裳的補丁操持家務的。

母親和父親一道,靠著承包的幾十畝地供我們上中專、上大學、參加工作、娶媳婦、嫁閨女。培養出全村第一個大學生,成為全村考上大中專學校最多的家庭。我們家也是全村第一個由子女主動按月給老人生活費的家庭;當然了,也是全村黨員最多的家庭。

母親常對我們說:媽該知足啦,媽從一個苦孩子,到真正成為人,成為你們的母親。現在兒孫滿堂,你們中有幹部、有大夫、有老師、有工程師、有司機、有教授,想吃啥吃啥,想穿啥穿啥,該知足了。每每講起這些,母親就自豪,就感慨。彷彿這就是她一生的追求和嚮往。

有些人講付出又講收穫,有些人卻只講收穫不講付出。世界上只講付出不講收穫的人就是母親。

農民收穫金秋,工人收穫產品,軍人收穫安寧,商人收穫利潤,母親收穫了什麼?

母親在完全的付出時她沒有想到過收穫,然而母親確確實實收穫了金秋,收穫了豐碩,收穫了子孫滿堂,收穫了天倫之樂,收穫了豐衣足食,收穫了人生的追求和幸福。

實際上,和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我們的母親真正收穫了生命的軌跡和人生。

今年年初的一天,電話彩鈴聲響,來電顯示是個生號,本想壓了,又覺得眼熟。接起一聽,傳來一個高亢、興奮而又透著自豪的震耳音。挪遠手機仔細聽,聽了一陣子,別說是誰了,連說的啥也沒聽清。

「請問你是那位?」

「我是你媽!」

「啊!」

趕緊壓掉電話查號,果然是母親。我一下子感到悲哀和沮喪,想起了人們常說的一個社會百分比——沒有母親不記得子女的生日,而子女能記得父母生日的不到30%,何況母親的電話號碼呢。

咋好意思再打過去呢,趕緊往母親家跑。

原來,母親是要告訴我,她在村裡領工資了。

「多少?」我問。

「五百多呢!」母親說。

「一年?」

「一個月!」

「以後,你們就不用再給我生活費了。」

我有些不信,撥通電話問在阿左旗當領導的朋友。朋友說,不光你媽,女50歲、男55歲退牧還草的農牧民,每月都能領到500多元的養老保險金……

哈哈,電燈電話樓上樓下算個啥,我媽都領開工資了。

母親就開始常常說這件事,光我就聽了不下十次。

不過,我還是主持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會議的決定就一項,不但沒有取消每個子女給母親的生活費,還漲了百分之四十。(作於2003年)

作者簡介張繼煉,男,1957年冬出生。國家一級作家、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文化學者。

  內蒙古自治區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西部散文學會副主席兼神舟文學藝術院院長、中外散文詩學會主席團委員、內蒙古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中國散文家》雜誌副主編;阿拉善文化文學藝術研究會會長、阿拉善盟保健協會主席、瀚海園讀書會會長。

  有近300餘萬字作品發表。出版散文集《秘境阿拉善》、《西部的風》;小說選《把你的丈夫嫁給我》、《遙遠的牧場》,長篇小說《拒酒記》等。編輯、主編文學類圖書30餘種;作品100餘篇收入全國40餘種版本作品選集。

  長篇小說《拒酒記》獲內蒙古「五個一工程」獎、內蒙古「索龍嘎」文學獎;中篇小說《酒罪》獲《小說選刊》全國二等獎;短篇小說《遙遠的牧場》獲中國小說學會「中國當代小說獎」;散文作品《阿拉善的這個春天》獲「中國當代散文獎」、第七屆「冰心散文獎」獲得者。

  曾任內蒙古阿拉善盟阿左旗木仁高勒蘇木(鄉)衛生院院長、阿拉善盟健康教育所所長、盟衛生防疫站站長、盟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阿拉善盟文聯主席。圖片來自於網路)。

運河槳聲

名譽主編:張繼煉 【內蒙古自治區作協副主席】

主 編:趙日超【東方旅遊文化網總編】

執行主編:季學軍【市場信息報淮安信息採集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運河槳聲 的精彩文章:

湯建才 雪落人間美

TAG:運河槳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