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理解《難經·四難》:「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谷味也,其脈在中」?

如何理解《難經·四難》:「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谷味也,其脈在中」?

如何理解《難經·四難》:「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谷味也,其脈在中」?

吳沛田

此語簡明概括了呼吸、內臟、脈搏三者之間的關係。

(1)呼吸和內髒的關係:呼氣向外向上屬陽,吸氣向內向下屬陰;心肺居上屬陽,肝腎居下屬陰,故《難經·十一難》謂:「人吸者隨陰入,呼者因陽出」。腎位最下最里,如腎氣衰弱,吸氣不入,不能深達腎部,即臨床所謂「腎不納氣」。脾為胃行其津液,為後天之本,故其脈在中。丁錦說:「心肺居上,陽也;呼出必由之;腎肝居下,陰也,吸入必歸之;脾受谷味而在中,則呼出吸入無不因之。」

(2)脈搏和內髒的關係:寸口在肺經,是氣血最旺盛、經氣流注最顯著的部位,而肺有主治節、朝百脈的作用,全身經絡、臟腑都直接或間接地與肺相聯繫,尤與心、脾、腎關係密切。血之運行需賴肺氣宣發,但必須通過心脈,才能到達周身;脾為足太陰,肺之經脈起始於中焦脾胃居處,《素問·五臟別論》指出:「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腎臟元氣的變化亦能從寸口反映,因「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難經·六十六難》)。《素問·移精變氣論》:「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腎精旺盛,水谷精氣充盈,先後天合作,神氣自充,故臟氣之盛衰可從脈搏察知,即《內經》所謂寸口「獨為五臟主。」

(3)呼吸和脈搏的關係:正常人之呼吸與脈捕次數是有一定比率的,如《素問·平人氣象論》:「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肺主氣、心主血;肝藏血、腎藏精,如果五臟協調,氣血運行正常,兩者關係恆定,反之,將會直接影響兩者間正常比率。

(4)辨脈陰陽之方法:以寸關尺講,寸屬陽,心肺所主;尺為陰,肝腎所主;關居中,脾胃所主。以浮中沉講,浮為陽心肺所主;沉為陰肝腎所主;中居兩者之間,屬中州,脾主之。葉霖說:「脾屬土居中,旺於四季,生養四臟,其脈來從容和緩,不沉不浮,故曰其脈在中也。」

(5)強調脈以胃氣為本:「胃氣」是脾胃機能的集中概括,正常脈象謂之有胃氣。在動態上表現為虛實和調、節律一致、至數分明、從容和緩。「呼吸之間」有陰陽協調之意,四時五臟脈象皆在從容和緩之中微有弦、鉤、毛、石之象。反之,即為異常。如《素問·平人氣象論》,「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總之辨脈當首分陰陽,注意有無胃氣乃為關鍵。

校對:郎玉鳳

一心一醫

您的健康守護專家

藏寶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小比熊出門就往水坑踩,被媳婦兒數落之後開始鬧脾氣,感覺心涼涼
這6件事,會讓你脾氣越來越好!值得收藏!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