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翰林苑詩話之小時候,元宵節的那盞燈……

翰林苑詩話之小時候,元宵節的那盞燈……

元宵節,我想起了我小時候的那盞燈。。。。。。

那盞燈,不華麗,是用最普通的塑料做的,透明的,各種顏色都有,樣式簡單,兩頭收口是正方形的,中間的燈籠體也是方形的。

光有了燈籠也不行,還得有一個架子托著燈籠,在燈籠里點上紅色的小蠟燭,然後挑著它到街上去遊走才算是過了元宵節。

至少是在我八歲之前,我每年都要挑著這種燈籠過元宵節。

每年的正月十二十三我和妹妹就催著父親給我們做燈架,找一塊薄厚適中的小木板,木板的大小是根據燈籠的收口來決定的,通常要比收口稍大一些,因為總要能托著燈籠才算。在木板上鑿兩個孔,把一根粗鐵條的兩端穿進去固定好然後在鐵條拱起的弧形處擰出一個鼻兒來好穿繩子,再找一根相對光潔的棍子來挑著繩子,燈架就算做好了。

在做好的燈架底托上點上一根細細的紅色的小蠟燭,把燈籠罩上去,我們就挑著去街上。

街上漆黑一片,一條大路,從村東直通村西,遠遠的,看見三兩點燈閃爍,星星點點的,流動著,聚攏著,一會兒又散開去。我和妹妹總是挑著燈,到幾個嬸嬸家裡去走一趟,然後到爺爺奶奶家,或者在街上和別的孩子們挑著燈籠靜靜的聚在一起,彼此欣賞一下對方的燈籠,其實大致都差不多,有區別的地方也只是顏色的差別。等蠟燭燃燒的差不多了,就回家去,一般以燒完一根蠟燭為限,每年我們都想多玩一會兒,能點第二根蠟燭都算是奢侈事兒。

那時的鄉下,很少有人家放煙火,偶有一家兩家放的,總能吸引全村人的目光。那時的煙火也簡單,沒有現在的式樣和顏色,就是一些很粗的炮仗,放的時候嘩嘩的濺火星,最多火星能濺到一樹高就算是好的煙火,等火星濺完了,煙火也息了。

那時的鄉村,有著簡單靜謐的快樂,雖清苦,但還算是自得其樂。

燈籠年年都要點,所以年年都要做燈架,而我總是覺得自己的那個燈架沒有妹妹的好而倍感遺憾。

我們小孩子的小燈籠,像夏夜的螢火蟲一樣在冬天的夜裡散發著微弱的光,聞著蠟燭燃燒的氣味兒,摸著被蠟燭烘得暖暖的燈籠,心裡充滿了快樂和滿足,就是這一盞最樸素的燈,照亮了我們童年的整個天空。現在,我無論如何都理解不了那時候對挑燈籠的那種強烈的渴望——像是一種不得不爾的儀式,是定死的程序,必須完成。

不只是我們小孩子要玩燈籠,半大的孩子,隨便找來一塊大塊頭的紅薯或蘿蔔,在上面挖出洞來,在洞里塞上浸了汽油或柴油最不濟也是燈油的棉花,然後把自製的這款說不上是什麼的東東用相對長的棍子固定在一端,點燃起來,火苗忽忽的燒著,歡快的半大孩子們把這個奇特的燈掄來掄去,亮光忽閃忽閃的,謂之「忽閃燈」。忽閃燈也不華麗,但對我們這些更小的孩子充滿了吸引力,因此顯得有趣,要比我們靜靜的挑著燈籠到漆黑的大街里遊走展示一番要有趣。

後來長大了,便見了各種各樣的燈,仿古的紙燈籠,新潮的電動燈籠,各種材料被做成了各種花朵果實和動物的形狀;也看了很多更為富麗繁盛的煙火,直入雲霄的煙火,各種耀眼,各種閃爍;見識過人們為了欣賞一場煙火傾城出動的盛況,帶著望遠鏡,扶老攜幼,只為看一場盛世煙火的綻放。

像極了那首無名氏詩:

火樹銀花鬧全城,萬頭攢動賞花燈。

莫怪人稱第一景,億兆星斗燦龍宮。

我並不是很愛看那瞬間綻放瞬間零落的煙火,但我還是很喜歡那元宵節的盛況,整個熱熱鬧鬧的人間,花燈萬盞,好似變成了億兆星斗裝飾照耀的水晶宮。

我小時候渴望挑燈籠,現在我的小女兒喜歡放煙火。

她把小小的煙火一支支圍成一個圓圈,然後單獨點燃一支,再用這一支去點燃地上的圓圈,於是,煙火嗤嗤的閃亮起來,亮成一個圓圈,她大為高興,很有成就感。

看著她自主研發的放煙火遊戲,我想起自己的童年,人們啊,不管經過多少年不管歷經多少代,無不是向光向明向熱向暖。

煙火或蠟燭燃燒閃爍的過程或許很短,但驚艷的心思和情懷卻很深很長,不然,人生哪來的希望?

芳菲華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芳菲華年 的精彩文章:

寶貝成長日誌·兒子擔心自己娶不上老婆
小說推介:《重生之玩轉娛樂圈》

TAG:芳菲華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