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現代人的壽命比父輩更長?

現代人的壽命比父輩更長?

現在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們比他們的上一代平均多活6年。由全球疾病負擔研究所作的的一項最新分析透露,現在的男人比1990年代的男人平均多活5.8年,女人多活6.6年。高收入地區癌症(下降15%)和心臟疾病(下降22%)死亡率的降低是導致這些地區平均預期壽命增加的主要貢獻因子。

與此同時,低收入國家腹瀉、下呼吸道感染(影響到肺部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和新生兒疾病死亡率的快速下降是預期壽命延長的貢獻因素。

全世界範圍內預期壽命總體上正在提升,但有一個明顯的例外。研究發現,儘管全球範圍內每年由於艾滋病毒/艾滋病導致的死亡人數自2005年的高峰期以來已經大幅度下降,但是,在撒哈拉以南48個非洲國家中,這種疾病仍是其中28個國家人口過早死亡的最大原因。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全球範圍內造成過早死亡的十大主要死因幾乎沒有發生改變,到2013年,其中九大原因仍位居前十之列,僅有艾滋病毒/艾滋病擠進前十,肺結核落到第11位。

全球範圍內,自1990年以來,由於艾滋病毒/艾滋病導致的壽命丟失年數增加了344%,藥物性疾病增加119%,慢性腎臟病增加90%,阿爾茨海默氏病增加89%。

發表在柳葉刀醫學雜誌上的這項研究,把戰爭列為導致敘利亞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據估計2013年有30000敘利亞人死於戰爭,而在過去的兩年中另有30000人成為戰爭的犧牲。

在高收入地區,預期壽命增加主要歸功於癌症和心臟疾病死亡率的下降。

專家們發現,在一些低收入國家,預期壽命出現了一些巨幅的增加。在尼泊爾、盧安達、衣索比亞、尼日、馬爾地夫、東帝汶和伊朗,在過去的二十年里預期壽命增加超過了12年。

自1990年以來,某些特定死亡原因在世界範圍內呈現增加趨勢,包括肝癌、藥物使用性疾病、慢性腎臟疾病、鐮狀細胞病、糖尿病和胰腺癌症。

儘管在過去23年內兒童死亡率出現顯著的下降(從1990年的760萬降到2013年370萬),但是下呼吸道感染、瘧疾和腹瀉病仍然列於全球5歲以下兒童五大死亡原因,它們每年仍殺死接近200萬1歲到5歲的兒童。

1990年到2013年年間,英國男性平均預期壽命從72.9歲增加到79.1歲,但同期英國女性平均預期壽命僅增加4.4年,從78.4歲上升到82.8歲。

在東歐,2013年一半的過早死亡是由於五大原因:心臟疾病、中風、自我傷害、肝硬化和道路交通傷害。同時,世界上一半的自殺死亡發生在印度和中國。

在印度,1990年到2013年年間,男性出生時預期壽命從57.3歲上升到64.2歲,女性從58.2歲上升到68.5歲。印度在降低兒童和成人死亡率方面已經取得很大進步,成人死亡率每年下降1.3%,兒童死亡率每年下降3.7%。

道路交通傷害和人際暴力(指相互認識的人之間的暴力衝突) 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過早死亡的主要貢獻原因,在該地區的29個國家中,分別有17和15列於前五大主要死亡原因。這個地區以外全世界其他國家,僅有南非的人際暴力被列於造成過早死亡的前五大原因。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國華盛頓大學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克里斯托弗博士穆雷教授說:「我們看到對抗各種疾病和損傷獲得很好的進步,甚至可以說是顯著的,但我們可以而且必須做得更好。針對如痢疾、麻疹、肺結核、艾滋病毒/艾滋病和瘧疾等重大傳染病的集體行動和資金投入的大幅增加已經產生了實際的影響。」然而,這項研究表明,一些主要的慢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但它們的的重要性已經上升,尤其是藥物性疾病、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腎臟病。」

(編譯:掙脫枷鎖的囚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工 的精彩文章:

Oracle10g的安裝步驟-附圖詳細
LG 兩大全面屏旗艦可升安卓8.1:獲谷歌獨家認證

TAG:極客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