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美經貿關係的未來發展趨勢

中美經貿關係的未來發展趨勢

作者丨崔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研究部主任

來源丨《中國外匯》2018年第5期

要點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與趕超,在未來一段時期,中美經貿關係的演變將呈現一些新的特點。中國應該把握兩國經貿關係的新特點、新趨勢,爭取以合作共贏為基調,有效管理兩國經貿關係。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前首席經濟學家Rogowsky教授在北京的一次座談中曾提到,華盛頓的官員與智庫在思考中國經濟總體規模達到美國兩倍的時候,美國該如何處理中美經貿關係的問題。

以國內生產總值衡量的中國經濟總體規模達到美國的兩倍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即使在總體規模上達到美國的兩倍,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只是美國的一半左右,然而美國學者已經在思考這個問題了。那麼,中國學者是否也應該考慮一下這個問題呢?

中美經貿關係日趨橫向化

中美經貿關係長期以來是一種縱向的分工關係,但今後將逐漸向橫向關係發展。一般來說,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國際分工稱為垂直型國際分工,也叫縱向分工;發展水平相近的國家間分工稱為水平型國際分工,也叫橫向分工。在橫向分工關係中,基於要素稟賦差異的國際貿易減少,產業內差異化產品的國際貿易增多;單向的以利用便宜勞動力為主的跨境投資減少,雙向的以利用對方市場為導向的跨境投資增多。

從經濟基礎來看,此前,美國生產力遠遠超過中國,但近幾年中國呈現出迅速趕超態勢。中國已經佔有了越來越多的資本與技術,在全球價值鏈中正在向中高端升級,掌控能力提高,國內增值幅度也在上升。這些都說明,經濟基礎意義上的中美經貿關係,傳統上是一種縱向分工關係,而未來將日益橫向化。但目前看,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仍然處於繼續趕超的階段,中美經貿關係將呈現一種縱、橫交錯的態勢。

經濟基礎意義的經貿關係發生變化,必然導致上層建築意義的經貿關係發生變化。從貨物貿易出口看,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比例在2000年只有2.07%,到2016年已上升至7.96%;而中國對美國出口佔總出口的比例,2000年為20.94%,到2016年則微降到18.24%。如果加上服務貿易,中美雙方的出口中,以對方為目標市場的比例則更加接近。可以預見,在未來某個時點,美國出口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會超過中國出口對美國的依賴。這對雙邊經貿關係必然產生重要的影響。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中,美國的壟斷性話語權有所弱化,中國的話語權正在提高。從這個意義上講,中美之間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中的地位也正在橫向化。但是,中國無意挑戰或者推翻現有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而是願意與美國等其他國家共同維護並發展、完善這一體系。中國需要充分尊重其他國家的利益關切,不僅尊重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的關切,更要尊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關切。實事求是地看,在未來一段時間,在很多方面,中國仍將長期保持發展中國家的特徵。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並不僅僅是因為中國正在日益富強,而在於中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兼具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雙重特徵,可以起到橋樑與協調者的作用。這恰恰是中國發揮更大作用的重要優勢來源。

中美競爭與合作的主要領域從商品市場向要素市場擴展

在過去四十年中,中美之間在商品市場上存在比較充分的競爭與合作,但在要素市場上的聯繫相對薄弱。例如,美國對華投資規模與中美貨物貿易規模相比就很不成比例,從而使目前中美經貿關係的關注點大多局限在商品市場領域。

如果說隨著中國產業升級趨勢使得中美之間在許多產業的競爭上會日益激烈,那麼,這種競爭可能不光體現在商品市場上,而會更多體現在要素市場上。這裡所說的要素,主要是指資本、技術和人才三大要素。

特朗普當前一系列政策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於爭奪國際資本。相對於資本市場的競爭,技術市場的競爭可能將更為激烈。美國近期發起的301調查對中國提出了四項指控,都是指向技術。他們擔心中國存在強制技術轉讓,對「中國製造2025規劃」,他們也有疑慮。對於人才的爭奪問題,目前媒體以及學術界的討論都不多,但這也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問題,而且在未來國際競爭中的重要性將越來越高。

國企問題會日益成為中美經貿關係的焦點問題

2017年財富雜誌全球500強裡面有115家中國企業,在五百強的前四強裡面有三家是中國國企,且在上榜的中國大陸企業中,絕大多數是國企(包括18家地方國企)。可以想像,在中國經濟體量發展到美國兩倍的時候,全球五百強裡面將會有多少是中國的國企。

TPP協議用了一章的篇幅,來對國企進行規範。其中提出的競爭中立原則,從原則上來講就是讓各類企業在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上競爭。這在理論上沒有錯,但在具體規範上,是不是可能對我們的國企產生歧視性效果?這個問題國內已經做了一些研究,但還不夠充分。美國退出TPP以後,現在提出要在北美自由貿易區里設定比TPP更高的國企競爭標準。在TPP中,美國是以越南作為靶子來設計國企規則的;而在北美自由貿易區里,國企規則的實際約束效果可能並不重要,其引導未來規則制定的意圖似乎更為明顯。

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建設將成為中美競爭與合作的重要內容

近十五年來,中國正逐漸成為國際經貿規則的制定者,且今後還會爭取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世界經濟格局演變導致的必然趨勢。美國為戰後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也獲得了巨大利益。但從目前看,美國已經放棄世貿組織多哈回合的談判議程,這是否意味著美國今後將完全放棄多邊呢?筆者認為,美國既沒有放棄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的主導權,也沒有完全放棄多邊談判手段,只不過在今後,在運用多邊、區域、諸邊、雙邊與單邊行為的手段選擇上,可能會更加靈活。

美國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中長期擁有主導性甚至壟斷性的話語權,這給美國帶來了巨大利益,同時也為其他國家的商品與投資提供了開放水平較高的市場。但近年來,美國在市場開放方面逐漸趨向保守,貿易政策更加強調固本培元,減少國際義務。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在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大局不破的情況下,可能會不時破一些小局,退出巴黎協定和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就是例子;多邊貿易體系的底線可能也會不時遭到美國的挑戰。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貨物、服務、資本、勞動力和技術五大流通的國際規則體系的建設進程處於參差不齊的狀態:貨物貿易規則相對完整;服務貿易規則框架初成;技術領域有知識產權保護多邊規則,但沒有技術流動的規則;資本和勞動兩大要素的流通也都沒有形成自己的規則。競爭規則有時被視為投資規則的一部分,有時被視為單獨的規則體系。競爭與投資作為世貿組織的新加坡議題被放棄之後,多邊競爭規則也完全處於空白狀態。因此,真正完整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建設還任重道遠。推動這些規則的建設對美國有利,對中國也有利。但是,美國不會再如二戰後的一段時期那樣以一己之力主導規則的建設,而是會使用更加靈活的方式。美國在最近對中國的301調查中提出了四項指控,涉及技術、資本、信息在國際間的流動。而這幾方面,目前都沒有多邊的規則紀律。美國這次是通過單邊行動來解決具體問題,但未嘗不會對今後規則的建設產生影響。世貿組織外規則(WTO-extra rules)的制定,既可能成為中美經貿關係中重要的爭奪點,也可能成為重要的合作點。

以爭取共贏合作為基調管理未來中美經貿關係

現有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對中國來說總體上是有利的。即使現有規則體系存在不平衡、不完善的地方,規則的存在仍給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可預見的、穩定的國際制度環境。中國要基於維護與發展現有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立場來行使自己的話語權,並且爭取發揮更大作用。與此同時也要重視美國在其中的作用,認為美國會放棄對全球經貿規則制定的主導權,甚至認為美國國內保守主義傾向會使美國完全放棄現有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把握中美經貿關係橫向化趨勢,在充分合作中競爭

靈活把握中美經貿關係橫向化的趨勢,是今後一段時期管理中美經貿關係的關鍵所在。經貿關係的橫向化,意味著兩國的比較優勢產業重合度日益上升,產業內競爭會更加激烈。產業層面的貿易摩擦與貿易救濟可能更加頻繁,成為一種新常態。然而,經貿關係的橫向化也意味著中美兩國對某些全球經濟治理中的重大問題可能出現接近的立場。這一點在投資規則方面尤其明顯。中國對外投資的迅速增長使得中國在投資保護與全球資本流動方面的利益訴求正在發生變化。美國長期推動提高投資保護標準、促進資本全球自由流動,但成果有限,在全球層面從來沒有獲得突破。2016年G20杭州峰會上通過的《全球投資指導原則》,是在全球層面通過的第一個相關規則,雖然是非約束性的,但為今後的多邊投資規則體系打下了基礎。這可以說是一個突破。如果沒有中國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大國之間的協調,這一突破是不可能取得的。

堅定不移地加強中美在雙向投資、技術合作與人員交流方面的合作

資本、技術、勞動三大生產要素國際流動性的提高,是現代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三大要素流動是三位一體、互相融合的,擋住其中任一種要素的流動,都可能引發另一種要素的替代性流動。即使是針對三種要素建立系統性壁壘,在當前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其最終效果也可能有限,而且會使壁壘建立者受到損失。無論美國國內針對中國的限制性措施主張最後在何種程度上實施,中國都應該繼續加強中美在雙向投資、技術合作與人員交流方面的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促進技術交流的前提,因此,對於現有的多邊知識產權保護規則,應該在執行上進一步加強。對於國際大科學計劃與大科學工程,國際人才引進與合作工程,應該毫不動搖地設計實施。

要團結美國,共同維護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並填補規則空白

雖然美國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建設中表現出了一些戰略收縮的跡象,但我們仍應充分認識到,美國是不會放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建設的主導權的,只不過是規則之爭的場所從多邊向區域、雙邊以及國內法領域擴展了。正如上文分析的,完善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還遠遠沒有建設完成,一個更加穩定的、具有很高可預見性的完善的規則體系,對於具有廣泛全球利益的中美兩國來說,都是必要的。因此,我們完全有團結美國的可能性。我們對美國提出的填補規則空白的主張應該積極回應,拿出中國方案;同時,要廣泛尋求中國的進攻利益,提出中國議題。

對於已有規則的領域,中國應該繼續切實遵守規則;對於沒有規則的領域,中國應該更加積極地引領與參與規則的制定。中國在全球經貿規則的制定方面應該更加具有前瞻性:國際規則的制定動輒耗時十年八年,今天看起來對中國是高標準,十年以後對中國可能就是亟需的,甚至可能變成低標準。考慮到這一點,中美兩國之間的合作空間會更大。

要充分運用美國因素,推動國內經濟改革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進程促進了中國的開放,而開放又促進了改革。改革開放的四十年證明,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是成功的,也證明與美國的競爭與合作,可以成為推動中國改革的一個因素。在與美國的幾次知識產權爭端中,中國培養了一批知識產權領域的專家,促進了知識產權制度的建設。在中美雙邊投資談判中,中國在2013年7月承諾,以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模式與美國談判。儘管談判沒有完成,但通過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年的試點,我們已經在全國推行了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在與美國的談判中,有些舉措看似是對美國的讓步,實際上是我國經濟發展客觀需要的開放舉措和改革舉措。而國際談判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這些改革開放舉措的推出,使我們通過談判得以更加深入地研究、了解了各國的開放與規制措施,培養了人才,促進了國內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

國企改革是中國經濟改革的核心問題。國企在中國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升級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與此同時,要想使國企在世界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需要打消世界各國對中國國企的擔心與疑慮,為中國國企爭取良好的國際競爭環境。競爭中立原則我們越是迴避,中國國企受歧視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對於國企競爭規則,我們應該加強研究,爭取積極主動,為國企的全球競爭規則提出我們的方案。我們應該將國企競爭規則與跨國公司競爭規則統一起來談,爭取建立多邊統一的競爭政策規則體系。國企競爭規則的談判,反過來也能夠影響我國的國企改革,促使中國國企競爭行為規範化,能在今後世界經濟體系中走得更遠、走得更穩。

綜上,中美兩國作為世界上兩個最大的貿易國、最大的經濟體,兩國經貿關係不僅會影響兩國的經濟發展,也會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重要的作用。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與趕超,在未來一段時期,中美經貿關係的演變將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中國應該把握兩國經貿關係的新特點、新趨勢,以爭取合作共贏為基調,有效管理兩國經貿關係,促進改革開放,推動中國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版權聲明

凡註明「來源:中國外匯」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外匯管理雜誌社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公眾號授權不得進行營利性使用。非營利性轉載或引用,應註明「來源:中國外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公眾號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外匯 的精彩文章:

孫傑:2018世界經濟形勢展望
No.82 境外消費、留學費用退款

TAG:中國外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