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佛系區塊鏈之城

北京:佛系區塊鏈之城

伴隨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我國各大城市的蛋糕爭奪戰也越發激烈,城市的概念不只是地理區位的劃分,更是新興技術的分食。

從大數據到人工智慧,一個新興技術的萌芽,都會有地方主動擁抱,從而形成新的城市經濟增長點和形象名片。貴州就成功將大數據,雲服務作為自己嶄新的金字招牌,一改曾經落後的固有形象。

區塊鏈,對於各大城市,更是一個難得一遇的技術饋贈,誰能最先把自己的城市名稱與區塊鏈捆綁在一起,誰就站在一條充滿想像的朝陽之路上。

現在,在這條路上,競爭激烈,上海,杭州,深圳,貴陽,青島.....都是正在賽道上飛馳的運動員,但看到這樣的陣容,我們不禁產生了一個疑問:

北京,在幹嘛?

先來看看,各大城市都為區塊鏈做了哪些努力:

截至2017年年底,國內共有浙江、江蘇、貴州、福建、廣東、山東、江西、內蒙古、重慶等9個省份、自治區和直轄市就區塊鏈發布了指導意見,多個省份甚至將區塊鏈列入本省「十三五」戰略發展規劃。

從文件發布的數量上看,浙江、江蘇、貴州三省最多,數量分別是5、4、3。從支持力度上看,貴州貴陽、浙江杭州、山東青島、廣東深圳、重慶四地將區塊鏈放在較為重要的位置,並出台了專門的政策扶持文件。

但是北京,就像一個佛系青年,面對波瀾壯闊的區塊鏈世界,內心平靜,始終未有任何利好政策,以及大規模扶持舉措。

北京區塊鏈政策的不明朗,不僅僅是相對於其他的城市而言,也是相對於國家層面的。

近日,《人民日報》第17版財經周刊,刊登了整版3篇關區塊鏈的專題報道,其中在《三問區塊鏈》一文中,作者引用《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以下簡稱《白皮書》)內容:建議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先進做法,結合我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情況,及時出台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重點支持關鍵技術攻關、重大示範工程、「雙創」平台建設、系統解決方案研發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等。同時,建議國內重點企業、科研、高校和用戶單位加強聯合,加快共識機制、可編程合約、分散式存儲、數字簽名等核心關鍵技術攻關。

從國家媒體的風向發布,以及早在2016年便出台的《白皮書》可以看出,國家高層是已經對區塊鏈技術有過深入的研究,並達成了一定意義的一致性認可的,所以現階段,各地政府出台的相關政策,皆為響應國家號召,明確了一些區塊鏈適合應用的場景及政府鼓勵的領域等,用以指導區塊鏈技術相關企業發展。

但北京的區塊鏈政策空白與簡單的引導行為,與任何國家層面的態度相對比,都說不上積極。

同樣是國家的風向號召,前幾年在舉國上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候,北京的各項政策利好,以及扶持行為可謂花樣頻出,百花齊放。但現在,在區塊鏈領域,同樣的國家鼓勵,卻很難想像這與之前是一個北京。

現階段,北京雖然尚未有明示政策出台,可新的區塊鏈企業卻並不少見,無論是區塊鏈行業的註冊企業數,還是專做區塊鏈的項目數,都位居全國首位。據研究機構統計,北京區塊鏈企業數量14家,杭州躍居第二位10家,而上海為8家,深圳5家。?

但是,如果我們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而不是僅僅著眼於歷史數據的話,杭州,上海與北京差距十分有限,北京的領先度並不高,而杭州更是一個不知不扣的區塊鏈後起之秀,進步神速。

同時北京區塊鏈早期多從事代幣相關業務,國家的監管也使得這些企業倍受打擊,例如曾經世界排名前三的比特幣交易所——火幣、OKCoin已被關閉。北京也成為這次監管受影響企業數最多的城市。

不僅如此,北京的佛系區塊鏈,還表現在學術研究上也同樣不爭不搶。眾所周知,區塊鏈作為科技含量極高的新興概念,一定是離不開學術的支持,例如國內一些頂級公立大學正在加緊開發一些區塊鏈專利申請。

近日浙江大學、深圳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機構已經申請了一些區塊鏈技術專利,並已在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SIPO)披露,這預示著國內的學術科研機構對區塊鏈的研究已經拉開了大幕,同時與此相關的研究投入也會進一步擴大。但是,作為中國頂級學府的聚集之地,北京的科研院校也未見可期待的區塊鏈科研成果。

區塊鏈的大熱,就像一鍋高湯,人人見之,皆想分食。高湯之下,爐火映襯出周圍人臉上迫切的凝望,滬杭深渝,面目一致。只有北京一個人,面朝高湯,心若止水,真正的佛系大抵不過如此。

其實,北京的大門是面像區塊鏈敞開的,但是姿態有限,愛來不來。

作者/一小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撒幣遊戲」火爆絕非偶然,直播+的新時代剛剛開始
奇虎360涉足韓國交易所Zeniex,合作改善區塊鏈安全技術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