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人街探案2》:如果兇手早知道這些,就不會……

《唐人街探案2》:如果兇手早知道這些,就不會……

GIF

春節檔賀歲片《唐人街探案2》上映至今擁有20億+票房。 片中James是一個天才外科醫生,救過很多人的性命,當他知道自己患上癌症,上帝和科學都不能治療自己的癌症時,改信「道」,歪曲「道」,企圖通過長生不老的方法延長生命,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其實面對肺癌、胃癌、直腸癌等發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的癌症,1/3惡性腫瘤可預防,1/3可治療,1/3可治癒,預防和治療癌症的主動權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裡。

遠離肺癌,關鍵是遠離「三霾五氣」

過去30年,中國肺癌死亡率上升465%,已經成為中國惡性腫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其發病率已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肺癌的高危因素

吸煙:「320」人群,即吸煙20年以上,20歲以下開始吸煙的,每天吸煙20支以上的;吸煙指數(吸煙年數×平均每天吸煙支數)在400以上者,或每日吸煙大於20支的45歲以上人群,均被認為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除此之外,大氣污染、職業因素(如建築業、石棉礦開採接觸石棉)、肺部慢性疾病(如肺結核、慢性氣管炎)都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肺癌的早期報警癥狀

出現了以下癥狀要積極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刺激性乾咳、咯血(痰中帶血或血痰)、胸悶氣促、胸痛、發熱,當上訴癥狀超過兩周,一定要重視並及時到醫院就診排查。

如何早期發現肺癌

對於工作和生活在肺癌高發地區、年齡在50歲以上、有長期吸煙史、有腫瘤家族史、既往有肺部疾病史、有環境和職業致病因素等肺癌高危人群,應每年用胸部CT進行肺癌篩查。健康人群自45歲起,也應通過胸部CT進行肺部檢查,若第一次胸部CT查出沒有問題,日後可以每兩年進行一次胸部CT篩查。

肺癌的治療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不同類型的肺癌採用不同的治療手段或綜合治療。手術治療、放化療以及靶向治療等依然是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早期肺癌已經可以通過微創外科手術和基因檢測精準的靶向治療藥物得到臨床治癒,且5年生存率接近100%。晚期肺癌根據患者情況將手術、放療、化療等多學科治療方法綜合運用。隨著科技的發展,如多種靶向及免疫治療的發展,肺癌已經成為一種可控制的慢性病,就像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一樣,可以通過藥物控制達到延長生命目的。

如何預防肺癌

遠離肺癌,關鍵是遠離「三霾五氣」,即室外大氣污染,室內空氣污染——煙霾(包括煙草煙霧煙氣、廚房油煙氣等)以及心理污染(長期愛生悶氣)。

具體可這麼做:戒煙;口罩防護;工作環境中接觸污染氣體、粉塵者做好防護措施並定期檢查;在霧霾天盡量減少外出活動,做好防護措施;健康飲食、規律作息、鍛煉身體,保持心情愉悅。

胃癌是沉默潛伏的健康殺手

我國一直是「胃癌大國」,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我國每年有40萬的胃癌新發病例,佔全球40%左右。胃癌是一種與生活方式「緊密相連」的癌症。

胃癌具有隱蔽性

胃癌癥狀隱蔽。由於胃癌早期沒有特徵性的癥狀,大多患者確診時已屬於中晚期。來醫院就診的胃癌患者中,只有不到20%為早期患者,從而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大部分胃癌患者的初期表現為上腹部隱痛、胃口差、噁心、飽脹等不適癥狀,由於這些癥狀與普通胃病的癥狀極為相似,很容易被人們忽略,誤認為普通的胃良性病變。

胃鏡篩查率低。在日本,規定40歲以上的民眾每年需進行一次胃鏡檢查,這項規定大大提高了他們胃癌患者早期診斷率。而反觀我國,胃鏡篩查率還很低。如能被早期發現,胃癌患者術後的五年生存率達90%以上。

胃癌的高危因素

幽門螺桿菌感染:在我國有一半多以上的人群為幽門螺桿菌攜帶者,這和我們就餐時同吃一盆菜,很少分盤,交叉感染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發病呈正相關,慢性胃炎、胃潰瘍的患者如感染幽門螺桿菌,要引起重視,定期檢查。

遺傳因素:有胃癌家族史,罹患胃癌可能性比普通人高2-3倍不等。

飲食、生活習慣:長期吸煙酗酒、高鹽飲食、常常吃腌熏煎烤炸食品、剩飯剩菜霉變食物等也與胃癌發生密切相關。

這些人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1.有胃病史的人群;2.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的40歲以上者;3.接受過胃部手術的人群,殘胃易形成胃癌;4.家族裡有直系親屬為胃癌患者人群。

手術是目前唯一可能治癒胃癌的治療手段

目前胃癌的治療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但對於發生遠處轉移的患者,已經喪失了手術的機會,而對於局部中晚期的患者,要先進行化療或放化療,待腫瘤縮小後,再進一步評估有無手術可能。

預後往往跟心態有關。保持良好的心態很重要,心理太過緊張的反而手術的應激狀況不太好,從而影響治療效果。

怎麼及早揪出直腸癌

近年來,國內直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它已經躍居至惡性腫瘤排行榜的第三位,而且其發病人群也在逐步年輕化。只要早發現、早診斷直腸癌,它的治癒率是非常高的。

注意發現直腸癌的「蛛絲馬跡」

大便出血:很多人只是把大便出血當成普通的痔瘡,直腸癌出血往往不是鮮血,而是血色暗紅,混於大便中,有時伴有黏液便。

排便習慣的改變:一般來說,因正常人的排便是一天一次,如果突然間變成了一天三次以上或者三天一次,都是不正常的,可能是大腸出了問題。

排便困難:有很多直腸癌患者在早期會出現排便困難,排便不盡,「里急後重」,也需要重視。

食欲不振,體重下降:長期出現食欲不振,偏偏體重又急速下降,一定要去醫院做檢查。

不明原因的貧血:臨床上有不少直腸癌患者,表現出來的癥狀不是便血,而是全身無力、貧血和腹痛,這主要與腫瘤生長的位置有關。

做好健康體檢

直腸癌是可防範的癌。因為由正常黏膜變化為直腸癌的過程非常緩慢。每一次變化都有足夠的時間和相應的方法進行治療,治好了就可切斷直腸癌演變之路,因此,開展直腸癌篩查非常重要。針對性檢查是排除肛腸疾病的最佳途徑,若患者出現上述癥狀,一定要進行直腸指檢、肛腸鏡等專業檢查。

直腸癌的治療

萬一不幸確診了直腸癌,就需要以外科手術為主,以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為輔的綜合治療。早期直腸癌根治術後5年生存率達90%以上,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內鏡下手術切除腫瘤。

根據南昌市洪都中醫院公眾號整理

你可能對這些也感興趣

江西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主 辦

江西省健康教育與促進中心

(江西省衛生計生委新聞宣傳中心)

編輯/姚秀秀

統籌/黃迅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西衛生計生 的精彩文章:

抗生素、消炎藥,用錯了麻煩大了!
有人@你一起運動,約嗎?

TAG:江西衛生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