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澳洲媽媽拍下顧客瘋搶奶粉現場,而紐西蘭對此的回應卻是…

澳洲媽媽拍下顧客瘋搶奶粉現場,而紐西蘭對此的回應卻是…

這是前段時間,

一位澳洲媽媽在超市裡看到並拍下

一些中國買家哄搶奶粉時講的原話

而這段視頻一po上網,也引發了各英文媒體的大量報道,中國買家、奶荒、代購等辭彙成為了近段時間外媒報道中頻繁出現的關鍵詞中國買家哄搶奶粉的場景被拍下,並引發國外網友們的一致聲討,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通過新聞檢索我們可以輕鬆發現,在澳洲,從去年2月到今年2月,幾乎每個月都有憤怒的本地媽媽拍下中國消費者哄搶奶粉的視頻並通過媒體報道的類似事件。

和紐西蘭對嬰兒奶粉嚴加控制的政策不同,在澳洲,個人仍然可以通過私人郵寄的方式,將奶粉寄回中國。儘管一些本地澳洲超市開始進行每次只能買2罐的限購,但很多人都表示,自己經常看到有亞裔不停進出超市,限購對他們來說完全沒有束縛作用。

日前,美國沃爾瑪給嬰兒配方奶貨架專門加裝監控、商店給奶粉專門上鎖的新聞,也刺痛了不少美國人的心。

在英國,嬰兒奶粉也成了「白色黃金」,超市裡奶粉被偷的事件也屢有發生,讓人哭笑不得。

維基百科有2008年中國奶粉危機的專門詞條

人們普遍認為,在此事件之後,中國消費者對本國奶粉品牌不再信任,紛紛轉向國外品牌。而在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下,微信代購、海淘電商等領域都隨之突起,無數成功經營案例,也刺激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樣的行業當中。

央視也曾出過報道,說中國市場上的「海淘奶粉」,不合格率高達66%。

與此同時,中國方面也加強了市場管理。據稱,中國已於今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新規。以後,一些海外雜牌奶粉會很難取得註冊,外國嬰幼兒奶粉品牌,在中國的數量可能會出現斷崖式減少。有專家預計,數量可能會從2500家減少到大約300家……

不僅如此,紐西蘭初級產業部還拿出數據,大肆「炫耀」了一把自己奶粉出口的事。據稱,從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紐西蘭本地的嬰幼兒奶粉,一年間對中國的出口額達到了4.23億紐幣。發言人對媒體表示,初級產業部作為監管部門,前段時間的主要工作,就是和中國食葯監總局加強協調,讓紐西蘭企業能夠合規進口,並從增長的市場中獲益。

紐西蘭的奶製品出口制度是全世界最嚴格最規範的!這個制度,俗稱是RMP——Risk Management Programmes,即風險管理制度。

如果乳製品脫離了這個安全鏈的任何一個環節,將被視為不符合RMP規範,該產品將不能出口。被別國認為是處於「灰色地帶」的奶粉代購,當然也被紐西蘭政府納入到了監管當中——要買只能整箱、同一段數直接從倉庫寄出,不能混合,不能拆箱,不能做標記,如有違反RMP政策,對個人也會罰到5萬紐(約合人民幣26萬)。

大概這就是差距吧……同樣面對的都是想給自家娃吃上放心奶粉的中國買家,澳洲罵聲一片,紐西蘭則是歡迎態度……

這都多虧了好制度!別人看來是災難和搶掠,紐西蘭看到的則是機會和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華防務觀察 的精彩文章:

西班牙國王亮相街頭,近兩米身高惹眼,都說個高人傻這是真的嗎?

TAG:阿華防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