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35歲以上女性生二孩要注意啥?

35歲以上女性生二孩要注意啥?

原標題:35歲以上女性生二孩要注意啥?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我國大齡產婦人數大幅增長,難孕、不孕人群比重增加,越來越多的女性受到生育能力問題的困擾。在成都舉行的「關愛女性生殖健康 助力實現優生優育」的媒體會上,成都天大不孕不育醫院專家指出,35歲以上的高齡女性不僅備孕成功率低,而且在孕期所遭遇的高危風險和妊娠期併發症也較年輕女性更多。因此,建議高齡女性及早科學制定個體化的生育計劃,並及時做好孕期檢測評估。


孕前評估

先檢測自身卵巢儲備功能


「35歲以後做試管嬰兒,成功的幾率直線下降,然而很多準備生二孩的高齡女性卻堅持要試一試。」成都天大不孕不育醫院的鄧主任稱,二孩政策放開後,許多70後女性到醫院諮詢如何懷上寶寶,然而卵子質量不好,有的甚至已經沒有健康的卵子,這樣的情況下很難懷上健康的寶寶。


鄧主任指出,對於想要懷二孩的女性而言,年齡是一個難以迴避的問題。從生理上來說,女性的卵子是擇優排出的,也就是說年齡越大,卵子的質量越差。從該院生殖中心2013年分娩率的統計上看,女性35歲~37歲懷孕的分娩率僅有42.24%,38歲~40歲女性懷孕的分娩率降低至25.53%,如果年齡大於41歲,則分娩率低至14.63%。「這就是說,年齡與分娩率有著直接的關係。」因此,對於準備生二孩的高齡女性而言,建議在備孕上準備得要比年輕女性更為充分。


據悉,女性生育能力的變化與年齡有關,但是這並不完全代表實際年齡就等於卵巢年齡,更不等於卵巢儲備功能。臨床存在年紀大但卵巢年齡很年輕的例子,其卵巢儲備功能仍然良好。也有很多育齡女性,其卵巢年齡早已衰老,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影響生育。

女性生育能力與其體內各類生殖激素和卵巢儲備功能有著密切的聯繫。建議高齡女性在備孕前先到臨床醫生處全面了解自己的卵巢儲備功能情況,併科學制定個體化的生育計劃。目前,針對卵巢儲備功能可以通過抗繆勒管激素值(AMH)進行檢測,「女性AMH水平隨著卵巢儲備功能的變化而變化,AMH水平越高,說明卵泡數量越多,卵巢儲備功能強,女性生育能力就較強。而隨著年齡及各種因素逐漸消耗,AMH濃度也會隨之降低,就代表著卵巢儲備功能降低,也預示著女性生育力的減弱,直到絕經後無法測出。因此,檢測AMH水平可以預測女性生育能力。」鄧主任表示,「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卵泡消耗速度會因人、因時而有所差異,我們僅可就當時的檢測結果給予患者建議,無法預估未來的趨勢,若AMH指標有下降,建議最好及早制定生育計劃。」


另外,對於一些患有癌症的女性,現在的技術還可以選擇冷凍卵子或是胚胎,為生育保留希望。


建議:


吃抗氧化食物可提高卵子質量


對於高齡女性如何提高生育質量,成都天大不孕不育醫院專家指出,卵巢內卵子的數量是出生時就已經定了的,因此高齡女性備孕時想要提高卵子的儲備量是不可能的。但是仍有一些方法能提高卵子的質量,使得受孕更為容易,例如臨床上會根據女性的卵巢情況,使用DHEA來促進靜止的卵泡生長,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服用有抗氧化功能的製劑和食物,例如輔酶Q10、歐米茄3以及番茄紅素,對於延緩卵巢衰老都有一定的作用。番茄紅素經過油炒後更利於人體吸收。


孕期篩查


遇到高危評估不必過分緊張


「有了健康的卵子並成功受孕後,並不意味著就能減少孕期的各種高危風險。」不少規劃生二孩的女性已超過35歲,成功懷孕後,其各種生育風險隨年齡增加而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孕期病症是在孕前無法預測的。成都天大不孕不育醫院鄧主任稱,例如妊娠期高血壓、唐氏綜合症風險、子癇前期風險等都是在懷孕20周左右進行檢測,而孕婦年齡就是高危因素之一。

臨床數據統計顯示,35歲孕婦可能懷上「唐」寶寶的概率高達1/365,如果孕婦年齡為45歲,其概率更是高達1/30。


而極為兇險的子癇前期也與孕婦的年齡緊密相關。「子癇前期仍是妊娠期引發孕婦及胎兒死亡與併發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全球約15%的胎兒早產和42%的孕婦死亡由子癇前期導致,這應該引起高齡孕婦的重視。」一般而言,孕婦年齡大於等於40歲;有子癇前期病史: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炎等疾病;本次妊娠為多胎妊娠、首次懷孕、妊娠間隔時間大於等於10年等等,都是患妊娠子癇的高危因素。


鄧主任稱,子癇前期是孕前無法預測的兇險病症,目前對於子癇前期的診斷和管理都很困難。該病的臨床表現是在孕後20周左右出現高血壓和蛋白尿,與妊娠引起的噁心、頭痛、體重增加和四肢水腫等「正常」生理變化非常相似,且常常與妊娠期高血壓、慢性高血壓等疾病合併發生。


「據估算,約有80%疑似子癇前期的孕婦並不會發展為子癇前期。」鄧主任稱,所以高齡女性在進行產檢時,遇到高危評估也不必過分緊張,但是及時接受相關的檢測和評估十分重要,而無創的血液檢測方法對於高齡孕婦而言也是相對安全的。

好主任表示:「在評估蛋白尿和血壓的基礎上,聯合檢測sFlt-1/PlGF比值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預測患病風險,對高危人群進行早期識別並干預。建議初次妊娠、前次妊娠發生過子癇前期、有子癇前期家族史、低齡孕婦或40歲以上、多胎妊娠、合併腎病或高血壓、以及肥胖的孕婦人群,在妊娠20周後,每周進行一次子癇前期檢測。」


建議:


補鈣可降低高血壓風險


許多女性認為補充葉酸、維生素E等補充劑能有效降低孕期風險,其實這是個誤區。專家指出,由於我國的女性飲食結構中並不缺乏綠葉蔬菜,因此孕期補充葉酸的效果不大,而通過臨床多項對比後發現,子癇低危和高危婦女服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E也不能起到預防的作用。建議對於高危孕婦以及低鈣攝入人群,補充鈣劑能降低高血壓的風險。2013版ACOG指南建議,對於基礎鈣攝入量不足的孕婦,可以通過補充鈣劑(1.5~2g)來預防子癇前期,適量的阿斯匹林也能起到一定預防的作用。


你是否也想懷上自己的寶寶呢 長期備孕未果就需要到專業醫院進行專業檢查了


關注公眾號:tdbyby,隨時隨地掌握孕育資訊,女性、男性健康知識,享受免費預約檢查挂號,更有孕育知識、檢查優惠活動等著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天大醫院不孕不育 的精彩文章:

備孕期間補鐵 生出高智商的寶寶
備孕期間 必須禁止做哪些事

TAG:成都天大醫院不孕不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