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廁所革命」顯人文關懷 打造城市生活細節

上海「廁所革命」顯人文關懷 打造城市生活細節

上海首座「無性別」公廁。 王笈 攝

中新網上海3月1日電 題:上海「廁所革命」顯人文關懷 「繡花之功」打造城市生活細節

作者 王笈

公廁還能成為「網紅」?上海市浦東新區張家浜南側的一處公共綠地內就坐落著這樣一座「網紅」公廁——上海首座「無性別」公廁。走進「網紅」公廁,悠揚的中國民樂旋律,隨處可見的盆栽和花草,令此處公廁與周邊的自然環境緊密相融。據工作人員介紹,自2016年落成之日起,無性別公廁已接待8萬多人次慕名而來的市民和遊客。

第三衛生間。 王笈 攝

在上海近幾年的「廁所革命」實踐中,無性別公廁有著諸多意義。公廁率先嘗試探索「男女通廁」,為緩解公廁男女廁位比動態不平衡難題提供了創新思路;入口處的廁位運行狀態電子指示牌,實時顯示各個廁位的運行狀態及日期、時間、天氣、濕度等信息,為公廁注入了科技含量。

而為了照顧母嬰、兒童、老年人等更多人群的使用體驗,無性別公廁還專門設置了「第三衛生間」,配有「兩大兩小」(指成人坐便位、成人洗手台,兒童坐便位、兒童洗手盆)、「一桌一椅」(指多功能台,兒童座椅),可供整個家庭使用。

月浦鎮北安路公廁。 王笈 攝

前來公共綠地鍛煉身體的黃老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家住附近,與那些遠道而來看「網紅」公廁的民眾相比是「近水樓台」,平時常來遛彎、散步,有需要就去第三衛生間,「確實方便了許多。周末小區里有些人家舉家過來玩,老人、小孩能在家人陪同下一起進入衛生間,子女也照顧得過來。」

自1864年第一座公共廁所「落戶」申城以來,上海的公廁發展已有150多年歷史。在此期間,上海率先設計編繪了中國第一套公廁定型圖,開發了中國第一台投幣式自控水沖式活動廁所,率先出版了系統的公廁文化、技術、管理研究叢書,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具有法人資質的公廁協會。

至近幾年,體現人文關懷、滿足特殊人群需求的第三衛生間開始在上海「勢如破竹」。2015年,上海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環衛公廁第三衛生間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通知,在上海主要景觀區域、大型交通樞紐、商業中心等區域附近的環衛公廁以改建為主配建第三衛生間;2017年,上海又出台《公共廁所規劃和設計標準》,對第三衛生間配建要求做了進一步明確;截至2017年年底,上海環衛廁所已有267座第三衛生間,有效緩解了父母帶異性孩子、子女帶異性老人外出用廁時不便的情況。

「這個(寶山區月浦鎮北安路公廁)第三衛生間是2017年特別為這裡的老人、小孩改造的。我家就在旁邊,感覺(第三衛生間)特別好、特別方便,附近跳廣場舞的(老人)也都會來用。」今年85歲的孫克芳老人告訴記者。據月浦鎮北安路公廁工作人員介紹,此處公廁去年經改造投入使用後,人流量一直很大,「鎮上的年輕人帶著老人和小孩都可以進去。」

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如今正以「繡花之功」打造這座城市的生活細節。上海市市容環境質量監測中心方面表示,「廁所革命」不僅是要造一座供「方便」的簡單廁所,而是要造具備滿足更多需求的多功能廁所;不僅要滿足人們的普遍需求,而是要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生態之廁、人文之廁、科技之廁將是這場「廁所革命」的美好前景。(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山東一大學回應學生被強制實習事件:已撤回全部學生
獻給1970-1979年出生的人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