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代詞華歸篆刻,龍文還欲映琱戈

一代詞華歸篆刻,龍文還欲映琱戈

典獄司 鋼琴竹笛合奏版

 囿於晝夜

晝夜 

00:00/03:46

方寸之間,氣象萬千。

追溯篆刻發展歷程,領略篆刻藝術之美!

寶貝們好~今年春節過得怎麼樣啊?

指小尖給大家拜個晚年~

指小尖去西湖玩的時候,在吳山居隔壁的西泠印社發現了不得了的事情!

快看快看!

這幾個篆字是不是棒棒噠?

(激動地搓搓手)

吶,今天就由指小尖為大家介紹——

篆刻藝術,是將書法和鐫刻結合,來製作印章的藝術,是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

實際上,在古代凡屬於雕玉、刻石、鏤竹、銘銅的範圍,都可稱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直到明清兩代,篆刻才由廣義的雕鏤銘刻,轉為狹義的治印之學。

篆刻興起於先秦,盛於漢,衰於晉,敗於唐、宋,復興於明,中興於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下面就請大家和指小尖一起追溯篆刻藝術的發展歷程!

先秦

秦朝以前,不論官印或私印都統稱為"璽"。這是中國印章最早的名稱。

璽文分朱文(文字凸起,亦稱陽文)和白文(文字凹入,亦稱陰文)兩種,古璽的形狀、大小不一,有長方形、方形、圓形和其他異形。印質有銅有玉。璽印採用大篆、籀文,布局松而不散,舒展自如,氣勢雄健挺拔。小璽則比較清麗。

秦代

秦印指的是戰國末期到西漢初流行的印章。

秦始皇把戰國之時使用最普遍的一般印章自名"璽"變成帝王專利,群下莫敢用。皇帝的印稱璽,一般人的則稱印。

秦印文字是秦書八體之一的摹印篆,與秦代使用的小篆相近。印文莊重秀麗,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字格,在長方形印上(又稱半通印)加"日"字格,這是秦印顯著的特點。

秦印-西鄉(半通印)

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還有以格言、成語入印的,已開後世閑文印的先河。

秦印-日敬毋治

漢代

漢代是璽印發展空前燦爛輝煌的時期。西泠八家的奚岡曾說「印之宗漢也,如詩文宗唐,字文宗晉」。

漢代除帝王印仍稱璽外,其餘都稱印。在官印中有的稱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稱信印或印信。現代通常使用的印章一詞,即來源於此。

漢印的內容及形式相比以前,都更為豐富,尤以私印的種類最為繁多。漢印的形制、印紐亦十分精美。

漢印以繆篆體入印。這種字體與漢代隸書的興起有關係,結體簡化,筆畫平整方直。漢印中還有以鳥蟲書入印的,裝飾性很強,是古代的一種美術字體。

漢印分鑄、鑿兩種。西漢的印章多為鑄造,其中以西漢末年新莽時期的印章製作最為精美。東漢的印章以鑿印最有特色,因為東漢末期社會動蕩,戰亂不已,官員將領經常調動或陣亡,造成封拜頻繁,往往印章來不及鑄造,就在預先準備好的印坯上臨時急就刻鑿而成,印文多不加修飾。

漢代鑄印莊重雄渾,鑿印健拔奇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都給後世的篆刻以很大的影響和啟發。

唐代

唐代印章仍用篆體,但和六朝以前有很大區別。

唐代因用印章直接蓋在棉紙上,官印一律採用朱文(即陽刻,蓋在白紙上比白文即陰刻辨識度高)。當時也有人用隸書入印。

唐-中書省之印(朱文)

宋元

宋代官印接近唐代。但到金代則用九疊篆入印。

宋元私印變化很多,用途廣泛,質地除銅、玉外,又增用象牙、犀角之類。

宋-內府圖書之印(九疊篆)

在元代篆刻發展中盛行「押印」,又稱之「元押印」。這是因為統治中國的蒙古族對漢字生疏,用畫押符號入印。我們現在能見到的宋元押印,其上端往往為楷書姓和名,下端為一草書或楷書押符。

元押印

明清

明代官印也沿用九疊篆,尺寸比宋代、元代更大。多數是闊邊粗朱文。

明-靈山衛中千戶所百戶印(九疊篆)

清代官印半邊用漢篆,半邊用滿文。常設正規官,官印是方形;臨時派遣的官,官印是長方形,叫做"關防"。

清-欽天監時憲書之印(右邊用漢篆,左邊用滿文)

明清以來,篆刻又迎來了它的第二個發展高峰期,主要特點是流派紛呈,出現了程邃、丁敬、鄧石如、黃牧甫、趙之謙、吳讓之等篆刻藝術家。一時間篆刻藝術呈現出了一派繁榮的景象。

近現代

篆刻藝術發展到晚清,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流派格局,從技法到理論,均已趨於完備、成熟。到了近現代,篆刻藝術進入全盛時期,印家們已不再拘泥於流派的門戶之見,而是從先秦印到明清流派,融會貫通,銳意創新,形成個性突出、新穎而多元的局面。

這一時期最有代表性的篆刻家有吳昌碩、黃士陵、錢瘦鐵、王禔、陳師曾、齊白石、趙泥古、鄧散木、來楚生、陳巨來等。在這些名家中,影響最大的當首推吳昌碩(西泠印社首任社長)、黃士陵、齊白石。

齊白石篆刻作品

吳昌碩篆刻作品

篆刻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直溯文字淵源,旁通書、畫之理,與其姊妹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又兼涉鐫刻技藝,內含人品性格和文學修養,從裡到外都散發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圖片|來源於網路

排版|小白

掃一下這個二維碼,和指小尖擴列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