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是否很容易對一個人持續地不滿?

你是否很容易對一個人持續地不滿?

一個現代的童話故事:

她在再婚之後,發現老公和她發生衝突的時候,話特別的多,特別的嘮叨,她心裡對他這一點很是煩躁,覺得一個男人家怎麼話這麼多啊。

而她的前任老公,當時和他離婚的原因恰恰在於,他的話太少,少到她從來不知道他心裡對一件事情是怎麼想的,她常常要去猜測他對某個事情的態度,這樣的感覺讓她有點崩潰,她覺得她們之間缺少分享,所以最後只能是以離婚收場。

比起再婚以後的老公的呱噪,她突然意識到自己還是更喜歡前任的沉默,前任也並非總是不表達,只是前任的表達方式很委婉,有時候是通過表情,有時候是通過冷戰來表達他的態度的,如果她足夠的敏感,應該不難知道他的態度。

然後,她再次再婚,發現老公非常的懶惰,怎麼也不肯體恤她在家務上的辛苦,她覺得他很自私,自己怎麼能嫁給如此自私的男人呢?所以,她又再次離婚……

既然這是一個童話故事,當然就可以有許多的想像,她接著再婚,然後發現老公有點花心,又再婚,發現老公……

離婚10次以後,她終於學乖了,我必須接受老公身上的缺點,因為我找不到可以完全滿足我需要的人。如果不想忍受孤獨的話,我就只能忍受對方的缺陷。

@

如果你總是對對方有不滿,可能根源在於你沒有辦法對自己滿意,你總是對自己不滿。

我們在他人身上看到的,往往是自己。

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不信你可以試一試,你討厭別人身上的那些東西,你自己都有,甚至還更嚴重。也許只是表現形式的差異,也許只是程度的差異。

所以,別人成為你的一面鏡子,你看到別人,如同看到自己。你沒有辦法對自己發起攻擊,但是你允許自己去攻擊別人,因為那樣好受一些。等到有一天,你改造別人的努力都失敗的時候,你就有可能調轉槍頭攻擊自己,那個時候,你很可能就抑鬱了。

你對對方的不滿,是因為你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

你覺得別人不喜歡交流,有可能是你自己就不喜歡交流,或者不喜歡走進別人的內心世界,你對別人的興趣都是假的,別人頂多只是作為你的一個介質,用於讓你看到你自己。你真正感興趣的,只是自己。

你很討厭別人炫耀自己,有可能你也很喜歡炫耀自己,但是又覺得炫耀自己是不好的,而且覺得其實沒有人會關注那個「秀」的自己,所以你炫耀自己的方式更為隱蔽,而他炫耀自己的方式是那麼的直接和直白,你做不到,所以你嫉妒。

你覺得別人很自私,什麼事情都只顧到自己的感受,很有可能你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你覺得婚姻很無趣,對方是一個無趣的人,那很可能因為你自己就是一個很機械很教條的人,你自以為自己很有趣,但是那是假相。因為真正有趣的人,會帶動婚姻走向有趣。

@

我們很難在意識層面對自己表達不滿,因為那容易引起我們自己抑鬱,但是,我們很容易在婚姻中表達對對方的不滿,因為表達憤怒,會使我們顯得很有力量。

但是,你不斷地表達對配偶的不滿,只會使他越來越膽怯和退縮或者變得易怒或者變得和你越來越疏離。

如果要對你們兩個人的關係做一個雕塑的話,那相當於你一直用一隻手叉著腰,另外一隻手指著對方的鼻子,而另外一個人雙膝跪地,低著頭聆聽你的指責。

這樣一幅圖畫你其實很熟悉,你突然回到了自己的小時候。

小時候,媽媽也是用這樣的一幅圖畫來對你,無論你做任何事情,媽媽都會來評判,那個評判里總是覺得你做得不夠好,總是覺得你還需要再改進。

實際上,媽媽說這個話的時候,其實是想顯示媽媽的正確,媽媽這樣給你指出來的時候,媽媽對自己的感覺很好。

媽媽想要的是一個幻想中的完美的孩子,因為任何的不完美,都有可能引起媽媽內心的懼怕和擔憂,所以,媽媽不接受現實中不完美的這個孩子。

媽媽通過不斷的指責,傳遞出來媽媽對孩子的缺點和錯誤的懼怕,孩子在媽媽的指責中,漸漸地迷失了自己,她只能通過對於規則和教條的認同,來使自己的存在有一些確鑿無疑。

在婚姻里,通過對對方的指責,她在認同一些規則和教條,她需要的也是理想中的丈夫,而不是眼前這個現實中的真實的人。

@

有一天,她在舉起手指,再次試圖指責丈夫的時候,突然意識到,就算丈夫的那個讓她痛不欲生的缺點改變了以後,她照樣會找出新的不滿來的。她的眼睛,是一雙製造「問題」的眼睛,而不是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那一刻,她舉起的手指突然有所鬆動,她突然意識到,是自己的問題,丈夫有那麼多的優點她視而不見,這麼久以來,她就和丈夫的那個缺點杠上了,她被丈夫的那個缺點「指揮」得團團轉,哪裡是她在試圖改造丈夫啊,簡直就是她被丈夫的那個缺點控制得絲毫不自由。

那一刻,她大徹大悟!

如同她媽媽從來沒有看到過真實的她一樣,她也從來沒有看到過真實的丈夫,那一刻,她突然溫柔下來,拉著丈夫一起坐到沙發上,她靠在丈夫的肩膀上,對丈夫說了一句,對不起,這麼多年來,我都一直不喜歡你,現在我才知道,你人很好,是我太挑剔了!

丈夫聽了,知道她在表達什麼,丈夫和她疏離許久的心也突然鬆動,流淚了……

@

我們總是喜歡通過對對方的不滿,來確立我們是誰,我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因為沒有一個途徑,比這個更能直接地標明我們的存在了。

但是,你想要的東西,通過這個途徑,永遠得不到。

你越是表達對對方的不滿,對方越是容易做出讓你不滿的舉動來,因為沒有人會在被指責中改變,指責,是對自己的否定,沒有人會喜歡一個總是否定自己的人,既然都那麼討厭否定自己的人,怎麼可能為了她做出改變呢?

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可以改變這個局限。

如果你一定要確立你是誰,你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那麼,你把對討厭什麼的表達,改成喜歡什麼的表達就可以了。

你去試一下,你會發現效果好得驚人。

@

你那麼著急地試圖標明自己的存在,恰恰標明了你很懼怕自己墮入不存在。

很多時候,我們急於要去表達我們對對方的不滿,並不是真的是對方在某些事情上沒有做到,或在某些事情上做得讓我們感到惱火,而是因為對方沒有看到我們在婚姻中為對方做到的那個部分,或者,我們在婚姻中很努力地做到的那個姿態和意圖。

以下我寫的他,包含男女在內,我就不用TA來代替了。

比如一個人抱怨配偶很少做家務,其實並不是希望他來做多少家務,而是因為自己做了那麼多,而那個人很少看到這一點,認可這一點,反而覺得理所當然應該享受對方為自己的服務一樣。沒有看到他做到的,等於沒有看到他本人在婚姻中的存在。

比如一個人抱怨配偶和自己缺乏交流,其實或許他本人就是一個很內向的人,他並不喜歡和人溝通,也並不想了解對心裡是怎麼想的,但是,在他孤獨的時候,他又覺得對方不能了解自己其實還是有溝通的意願。

比如一個妻子抱怨丈夫不懂得浪漫,從來不會在節日給自己送玫瑰花之類的,其實丈夫很喜歡在日常生活里表達對她的關心,但是丈夫就是不喜歡那些作秀一樣的秀恩愛,所以妻子會希望得到丈夫在更多時刻的關注。

@

我們總是希望通過表達對對方的不滿,來和對方劃清界限,標明我們是兩個人,我和你不一樣,我不會如同你做得這麼渣,我根本不是你這樣的人,你這樣自私,懶惰,頹廢……等等等的人。

這樣的時刻,我們特別地需要通過表達不滿,來讓我們對自己的感覺好一些,比如,抱怨配偶不求上進,因為我們自己很上進,抱怨配偶不做家務,因為我們很勤快,抱怨配偶不懂得浪漫,因為我們自己很懂得生活情趣……

其實往骨子裡去看,你抱怨配偶的這些東西,你自己身上都有,你只是更隱蔽一些。

你抱怨配偶懶惰,其實你自己也是一個懶惰的人,只是因為你害怕自己懶惰了,配偶會不喜歡自己,會離開自己,所以你不得不做更多的家務來讓自己感覺到安全。

你抱怨配偶不上進,是因為你自己其實也很想享受生活,但是又擔憂不上進會被人所鄙夷,所以你不得不做出上進的姿態。

你抱怨配偶不懂得浪漫,你自己很浪漫,可是,那只是在節假日,在平時大部分的柴米油鹽的生活中,其實配偶是一個更用心的人……

@

如果要我們總是對婚姻中的另外一個人表示滿意,那才是我們靈魂裡面的致命傷。

我們會覺得,那不讓他高高在上,騎在我頭上了嗎?那我不得什麼都聽他的了?他那麼驕傲,還得了?

所以,我們需要總是對一個人表達不滿,因為這樣可以讓他覺得他什麼都不是,這樣我們可以更好地控制他,一個什麼都不是的人,你還能對我叫囂嗎?

但是,凡是有控制的地方,必定有反抗,一個什麼都不是的人,要麼是認同了你,變得更加的什麼都不是,更加的讓你惱怒;要麼是在心裡遠離你,讓你體會到什麼叫做孤家寡人。

@

停止抱怨,拒絕表達不滿吧,因為所有的不滿,最後都會指向一個結局,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如果有,那就是你自己。你知道這很荒唐,但是你不停息的不滿,不就是這樣荒唐的事情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刁慶紅心理諮詢 的精彩文章:

TAG:刁慶紅心理諮詢 |